慕尼黑安全会议昨天正式闭幕了,作为西方近年来最重要的安全领域峰会,慕安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过去几届慕安会,核心主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应对俄乌危机。刚刚闭幕的这一届,就谈到了俄乌冲突走向结束的问题。如何结束俄乌冲突?欧洲和乌克兰都认为需要一个共识,但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却不这么想。

(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北约国防部长合影,美国防长海格赛斯站在C位)
在本届慕安会在开幕之前,围绕俄乌和平计划的说争吵,就已经开始了。不过这一次的争吵,并不是在俄罗斯与乌克兰,或者说俄罗斯与西方之间,而是发生在西方内部。
美国和欧洲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上,出现了极大的分歧。
美国这边,特朗普政府急于结束俄乌冲突,并且已经开始和俄罗斯接触,计划通过“双普会”这样的形式,开启停战谈判。
欧洲这一边,显然还觉得冲突没到该停的时候,俄罗斯还没有付出足够多的代价,乌克兰还没有收回失地,这场战争不应该停下来。退一步讲,即便要尽快停战,欧洲也希望是以西方胜利的形式来结束战争,欧洲必须站在战胜国的“领奖台”上。
美国和欧洲因此在慕安会上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特朗普政府完全不顾及欧洲在这场冲突当中付出的代价和诉求,这让欧洲觉得失望,愤怒甚至还有恐惧。

(泽连斯基发言,乞求西方不要抛弃乌克兰)
这就引申出来两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首先是美国不再愿意为欧洲地缘安全问题承担责任了;其次是在俄乌冲突这种关系到欧洲切身利益的地缘问题上,欧洲竟然上不了桌了?
俄乌冲突是美国领导北约东扩引发的战争,欧洲被迫加入冲突,如今美国觉得打够了,要和俄罗斯谈判,欧洲又是被迫接受结果。
从头到尾都只是有参与感而没有决策权,至于说瓜分胜利果实,制定战后格局这种事情,跟欧洲更是不沾边。这对于欧洲内部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有相当大的心理落差。
美欧之间为什么会在俄乌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要弄清这个问题,其实还是要回到特朗普身上。

(特朗普对于在东欧发动战争并无兴趣,他只想让美国收获看得见的利益)
早在美国2024大选的时候,特朗普已经满世界嚷嚷要尽快结束俄乌冲突,立场与当时的拜登政府以及欧洲完全不一样。
特朗普认为,美国为现在的全球统治耗费了大量的资源,而这样的统治体系却没能给予美国足够多的回报,简单说就是“世界在吸美国的血”。比如俄乌冲突就让美国支出了1700多亿美元,这还只是直接支出,不算其他间接的成本。
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却让美国掏钱,特朗普认为这不合理。哪怕俄乌冲突是美国一手挑起的,乌克兰自认“为西方而战”,这都不重要。
特朗普也多次说过,如果说是2020年是他赢得大选,俄乌之间就不会爆发战争。这可不是特朗普夸海口,他对于在东欧引爆一个火药桶这种事,确实不感兴趣。
总结来说,就是特朗普不愿意让美国为目前的这套全球治理体系,付出太多的成本,相反还要让依附这套体系生存的国家,付出相应的代价,让美国“回血”。到处加征关税,让北约成员国增加军费,都是基于这套认知下的行为。

(万斯在慕安会上的发言,让一众欧洲政客心寒)
那么欧洲有什么办法能让特朗普扭转心意吗?或者在结束俄乌冲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目前来看欧洲完全没能力做到这两件事。
在过去这几十年里,欧洲其实也是作为美国的依附而存在,哪怕像英国、法国这样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美国的全球治理体系下,依然是附属国,仅仅是体量大一点,声量大一些。
这次的俄乌冲突就暴露出了欧洲的弱点,在离开美国后,欧洲是显得那么的无助,不具备独立支持乌克兰继续打下去的能力,更不具备击败俄罗斯的能力。这一点特朗普心里很清楚,在忽略欧洲感受时,美国显得毫无心理压力。
回过头来说,特朗普政府这种抛弃盟友,破坏全球治理体系的行为,实际上也在加强多极化的趋势。原本依附美国这套霸权体系生存的西方国家,被美国一点一点地踢开后,要么抱团取暖,要么只能靠自己。
从这一点来看,俄乌冲突客观上加速了多极化,也是我们瓦解西方世界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