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七旬老人自力更生,把警察惊动了还罚款3000元,咋回事?

某只路过的涅普 2021-12-25 10:45:32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的正式全面实施,我国长江流域的所有天然水域里都不允许商业性捕捞了。眼看着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鱼类资源越来越丰富,禁渔的效果初见成效。

有人却将罪恶的黑手伸向全民共同努力才换来的成果,最近,重庆彭水就有这样的一个七旬老人,结果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付出了应用的代价……

中国的农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辈子勤勤恳恳地劳动,即使生活条件好了也仍然坚持自食其力,一则闲下来了不习惯,另则不愿意为儿女们增加负担,这是所有中国农民的的优点。

有的人却将这种优点用错了方向,重庆彭水这名70多岁的谭姓老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家附近有一条天然河流,他便经常到河里去捕鱼,使用的工具则是《渔业法》中明令禁止在天然水域里使用的地笼。

这一天,谭姓老人又一次来收地笼的时候,意外发现抓住了一条野生“娃娃鱼”,他并没有立即将其当场放生,而是偷偷地把它带回家养了起来,准备随后将其出售。

谭姓老人这一切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神操作,却被有正义感的人发现了并第一时间报了警。相关部门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在谭姓老人的家中发现了疑似娃娃鱼一条,以及用于非法捕捞的地笼若干。

后经专业人员仔细辨别后确认,这一条娃娃鱼正是野生大鲵,为我国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是禁止擅自捕捞、买卖、转运、食用的。

不知这位七旬老人是无知者无畏真的不知道娃娃鱼是保护动物,还是经常捕到娃娃鱼习以为常了,要把它当成普通的鱼获处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因为年龄大了就可以逃脱惩罚。当得知自己的行为违法以后,这位老人的态度非常地好,一个劲地追悔莫及,他当即向执法人员承诺:“以后再也不去弄了,我知道错了,这个是不应该的……”

认识到错误是一方面,犯了错就必须受到处罚。不过,鉴于老人的认错态度好,加之没有伤害这条被捕的娃娃鱼,最终他被免于起诉。

不过,他需要自费3000元购买鱼苗在他非法捕鱼的水域放生,从而进行生态补偿。同时,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亲自将擅自捕捞的娃娃鱼放回原水域。

惩戒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根本。农村里很多老年人的生态保护意识较弱,做了违法的事情,往往自己还不知道。倒不是政府没有宣传到位,主要还是没有引起老百姓的足够重视。经历了这一次,相信当地包括谭姓老人在内的所有群众都认识到了非法捕捞的严重后果,从而严格规范自己的行动。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违法乱纪的事情千万不要干,否则不仅自己将为愚蠢的行为付出代价,还未成为别人的笑柄。

对于国家的禁渔政策,不仅需要各级执法部门继续加强宣传,儿女们也应该给家里的老人做好传达,避免因为无知而犯错。

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分享……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