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开幕的2023印度班加罗尔航展,展出了很多“好东西”,比如用A319/321改造的3型特种机、AMCA五代机的可动内埋弹舱和使用Win10系统的模拟驾驶舱等等。而在模型区,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尖货”,它就是印度下一代“重型”多用途直升机模型。

印度要造重型直升机?
对,印度也有自己的野望,要造“重型直升机”,之所以打个双引号,只因为它其实是13吨级的,和我们的直8差不多。据说它就是为了取代俄制米-17/17V5等直升机,将推出3个型号,分别适用印度陆军、空军和海军,预计2024年到2025年完成研制,2026年实现首飞。当然,印度的计划,听听就行了。

其实就是13吨级,类似直8

不过,印度的直升机工业也算是有一定的基础,比如在法国“美洲驼”基础上仿制的“印度豹”直升机、在德国MBB公司帮助下研制的ALH“北极星”直升机,以及在“北极星”基础上改装的世界最丑武装直升机LCH等等,也算是有些名气,至少差点摔死过厄瓜多尔的总统。

印度国产的ALH和LCH

印度直升机可真是琳琅满目
因此,在研制所谓的下一代“重型”多用途直升机IMRH和DMRH的时候,也不全是“纸上谈兵”,至少法国赛峰公司答应过要和HAL共同开发它们的发动机,五叶主旋翼和尾翼四叶旋翼也有一些眉目了。另外,从2017年重启方案至今,它的模型也有所升级,比如将发动机进气口隐藏起来了,原先的模型特像米17,现在则像“北极星”PLUS,这么看来,还是“北极星”PLUS更靠谱。

早期方案是这样的
不过,今天我们主要不是为了说印度这架所谓的“重型”直升机,而是想聊聊我们38吨级的重型直升机,自从说要和俄罗斯联合研制之后,这么多年来似乎一直没啥动静,透露出来的消息外界知之甚少,以至于有人怀疑这个联合研制项目还能继续下去吗?

中俄重型直升机项目
实际上,虽然重型直升机项目早在2017年就已经对外公开了,但真正和俄罗斯签订合同共同研制,是在2021年,至今还没有2年,没啥大的突破也是自然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过,在发动机领域,我们已经有谱了,它就是株洲的5000KW涡轴发动机。

5000KW涡轴发动机
5000KW涡轴发动机暂时还没有正式命名,但早在2014年,就已经宣布突破相关的技术,而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更是宣称该型发动机已经研制成功。如果重型直升机采用3台5000KW涡轴发动机,就可以满足38吨级,达到美军CH53K的水平。当然,相比世界现役最大的直升机米26还有较远的差距。

但是,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不是要搞最大起飞重量56吨的米26,如果是那样的话,反而简单些,直接改进米26就可以了。实际上,米26和安225运输机一样,太大了,对后勤维护和大规模装备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38吨级重型直升机就像安124一样,刚刚好。俄罗斯之所以愿意和我们联合研制,也是因为有需求,并不是米26就可以包打一切的。

当然,目前大家最为担心的是和俄罗斯合作是否靠谱,我们和俄罗斯有三大装备合作,一是CR929宽体客机,二是位于月球南极的国际月面科研站,第三就是重型直升机。目前来看,三者都没有我们自己单独做那么痛快,但是没办法,这不是自己单独做不了嘛,因此在捏着鼻子推进的同时,也要把技术学到手,到时候无论是分手还是讨价还价,都好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