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遭遇三重打击,中美已通过中间人接触

舰载武器杂志 2025-04-18 13:34:36

近日,据财联社消息,特朗普发动关税闪电战后,美国海运贸易面临中断风险。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将美国当下复杂的贸易局势以及特朗普面临的困境,再次拉到全球目光聚焦之下。

2025年4月美国海关公布的数据呈现出一幅惨淡景象。对华大排量汽车进口量锐减,近乎腰斩;棉花的进口量也大幅下降,较之前的水平跌去大半;液化天然气方面,进口量更是低至此前的极小比例。美国整体进口额随着这些关键品类的进口下滑而降低。美国加征关税使得其国内企业进口成本大幅增加,中方的反制让美国相关产业产品在中国市场失去竞争力。受到冲击的产业中,有不少是特朗普核心票仓所在的产业,例如农业中的棉花产业,众多农场主的收入因对华出口受阻而减少,对特朗普政策的不满情绪悄然滋生。

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如今态度强硬。石破茂政府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极为不满,在即将开启的关税谈判中,明确表示不打算做出让步,且并不急于达成协议。长期以来,美国在贸易关系中对日本多有盘剥,日本在诸多贸易领域受到美国不合理规则的限制。此次日本的强硬态度,是对美国长期压制的一次有力反抗,也显示出美国在盟友体系中的权威正逐渐动摇。

欧盟同样行动起来,27个成员一致投票通过,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以此报复美国对欧盟钢铁和铝征收关税的政策。并且,欧盟方面已明确表示,若美国不改变其不合理政策,将做好进一步反制的准备。欧盟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其市场规模庞大,这一举措无疑会让美国相关产业产品在欧洲市场遭受重创,也使得美国在全球贸易中愈发孤立。

在全球贸易局势波谲云诡之际,中越合作却不断深化。双方签署了45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能源、科技、农业等多个领域。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越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紧密开展,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越南凭借其地缘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与中国在产业分工上实现了良好的互补。中国的技术、资金与越南的资源、人力相结合,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不仅满足了双方国内市场需求,还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这一合作成果,从侧面反映出美国贸易战政策的失败,美国企图通过孤立中国来维护自身利益,却促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自身的经济朋友圈。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资料图)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透露,美国与中国已通过中间人就关税问题进行了“初步接触”。这一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全球关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在研究拟定针对半导体等关键电子产品的特别关税措施。此次中美接触,是在双方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全球经济深受影响的背景下展开的。美国国内因贸易战,物价上涨,消费者负担加重,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许多企业面临减产甚至倒闭风险,民众对政府贸易政策的不满声音日益高涨。

中国,一直秉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分歧的原则,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致力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但中国也坚守自身底线与原则,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产业安全的基础上,对美国不合理的贸易政策进行坚决反制。此次接触,为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带来了一丝曙光,然而美国一方面寻求对话,另一方面又在研究新的关税措施,这无疑给双方未来的谈判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特朗普(资料图)

贸易战致使美国国内物价大幅上涨,普通民众生活成本急剧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在不断累积。同时,股市也因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大幅波动,众多投资者资产严重缩水,华尔街对政府贸易政策的批评声浪也越来越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美国不得不寻求与中国对话,试图缓解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在整个贸易摩擦过程中,始终保持坚定立场。坚持通过平等、互利、共赢的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坚决反对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等霸凌行径。中国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支撑,并且在不断拓展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在与美国的贸易博弈中,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推动双方贸易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中美贸易关系走向仍充满变数。若双方能够在后续谈判中,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妥善解决分歧,降低关税壁垒,那么全球贸易有望迎来复苏,世界经济也将摆脱贸易战阴霾,重回稳定增长轨道。反之,若美国继续推行不合理的贸易政策,中美贸易关系恐将持续紧张,这不仅会给中美两国经济带来更大损失,也将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着中美双方后续的行动,期待双方能够以负责任的态度,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0 阅读:25

舰载武器杂志

简介:军事武器类自媒体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