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强奸案终审判决引热议:法律红线不容逾越,情感尊重不可缺失

小豪说事 2025-04-23 09:48:01

案件始末:一场订婚引发的刑事案2023年,山西大同的席某某与吴某某通过婚介相识并订婚。这本该是喜结良缘的开端,却因一场"洞房"风波演变为刑事案件。订婚当日,男方将女方带至新房欲发生关系,在女方明确拒绝并激烈反抗(包括烧窗帘、试图逃跑)的情况下,仍强行实施侵犯。事后,女方在母亲协助下报警,由此拉开这场历时两年的法律拉锯战。

争议焦点:三大法律误区需澄清

"订婚即同意"的认知偏差案件曝光初期,不少网友质疑:"既已订婚,何来强奸?"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指出:"性同意权具有即时性与可撤销性,婚姻关系都不能免除强奸罪责,何况订婚?"法院审理确认,女方在事发过程中有6次明确拒绝行为。

"未遂不算罪"的常识错误男方家属以"处女膜未破裂、未检出体液"为由否认强奸。司法机关解释:强奸罪构成要件是"以暴力、胁迫等手段违背妇女意志",既遂与否只影响量刑轻重。本案中暴力拖拽、限制通讯等行为已构成犯罪事实。

"骗婚论"的反诉争议男方母亲指控女方"索要房产加名、骗取彩礼"。但证据显示:女方依约退回全部彩礼首饰;房产加名条款写入双方自愿签署的婚前协议;且案发前已履约支付大部分彩礼,难以认定诈骗故意。

专家解读:婚恋关系中的法律边界

性自主权的绝对保护大同中院在判决说明中强调:"妇女的性自主权受法律绝对保护,不受婚恋状态影响。"我国司法实践中,婚内强奸同样可追刑责,2015年上海就有婚内强奸获刑案例。

彩礼纠纷的裁判规则北京律协婚姻家事委员会主任李军指出:"本案彩礼返还体现两项原则:一是未登记结婚应返还,二是刑事犯罪不影响民事权益。"女方主动退还彩礼的行为,恰恰证明其主张的正当性。

社会启示:情感尊重的现代课题

传统婚恋观的更新迭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晓虹分析:"此案折射出传统'订婚即占有'观念的滞后性。现代婚恋应建立在持续、明确的相互尊重基础上。"

亲密关系的同意教育中华女子学院专家建议:"从青春期教育开始,就要强调'积极同意'原则——只有明确、自愿、清醒的同意才是真正的同意。"

最新进展与公众反应截至发稿,二审维持原判的判决已生效。新浪微博话题#订婚强奸案普法#阅读量达3.2亿,85%网友支持判决结果。不少法律从业者借此案科普:"亲密关系中的暴力行为,不会因任何形式的事先约定而合法化。"

参考资料

[1]人民日报《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维持原判》20250416

[2]红星新闻《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维持原判 审判长称定罪证据链完整,并非只有电话录音》20250416

[3]中国日报网《回应社会关切,山西“订婚强奸案”审判长答问》20250416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