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打到了现在,许多军迷凭空猜测的军事设想,都被战争的残酷现实击得粉碎。
就比如导弹方面,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很多军迷还沉浸在战斧导弹几百万美元一发的豪横之中,对战斧能够从建筑物窗户突入室内再进行爆破的性能津津乐道。
(军舰发射导弹)
但俄乌战争当中,拥有伊斯坎德尔、锆石等昂贵先进导弹的俄罗斯,却也用血的教训警示了中国,东风导弹除了性能之外,还必须要追求性价比,做到价格便宜量又足。
而且除了导弹以外,无人机也要做到这一点。
(军用无人机)
“千枚导弹”一场空当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跨过国境线的那一刻,导弹便成了俄罗斯人攻城拔寨的先锋。
据互联网上公开资料,美国方面认为,在战争初期的一个月里,俄罗斯发射了约1700-2000枚导弹。
与此同时,有乌克兰军人表示,在这一个月内,乌克兰拦截了俄罗斯发射的约1200-1500枚导弹。不过,考虑到乌克兰的统计可能存在遗漏和夸大,实际发射数量可能更多。
而一些国际军事分析机构则认为,俄罗斯在战争初期一个月内使用的导弹数量在1500-1800枚左右。
(俄罗斯导弹部队)
而根据网上的相关爆料,这些导弹当中,还不乏“口径”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Kh47M2“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样的狠角色,个个都是导弹中的豪杰。
尤其是伊斯坎德尔导弹,资料显示,这款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卫星导航+景象匹配制导等多种复合制导方式,圆概率误差(CEP)小于5米,命中精度极高。
与此同时,它还具备强大的突防能力,足以视当代几乎所有反导系统于无物,并可携带包括高爆战斗部、子母弹战斗部在内的多种战斗部,能对敌方的重要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伊斯坎德尔导弹)
至于,“口径”巡航导弹和Kh47M2“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按照资料显示,它们同样强大到了无以复加。
前者可从水面舰艇、潜艇和陆基发射装置上发射,射程较远,且具备超低空飞行能力,可利用地形掩护躲避敌方雷达探测,突防能力强,威力极大,而且因为导弹采用了惯性+地形匹配+景象匹配的复合制导方式,命中精度较高。
后者则是一款空射型高超音速导弹,由米格31K战斗机携带发射,最大速度可达10马赫以上,能够快速突破敌方的防空反导系统,并对敌方的纵深目标实施打击。
(匕首导弹)
但俄罗斯发射了这么多的导弹取得了什么效果呢?必须要承认的是,这些导弹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乌克兰的作战能力。
但开战初期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大地上一度寸步难行的境地,还是向世人宣告了这些导弹,根本就没有起到意料当中的效果。
(俄罗斯的军队)
而且由于这些导弹过于昂贵,俄罗斯财政和库存难以维持,不得不在后期减少了现役导弹的持续使用,改用空天军低空飞行投掷铁炸弹的方式,结果导致包括苏35在内的先进战机被乌克兰防空火力击落。
由此可见,在追求导弹先进性能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性价比,否则不仅国家财政难以支撑,甚至可能出现“弹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所以俄乌战争提醒了世人,往后中国的东风快递,一定要做到性能出众的同时,价格便宜量又足。
(中国的东风快递)
无人机的逆袭与此同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还告诉了世人,无人机对战争的影响,可能远超这个世界的所有想象。
在俄乌战争期间,俄乌两国都曾祭出了这样的一套“法宝战术”:先用无人机进行视距外的侦察,再利用这样的侦察结果,指引炮兵进行视距外精确打击。
(战场上的无人机)
乌克兰就是用这招,在红利曼地区给了俄罗斯方面一顿“海玛斯火箭炮洗礼”,逼得俄军在“乌克兰老铁刷的火箭”面前,只能败退逃离。
而俄罗斯人也选择了还以颜色,在顿巴斯地区、在马里乌波尔战役当中,同样使用了这一战术,让乌克兰人明白了什么叫做从天而降的恐惧。
(俄乌战场上的无人机)
这也难怪,对于目前几乎所有的防空设施来说,无人机这东西,飞得太慢太低,看上去远远不像飞机和导弹那么让人感觉到威胁和可怕,所以选择性地进行了忽略。
可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忽略,无人机反而变成了敌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将最为重要的致命情报,源源不断地传给了后方的炮兵。
而且比起人眼侦察的生理局限,比起高空高速侦察机和卫星的走马观花,这些无人机可以更精准地、更长时间地观察战场态势,为后方指挥部提供实时准确情报。
甚至它们还能搭载电子战设备,对对方进行干扰。
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们的价格甚至低廉到了可怕。
以俄乌两国都在战场上广泛使用的中国大疆Mavic型无人机为例,这款无人机的售价只有10000元人民币左右,完全就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
而且它还只是民用产品,但它的民用定位,却完全没有改变它成为战场利器的使命。
(无人机)
俄乌两国不仅频繁将它用于侦察,甚至还在大疆上挂载手雷和炮弹,以此大规模袭击对方的装甲集群和步兵,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而且除了民用无人机外,军用无人机的售价,比起导弹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便宜。在俄乌战争期间,乌克兰曾多次利用军用无人机对俄罗斯的重要军用和民用设施发起袭击,甚至俄罗斯的图160战略轰炸机基地,也曾频繁遭到乌克兰军用无人机的袭击。
而至于这些军用无人机的价格呢,因为3D打印技术的出现,据说只有5万美元而已。
(乌克兰的军用无人机)
考虑到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俄乌两国的无人机狂飙,无疑告诉了全世界,无人机这种东西,在战场上必须多多益善,必须价格便宜量又足。
而一旦做到了这点,设想一下,当敌人的钢铁洪流纷至沓来的时候,我方高空中导弹呼啸,低空军用无人机盘旋,更低还有悬挂手雷和炮弹的民用无人机,这时对方到底作何感想。
(蜂群无人机概念图)
在当代战争中火力发展早已朝着更强、更精准、更有性价比的方向前进,所以,俄罗斯和乌克兰用血的教训告诉了每一个中国人,东风快递和无人机必须价格便宜量又足。
参考资料:
1、新华网《俄乌战场上的创新——光纤无人机》
2、新华网《无人机在纳卡战争和俄乌冲突中的表现》
3、央视新闻《俄乌开启导弹战 背后是“两个美国”在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