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工局的全称,一般是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前身叫作经济贸易委员会。
据最近的一次调整可知,该局是由原来的工业促进局、信息化工作办以及中小企业局(有的地方叫乡镇企业局)合并来的。
“局子”这么多,那么这个局是干嘛的呢?
通过总结它主要工作可知,“信息化”和“工业生产”,这两块业务贯彻于各项工作。
具体来说。
“信息化”是通信、软件、电子等行业的宏现管理,推进全县信息化产业发展。
拿软件举例,几乎每个中小型企业都会用到,至于能不能形成产业链,并不一定。
“工业生产”是从宏观上管理工业行业,促进全县工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决策当然是县政府来做,该局以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建议的形式来履行职责,特色产业的培育成果是各局间的重要差别。
由于职责所在,该局工作人员在科技创新和工业信息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往好里说,县科工局的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工作涉及到内容多,任务较繁重。
比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就是它工作任务,工作人员非深入钻研和反复调研才能触及任务的门槛,更不要去说它的工作职能里,还包扣了科技创新等。
就拿大家摸得着的小型企业来说,推动其发展壮大,解决发展瓶颈,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用心去做好也得耗费精力。
当然,大量的文件、资料和信息也得处理。
为了直观展现科工局的魅力,下面就以江西省某县的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为例,浅要说说它的内设机构及其主要职能。
一、办公室。
综合协调机关日常工作,负责相关政务督办,管理单位印章、人事、财务等事宜。
二、经济运行股。
监测、分析和评估全县工业、中小微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态势,做好报表。
协调各单位,帮助解决工业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组织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
三、投资与产业政策股。
负责全县工业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及对外交流合作的有关具体工作。
推动企业产品创新、质量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并组织实施工业领域的法律法规。
四、节能与信息化股。
负责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认定和管理。
负责全县电子信息产业的行业发展和管理,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作。
五、科技股。
组织实施科研平台和载体建设,促进全县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申报科技型企业,登记科技成果,承担科技成果奖励、推广。
六、行业综合指导股。
搭建县政府与重点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络沟通和信息服务平台。
负责指导企业管理创新,受理企业的投诉、举报、信访和企业减负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