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从唐·白居易的这首《二月二》足以看出早在唐代,就已有二月二这个节日的记载。
农历二月初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二月二”为什么又称龙抬头?
“龙抬头”源于我国古人对东方天空中群星形象的浪漫想象。这与星辰运行有关,”古代将天球赤道和黄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二十八宿,按方位可分为东、南、西、北四宫,也称“四象”,分别是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龙抬头”天象中的龙,指的就是东方苍龙。

“二月二”这天,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又与百姓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将龙抬头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纳祥转运的好日子。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民谚背后,正道出了先辈们对于风调雨顺,幸福吉祥的这种祈盼。
“二月二,龙抬头”,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间流传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说法。

传说在二月二这天,孩子剃头,长大以后可以出人头地。大人剃头可以辞旧迎新,保佑自己一年顺顺利利。对“二月二”理发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而是讨个吉利,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二月二,龙抬头”,抬头见喜,喜上眉梢;鸿运当头,愿你事业腾飞有盼头,财源滚滚无尽头!
“二月二”龙抬头:剃龙头,纳百祥;风调雨顺好兆头,翘首以盼好彩头!祝您鸿运当头好兆头,龙头一抬,好运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