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问《红楼梦》中贾府三个女孩谁最有大无畏气概,答案无疑是探春。
尽管她有一个十分糟糕的生母,且在荣国府上下面前屡屡让她丢脸。
但探春仍靠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她不仅获得了同龄姐妹的尊重,还被荣国府最高权威贾母评为“我的这三丫头好”。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拿到一手好牌,而是在于打好一手烂牌。
再读《红楼梦》,从探春成长、蜕变和自我救赎的经历中,我悟到:
真正能给人底气的,是不断的知识累积,持续的情绪稳定,和那个打不败的自己。

小厮兴儿曾说探春是“老鸹窝里出凤凰”,可惜不是太太养的。
贾探春、贾环是贾政的侍妾赵姨娘所生,是为庶出。
庆幸的是,探春自幼跟在贾母身边,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黛玉才到贾府时,宝玉送她“颦颦”二字。
探春问“何处出典”,宝玉胡诌了个名字,她马上指出宝玉是杜撰,可见探春学习极为勤奋认真。
搬进大观园的第一个秋天,探春欲效仿古人起诗社,给姐妹们每人写了一个邀约便笺。
她在写给宝玉的邀请函中写道:
“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通篇没有半分娇小姐的自怨自艾,巾帼不让须眉,男儿气概跃然纸上。
探春比黛玉年龄还小,当时不过十三、四岁,但她却有不同一般人的胸怀。
李纨早两年就有过起社的念头,可是她怕这怕那,顾忌太多,徒有想法未曾实施。
迎春、惜春诗社活动时常常请假缺席,非是她们不喜欢热闹,实在是肚里的墨水太少,怕丢面子。
很难想象,倘若探春也如迎春那样闭塞自己,活得无声无息。
结果只会将自己拖入受人摆布的深渊,永远无法体验到驾驭自己人生的乐趣。
记得这样一句话:
“日出未必意味着光明,太阳也无非是一颗晨星而已,只有在我们醒着时,才是真正的破晓。”
真正觉醒的,都是愿意醒来的人。
失意的人要么不思进取,要么半途而废。
即便我们没有生在罗马,也不要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改变现状的决心。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人生由平庸跨越到非凡,无不是日复一日潜心修炼,积累的结果。
只要我们不放弃学习,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托举起自己的人生。

提起探春,就必定有人会说她对亲娘赵姨娘太冷漠,看着让人寒心。
但是在《红楼梦》的时代,小妾生多少孩子,都得称呼正房太太母亲,对生母只可喊姨娘。
小妾生的孩子是主子,小妾依旧是奴才身份。
所以,探春尊称王夫人为太太,喊生母姨娘完全符合规矩。
可是,赵姨娘不甘心自己生的女儿偏向外人,处处要争口气,拿探春为她长脸的工具。
凤姐小产,王夫人让李纨、探春临时管家理政。
这时,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探春依旧例给了20两银子丧葬费。
赵姨娘不干了,袭人母亲死时是40两,对方不过是一个无名无份的丫头,凭啥她还不如袭人了?
为多争这20两银子,赵姨娘不惜当众来拆探春的台。
依李纨的说法,探春多照看一下亲娘也无啥大碍,平儿也传王熙凤的话说可酌情添点。
换做是别的女孩,可能就势而为,给亲妈银子息事宁人。
但探春做事向来看得更深一点,也更远一些:她是管家,一旦在赵姨娘这里开了口子,以后还怎么服人,怎么做事!
亲情归亲情,工作归工作,公私分明,尊重规则,才是最好的治理之道。
正因如此,探春才有底气揭弊除珂,没有心理负担地拿凤姐和宝玉开刀,将自己的管理理念贯彻下去。
该严肃的场合就别打感情牌,探春不在议事厅温情脉脉,反映出的恰恰是她坚定的内心,和处理问题时一贯的冷静理性。
行走在人世间,总会遇到荆棘与坎坷,谁都无法预料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
若遇事就心浮气躁,难免被外界琐碎的杂音所吞噬。
作家三毛说:“世间的人和事、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我们只需要把自己修炼成最好的样子,然后静静地去等待就好了。”
人只有内心强大了,才能立于人群之中,不惧任何惊涛骇浪。

李纨、探春、宝钗一同理家时,李纨是和事佬,宝钗是假装不知道,只有探春看见问题解决问题。
探春把大观园各项产业承包到人,为的是开源节流,缓解一下荣国府的财政危机。
但是,宝钗横插一杠子,以不失贾府体面的借口自作主张把利润分与众人。
宝钗小惠全大体,笼络了人心,探春的一番心血却付诸东流。
聪明如探春何尝看不出宝钗的意图,但是她什么都没有说。
探春的心思全在家族的未来发展上,多事之秋,没有什么比一个领导集体的团结更重要。
试问,大家都忙着做人情,谁来做事呢?
第74回,王夫人因为绣春囊事件发疯,让王熙凤和王善保家的带了一帮人抄检大观园。
一路搜检下来,到了秋爽斋,却见探春率领丫鬟们,早就秉烛开门以待。
她冷笑道:我的丫头是贼,我就是窝主。你们要搜,就搜我的,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
凤姐深知探春的个性,当然不会去搜小姑子的东西,赶紧起身告辞。
哪知王善保家的不知高低,去拉探春的衣襟:连姑娘的身上我都翻了。
话没说完,她的脸上早“啪”的一声,挨了探春的巴掌。
看着眼前的丑态,探春含泪道:
“大族人家,若从外面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从甄家被抄,探春已经敏锐地感觉到贾府大厦将倾。
如今当权者还活在自己的井里,看不见危险,反而自相残杀。
很多时候,即使摆脱困境的机会明晃晃摆在面前,很多人还是把握不住。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如棋,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赢。”
有些人安于现状,一味沉迷于舒适区,对机遇和挑战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选择性诋毁。
而逃避现实的人,注定会把自己的人生下成死棋。

因为有赵姨娘这么个不靠谱的亲妈,探春没少受拖累,但她依旧向阳而生,追寻光明,把自己活成了大树。
她才干不输凤姐,但心底无私,她凡事讲依据、说道理,令人不敢造次。
歌德在《浮士德》里写道:“凡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
人来到这个世上,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做什么样的人,选择以什么方式活着。
正如一首歌中所唱:“酸甜苦辣我自己尝,喜怒哀乐我自己扛。我就是自己的太阳,无须凭借谁的光”。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愿我们都能活成一道光,成就一个打不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