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花]这上周小米SU7爆燃还没出结果,在西安小米汽车就又出事故了,甚至这次的车主赵女士全程都保持清醒,车子就直接在高速不受控制撞到路桩上。

赵女士自己在回想起这次的经历后同样是“出了一身的冷汗”,表示以后再也不开智能辅助驾驶模式,车还是自己控制比较安全。
那这次小米汽车是怎么撞上的?官方又会给出怎样的回应?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小米汽车怎么又出事了?自从小米汽车爆燃事件后,小米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但总体随着更多证据的出现,这件事也算是有了大致的调查方向了。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上次事件的调查报告还没出来,小米汽车就又出事了,在4月2日的西安,赵女士就驾驶着小米汽车,在高速上行驶。

我们都知道长期的驾驶人都是比较疲倦的,再加上现在智能辅助驾驶,被很多厂商那是说的“天花乱坠”,赵女士随后为了能省点劲就选择了辅助模式。
在路上行驶时其实小米汽车的反应还是比较正常的,直到接近收费站,赵女士就选择放开了油门踏板。

结果这一放,汽车瞬间就和“脱缰的野马”一般,从已经降速的40码,直接冲到了70码,一下就撞上了路边的桩子。
由于这次赵女士的反应比较快速,所以在回过神来就感觉踩下了刹车,这才减少了事故对车辆的损坏程度。

赵女士这时同样是诶吓懵了,好久才缓过来,并且要知道这次和上回汽车爆燃事故可是完全不同的,赵女士全程都是保持比较清醒的状态。
汽车就自己开始失控了,好在这次人是没啥事,但这才买没多久的车那可是要维修了,谁看着都心疼吧。

赵女士自己在此事发生后也表示,以后坚决是不会信任车机系统了,这次就把她给吓得够呛,要再来一次,指不定会出现怎样的事情呢。
之后赵女士就把这件事发到了网上,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注意,纷纷留下了自己的看法,毕竟汽车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重中之重,谁能完全保证自己一生都不会用智能驾驶呢?

而当赵女士在随后的维修中,向售后询问状况后,对方的回答同样让很多网友直接“炸锅”了,那他到底说了什么呢?
售后“理由”引发热议其实这次的售后依旧和上次爆燃回复差不太多,主要表达的就是,汽车买的不是高配,所以在周边配置上并没有那么的智能化。

像是激光检测,在标准车型上根本就没有,而其他车辆检测设备,又很难观察到低速行驶和静止的物体,这样一来,汽车就在智能驾驶中。
因为没有看到前方的桩子,就会选择直接加速撞上去了,网友们在看到这样的解释后,也是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毕竟小米汽车的价格可是不算便宜,结果小米还没安装激光检测设备,甚至部分消费者感觉,哪怕小米汽车不需要那么快的速度,也至少要保证车内人的安全。
但其实之前小米官方就说到过,智能驾驶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根本不可能代替人工,否则很可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危险。

不过由于之前小米汽车的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哪怕车辆出现问题,很多人也在强调小米汽车的用料比较好。
就导致当事故真正发生时,小米受到的反噬同样是比较强烈的,如果小米没有处理好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事件的进一步发酵。

并且我们都知道小米其实本身就比较像是整合企业,再加上它之前没有涉及过汽车领域,导致很多网友认为小米的车机系统其实是不太成熟的。
而智能驾驶方面本来就是比较依赖AI的控制,一旦车辆安全设备检测不到障碍物,那悲剧的发生就完全无法避免了。

这次赵女士的经历,同样对购买小米汽车基础版的人敲响了警钟,一定要保证在安全的环境下,在尝试使用智能驾驶模式。
但有的网友就不太认可这样的观点,毕竟我都开智能了,结果还需要自己来控制踏板,那这辅助的到底是个啥?

甚至这些车祸的发生,反而让智能驾驶看起来完全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毕竟智驾本身是让司机轻松一点,结果现在还是要神经紧绷,生怕汽车自己给自己“带到沟里”。
希望在之后的时间中,小米会完善这样类似的问题吧,减少智能驾驶所造成的车祸,为我们的安全再度套上一层“救生衣”。

相信很多关注汽车圈的人或者有消费想法的人都能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车企都十分默契的不断宣传“智能驾驶”的好处。
甚至喊出了“智能驾驶是平等的”,以后大家都能在低端的价格上就能享受到智能驾驶的服务,这些营销很有可能是会误导人们思想的。

比如像是赵女士这样,看似是智能驾驶,其实还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只要你掏钱少,那在周围的配置上难免就会出现一些漏洞。
但是由于营销已经“吹”出去了,那车企哪怕咬着牙,也要把智能驾驶移植到低端车辆上,最终导致AI在检测不充分时引发车祸。

其实在我看来,智能驾驶本来是没有错误的,对我们大家的生活也是比较方便,但你如果真的现在还不成熟。
无法把低端车辆也普及上智能驾驶模式,那最好的就是干脆不往上加,否则驾驶员就像是“小白鼠”一样,等真正出事了,车企才能打上“补丁”。

毕竟俗话说的好“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会智驾明显还没有那么“硬”,就不要再营销出,好像所有车辆都能开启智驾一样。
安全还是人们最关注的东西,只要一个车企总是出现负面的车祸消息,那对于推广和销量,难免会起到反作用,最终车企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坏。

期待在未来的时间中,相关的规定也会推出,减少赵女士这次经历的发生概率,让驾驶员都能在智驾模式下不用那么的神经紧张了。
最后你对赵女士这次的经历有怎样的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探讨。
信息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