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票赞成140票反对,美国制裁国际刑事法院,英法德什么看法?

田士臣上校 2025-01-15 16:14:16

近期,美国众议院通过制裁国际刑事法院(ICC)法案,此举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非法法院反抗法》法案针对ICC对内塔尼亚胡总理及前防长加兰特发出的逮捕令,明确表达反对立场。

面对美国公然制裁国际刑事法院,英法德将展现出何种态度?

信源:2025年1月10日,海峡网报道,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决定对国际刑事法院实施制裁。

【牢不可破的联盟】

美国长期支持以色列,这种关系远超一般盟友,形成特殊情感联结,被比作“父子情谊”。

此支持不仅体现于外交言辞,更付诸实践,如持续提供武器弹药等实质性“物理支持”。

这些持续供应的军火,既增强了以色列的军备,提升了其军力,又让美国军火商获得了巨大收益,实现了双方的共同利益。

美国此次力挺以色列,即便不惜与国际组织对立,也彰显了其与以色列特殊关系的牢固程度。

回顾美援以色列历史,可见其政策变迁脉络清晰。

拜登政府时,对以色列资金援助政策尚处讨论中,保守党内部意见不一,部分议员主张支持盟友,部分则认为此举无价值。

但特朗普政府执政后,党内立场显著变化,对以色列的支持变得异常坚决。

国会以压倒性优势通过制裁ICC的法案,彰显了特朗普政府的强大影响力。

共和党议员全票赞成,部分民主党议员亦支持,彰显特朗普政府对国会控制力及强硬外交政策在国会内部的广泛认同。

这种支持为特朗普政府未来在国际舞台采取更激进行动奠定了基础,确保了行动的顺畅无阻。

【国际刑事法院的困境】

ICC是国际司法机构,旨在追究严重国际罪行个人责任,确保国际和平与安全,此为其成立之初衷。

ICC自成立便遭遇多重挑战,权威性与有效性频遭质疑。此次美国率先制裁,再次给予ICC沉重打击。

ICC发布逮捕令针对以色列领导人,国际社会反应不一。部分国际人权组织及伊斯兰国家对此持欢迎态度,视其为对以色列违反国际法行为的适当惩罚。

但美国坚决反对ICC裁决,认为ICC无权管辖以色列,并指责其有“反犹”倾向。

这种对立态度彰显了国际社会在国际法和正义问题上的重大分歧,体现了各方立场的深刻不同。

美国此举将对国际刑事法院(ICC)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尽管ICC现有125个缔约国,但美国与以色列并未加入其中。

美国非ICC缔约国,借此对ICC实施制裁,意图削弱其影响力,并为他国树立“对抗ICC”的榜样。

这将对ICC运作及国际刑事司法未来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世界各国的反应】

美国制裁行动使各国需在ICC与美国间选边站,这对众多国家,尤其是美盟友英法德等,构成了一个艰难的决策。

这些国家身为ICC缔约国及美国北约盟友,需在维护国际法与盟友关系中寻平衡,此举将对国际局势产生关键影响。

目前,英法德等国就该事件尚未表态,其最终立场及后续举措需予以高度关注。

部分国家在压力下快速调整立场,波兰尤为典型。ICC发布逮捕令时,波兰曾承诺执行,并声称要逮捕内塔尼亚胡。

美国制裁ICC法案通过后,波兰态度急转,取消逮捕计划,并邀请内塔尼亚胡访波。

这种态度前后不一,反映出部分国家在强权胁迫下的无助与让步,显露出其无奈妥协的立场。

加拿大值得关注,其政局现动荡,因总理已辞职,国内矛盾显著加剧。

加拿大与美国有领土争端,ICC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加拿大原本就复杂的局势,使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加拿大如何应对美国压力及与ICC的关系处理,将对其国内政局及外交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长期自诩“世界警察”,全球驻军并频繁干涉他国内政,其霸权行为已招致众多质疑与不满。

美国称其军事存在旨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打击恐怖主义,但其真实意图频遭质疑。

叙利亚为例,美国称驻军旨在控制罪犯、保障民众安全,但其军事行动未解当地冲突,反而加剧了局势混乱。

此外,美国遭指控干涉叙利亚内政并扶持反对派武装,此举进一步恶化了地区局势。

在伊拉克,美军驻留声称是为训练政府军及提供军事顾问,但伊拉克军方质疑其真正意图,认为美军旨在削弱伊拉克实力并干预其内政。

伊拉克希望美军撤离,显示美军在伊军事存在不受欢迎,已激起当地民众反感和抵制。

近年来,美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下滑,2024年,国防部因乍得与尼日利亚民众对美军驻扎的强烈不满,宣布从两国撤军。

美国在非洲以“反恐”为由驻军,未能解决当地问题,反致战乱加剧,干涉他国内政。其霸道作风与自私立场,难以赢得人心。

【笔者认为】

美国对ICC实施制裁,严重威胁国际法治与多边主义。中东局势本就紧张,美以联盟若持强硬立场,或将进一步激化地区冲突。

世界各国如何应对美国单边行动,及国际秩序未来走向,均充满不确定性。

0 阅读:33

田士臣上校

简介:欢迎关注!欢迎点赞田士臣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