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的闹钟响了又响,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斯诺克世锦赛比分直播,心跳比平时快了三倍——吴宜泽和马克·威廉姆斯的决胜局,小吴的母球停在顶库边,这杆防守要是到位,说不定能逆转!
结果马叔一杆清台10-9险胜,我对着屏幕叹气,可转头又刷到雷佩凡前一天10-9爆冷淘汰卫冕冠军威尔逊的新闻,肖国栋稳稳晋级,赵心童7-2领先去年亚军……这届中国斯诺克小将,输了比赛却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咋回事?
要说这届世锦赛有多刺激,雷佩凡那波“以下克上”绝对是头炮。
卫冕冠军凯伦·威尔逊,世界排名第二,本赛季刚拿了四个排名赛冠军,赛前谁能想到,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小将雷佩凡能跟他拼到10-9?
决胜局威尔逊开球失误,雷佩凡抓住机会一杆清台,直接把这位“90后一哥”送回了家。

网友在直播间刷爆“黑马杀疯了”,连解说都喊“这球够吹十年”。
更绝的是肖国栋,面对塞尔特稳扎稳打,10-几的比分直接晋级,老将的经验值拉满;赵心童第一阶段7-2领先,单杆破百跟玩似的,这状态简直“梦回巅峰”。
不过最让人心疼又骄傲的,还得是吴宜泽和范争一。
吴宜泽打威廉姆斯那场,第一阶段小吴两杆破百、两杆50+,开局被马叔3-0压制,结果连扳四局反超;第二阶段双方拉锯到9-9,决胜局马叔准度开挂才险胜。
说真的,看小吴在场上那股子拼劲——简单球失误了拍大腿,追平比分时握拳嘶吼,防守时蹲在球台边眯眼算计,这不就是咱们普通人“拼尽全力”的样子吗?

弹幕里全是“小吴已经超棒了”“未来可期”。
范争一那边,虽然暂时4-5落后艾伦,但人家开局3-0领先,单杆103分破百,艾伦可是拿过世锦赛冠军的主儿,能跟他掰手腕,这已经是进步。
为啥这届中国小将突然“支棱”起来了?
往深了说,一是青训成果开始显效。
像雷佩凡、吴宜泽这些00后,从小在专业球房练球,接触的是最先进的训练体系,技术细腻度比老一辈强不少。

吴宜泽这场两杆破百,进攻火力完全不输马叔;雷佩凡打威尔逊,防守反击的节奏拿捏得特别准,明显是系统训练的结果。
二是心态变了。
以前中国选手打“世界前16”容易紧张,现在这些小将“初生牛犊不怕虎”——吴宜泽赛后采访说“就当跟偶像学习”,范争一被艾伦追平后还能稳住打防守,这心态成熟度肉眼可见。
三是联赛环境带起来了。
国内斯诺克职业赛越来越多,小将们实战机会多,像高阳之前10-3横扫马奎尔,就是长期比赛积累的结果。

当然,输球的遗憾也得说。
吴宜泽这场输在哪儿?
简单球失误多,防守选择不够果断,关键局经验还是嫩了点。
范争一被艾伦追平,也是因为后半段进攻节奏被打乱。
但换个角度想,这些“漏洞”恰恰是成长的空间——20岁的雷佩凡、22岁的吴宜泽,他们还有大把时间打磨技术、积累经验。

就像当年丁俊晖刚打世锦赛时,不也被质疑“防守不行”吗?
现在不照样成了“中国斯诺克标杆”?
看这两天的比赛,我突然想起网友的一句话:“以前看斯诺克,眼睛只盯着丁俊晖;现在看斯诺克,眼睛里全是中国小将。”从雷佩凡的“黑马逆袭”,到吴宜泽的“虽败犹荣”,再到范争一的“未来可期”,中国斯诺克早就不是“一两个人撑场面”,而是一群年轻人在“接力奔跑”。
他们可能会输球,但不会输掉拼劲;可能现在不够完美,但未来一定值得期待。
毕竟,竞技体育最动人的,从来不是“赢”本身,而是“明知可能输,却依然拼尽全力”的那股子劲儿——这届中国斯诺克小将,把这股子劲儿,打在了每一颗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