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创名城建设规划公布,本规划主要是明确“十四五”时期成都市世界文创名城建设的总体思路、战略布局、产业发展重点及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等。
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 2016 年的 633.6 亿元到 2020 年的 1805.96 亿元,增长近 3 倍,年均增幅超 30%。
成都将按照“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要求,高质量构建“极核辐射、 一圈环构、两翼齐飞”的全市文创发展新格局。

动力核主要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大力发展现代时尚、传媒影视、文博文创、音乐艺术、动漫游戏等重点领域。
增长极主要发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网络视听产业高地 优势,提升中国(成都)网络视听基地的服务能级和集聚效应, 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区和策源地。
协作圈涵盖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 郫都区、新津区。
龙泉驿区打造汽车创意科技设计集聚高地;青白江区建设国际商贸文化中心;新都区打造天府文化音乐文创中心;温江区推动西部文化产业园、鱼凫文创园等文创产业园区集聚成势;双流区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天府文创之港”;郫都区中国影视文创高地;新津区发展以“5G+”为引擎的牧马山新商旅产业集群。
龙门山文创生活示范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逐步从生产导向转向人本导向,大力发展“文创+林盘”“文创+农业”“文创+商贸”“文创+旅游”“文创+世界遗 产”等新业态。
龙泉山—沱江先进文创智造区。成都东部新区、简阳市、金堂县立足成渝相向发展,激发龙泉山东侧和沱江沿线区域文创活力,大力发展“文创+先进制造”“文创+体育赛事”等新业态。
到 2025 年,天府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升, 市民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创新驱动、优势突出、代表先进文化生产力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形成,文创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