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奸是以强制手段对妇女进行性侵犯的行为,其中包括使用武力威胁、恐吓胁迫或利用受害者无法自主拒绝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迫害。
这种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身体或心理伤害,在很多情况下还会导致长期的后遗症,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和抑郁等等。
这不仅是对个人的侵害,也是对社会的伤害,它破坏了社会的安全和公平,剥夺了女性的自由和权益,与此同时,它还激化了性别不平等和暴力文化,对整个社会都造成负面影响。
印度的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那里时常出现强奸案件,并且很多女婴刚一出生就被溺死和烫死,几乎整个印度社会都认为女人生来卑贱。
二〇一二年黑龙江也出现了一起强奸案,当时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遭人奸杀抛尸,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她全身赤裸的躺在一辆小巴车上,身上竟还有一根钢管未取出。
一桩桩惨案让人愤怒至极,直到现在,仍有人对强奸犯罪以及这类案件的受害者存在着较大的误解和偏见。
不少男性在社会上宣扬强奸案的出现是因为女性穿的太过于暴露,以至于引诱了犯罪者行凶。
小到网络大到法庭,这样的言论随处可见。
不仅如此,人们对强奸案受害者的另一重误解是她们在受害时没有呼救,也没有反抗,就说明了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愿意的,二〇一六年印度的一位强奸者便因这个理由被无罪释放。
如此愚蠢的观点竟然明晃晃的出现在了法庭上,甚至还被所有人认可,这是多么荒谬的一件事情。
为什么女性在遭到迫害时,四肢会不听使唤?心理学家的答案很肯定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面临危险时会出现一种紧张性不动的心理反应,简单来说,个体会根据自身处境来评估,究竟是反抗还是逃跑。
个体在面临危险时,如果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战胜对方,他就会选择反抗,但如果个体认为自己获胜的概率较小,那他就会选择逃跑。
可若无论反抗还是逃跑,都无法确保自己的安全,那么个体就会进入到第3种状态,僵硬。
此时此刻,人们会觉得麻木呆滞,失去了正常的行动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反应可以被视为一种生存机制,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在极度的威胁下进入到了自我保护的状态,就比如在山林中遇到狗熊时的装死行为。
很多女性在受到迫害的时候并不清楚这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所以在遭受周围人指责的时候,她们往往会疯狂的自责,甚至自我诋毁。
相关数据显示,在遭受性侵害后只有7%的女性选择向警方报案,而那些不愿意报警的女性之所以害怕公开,其实是因为内心的羞愧感。
犯罪者对受害者造成了身体情绪和心理上的伤害,这使得受害者们感到愧疚,她们越是内疚,就越觉得自己对所发生的事情负有责任。
担心被社会指责和质疑,这种羞愧感将导致她们不愿意公开讨论所发生的事情,进而保持沉默和隐瞒。
不仅如此,受害者会认为报警将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她们不光要直面强奸的事实。
还要面对着司法程序的层层审核,以及有可能会出现的社会压力,这需要大量的勇气和决心去面对。
与此同时,旁观者的行为还会对受害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使受害者的羞愧感加深,这种行为其实是在否认和贬低受害者的感受和经历,从本质上来看这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受害者更加痛苦和无助。
强奸罪的责任完全在于加害者而不是受害者,无论受害者是否反抗过报警或是采取其他行动,都不能改变加害者的罪责,这是基本的法律原则和道德观念。
当前的社会对受害者有时候存在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期待,强奸和性侵本是加害者的罪行,可受害者却常常被怀疑,质疑或是指责。
在大量的性侵案件中,社会常常将焦点聚焦在受害者的行为服装和言行等方面,这种偏见和错误的观念会给予受害者进一步的伤害。
无论受害者是否采取了行动或是有着怎样的背景,她们都不应该成为被指责的对象,对于受害者而言,她们应得到尊重支持以及正义。
我们需要改变这种对受害者的不公平态度,努力构建一个对受害者友善和支持的社会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关注并支持受害者,鼓励他们勇敢的发声,只有当人们转变了想法,摆脱了偏见,受害者的声音才会被更多人听到。
动物的死亡恐惧,人看到尸体害怕也是这个原因吧?
声控刹车听过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