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辛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初柒
编辑 | 初柒

她仅有大专文凭,却成为“商界花木兰”
她从小会计到女首富,她的人生堪称传奇
这位中国女首富如今年入7800亿,将公司打造成为超越华为的国内最大民营企业
只有大专学历的她,到底凭什么?

2024《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又杀出一匹黑马!在榜的130家华人企业之中,恒力集团杀出重围,排行第81名,而在榜上的华为公司却没入百强,排到了103名。
很多人都感到惊讶:超越华为成为中国最大民营企业的恒力集团,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和实力?事实上,在这个逆袭故事的背后藏着一位勇于逐梦、百折不挠的普通女子。

她,就是恒力集团的创始人范红卫。一位出生在普通家庭、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与她的丈夫联手打造出一个年收入超过7800亿的商业王国。z成就千亿商业帝国的传奇女性,到底有着怎样的实力?

范红卫,恒力集团董事长,1967年苏州吴江的一个小镇上,父亲在当地的供销社上班,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尽管家境不算优渥,但是范红卫就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高考那年,范红卫考上了一所大专,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上一所大专就已经实属不易了。范红卫选择了会计专业,因为父母当时都希望女儿将来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在大学毕业之后,她就顺利进入了一家国有纺织厂工作,短短几年她就从一名普通小职员成长为了骨干会计。

就在1990年,一次偶然的相遇让范红卫的人生发生了变化。那年,她结识了一名贫苦家庭出身的陈建华。尽管陈建华家境贫寒,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了,但他坚韧不拔、敢想敢干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范红卫。

这两个人好像有些相见恨晚的意思,虽然相处短暂但是却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契合和共鸣,后来两人便顺利走到了一起,结婚成家。
而当时正当那个年代国企改革的浪潮到来,一大批地方国有企业面临私有化的机遇。而当时身在吴江的两个人,更是最先感受到了这股浪潮的到来。

那里是棉纺织业的集中区,当时正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批曾经的集体企业正陷入困境。而当时怀揣着致富梦想的范红卫和陈建华决定放手一搏,他们抓住了私有化的良机,一起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1994年,范红卫夫妻二人四处贷款筹钱,最后他们以368万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亏损严重的化纤织造厂。这家企业当年规模不大,但已有20多年历史,算是当地的传统行业了。

创业刚开局就面临巨大阻力,上任后,范红卫和陈建华首先面临的就是扭亏这个难题。为了实现扭亏,他们果断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范红卫运用自己熟悉的会计技能,立即开始裁员压缩成本,同时大刀阔斧改革企业的管理体制。陈建华则发挥多年打工经验,开始开拓国内市场。

就这样,辛苦奋斗了几年,到1997年,这家曾濒临破产的企业终于实现了首次盈利,扭转了局面。就在这个转折关口,更大的危机却也随之而来。当时正赶上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作为重点出口行业,纺织业可谓雪上加霜,无数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

但是就在别人都躲得远远的时候,范红卫和陈建华却将这场风暴看作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他们坚定地下定决心:买买买!现在就是低价大扩张的黄金期!于是,在亲朋好友一片质疑声中,他们硬是以白菜价一口气收购了大批先进的织布设备。这一决策后来被证明是英明之举。

风暴赤裸裸地揭露了整个纺织业产业链的严重缺陷,过度依赖出口,上下游割裂,缺乏国内大循环的支撑。而范红卫和陈建华已经先人一步,布局了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道路。
风暴过后,他们顺理成章成为了当地纺织业的龙头企业。后来,公司更名为“恒力集团”,正式开始了资产并购和版图扩张。

2000年之后,纺织业彻底复苏,恒力集团的业务又获得腾飞。但依旧存在一个重大缺陷,纤维原料仍依赖进口,生死还是受国际原材料市场起伏的影响。这是范红卫和陈建华扩张征途上最大的绊脚石,如果只是一味的跟风,那必定很难继续做大。

2010年,恒力集团痛下决心,提出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宏伟发展策略,正式进军石油化工领域。目标是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全一体化,打造环环相扣的闭环体系。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策,化工行业重资金、重投入,而恒力当时除了一些积累,根本没有其他的途径,更何况他们在这个陌生领域缺乏从业经验,外界也是充满了质疑的声音。

不过可别忘了,他们当年是如何凭着一股子狠劲在危机中大胆扩张的,果敢和魄力,是范红卫和陈建华夫妻二人最与众不同的特质。
就这样,恒力集团在化工领域展开了又一轮大起大落的创业征程。为实现上游产业一体化,他们动用了所有身家资产,并多方筹集了数千亿元的资金投入,全力冲刺。

终于,在2010年,耗资高额的大连长兴岛PTA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恒力集团化工梦终于实现。紧接着,他们又陆续开发了聚酯、乙醇深加工等一系列配套产业,进一步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闭环。
从此恒力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石化纺织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大型企业。改ge开放以来,它也是第一家突破了国企体制,在这一传统行业领域实现民营化并壮大起来的奇迹。

30年风雨,恒力集团已从一家小作坊发展成为世界级企业。如今其营收高达7800亿元,超越华为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创始人范红卫也登上中国女首富的宝座。

如今,即便是事业达到了巅峰,范红卫和丈夫陈建华也从来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将扩大的发展目标锁定在更加广阔的新兴产业上。希望借此保持恒力的持续增长,并加快企业的产业升级。
如今,恒力集团所有业务已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范红卫在成为中国女首富之后,更是被全国人民寄予了厚望和期待,我们也衷心希望她能走到更高的高度,希望她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94年拿出360万是普通人家??
只要成功了,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
1994年,27岁,368万,相当于现在3亿多[赞]
又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超级富豪,中国的富豪都是白手起家的
94年就能弄到368万,那时很多人3.68万都没有
没有科技含量的企业,别瞎吹。
她那个年代的人大专已经不简单了。
94年工资才一百多块钱一个月、普通人能贷到368万的款???
是恒大集团吧,什么恒力,只是改了一下名字而已,你们一定要查查她的底?
人家9几年能贷款几百万我们连饭都没吃什么比?说是白手起家都是假的!
把企业做起来,做得这么大,年入7800亿,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利税,都很不简单,至少解决大批人员的就业问题,给国家贡献了可观的税收。真心祝愿恒力企业越做越大,越来越好!
恒大曾经的首富许家印,银行断贷,露出了狐狸尾巴。万达曾经的首富王健林,为了还贷,也正一路由篮球滑向玻璃球。不知道女首富贷款几何啊?!
什么鸟都来蹭华为,一个纯科技,一个传统纺织没有可比性!!
2024年恒力8100多亿,华为8600多亿,查准数据再发
90年代初能大专毕业,拿出三百多万,还能盘下国营企业的人,你告诉我这是出身贫寒?
恒大+富力=恒力 想不首富都难啊[呲牙笑]
李嘉诚套出国家那么多钱也没见网上反应这么激烈?
无脑尬吹![敲打] 华为2024年度营收8600亿且利润远超恒那啥,员工薪资更是甩其几条街!得瑟个啥?[敲打][敲打][敲打]
假数据,真负豪,把债还了还有几个钱?
一年一个马化腾!她这得是宇宙首富!
不知道在银行贷款多少。公布贷款数额吧,
94年我进了我们市唯一的最好企业,没有第二(当时全国闻名),十年后却倒闭了。能一直走下去的企业太少了,珍惜吧。
想不到石油化工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的宝贝,有多少东西是石油里炼出来的。
7800亿是年营业额还是利润?
走了恒大,来了恒力。第一次听说这个企业
小便,李嘉诚是什么文凭?
你爱怎么说就行了[呲牙笑]
和华为没法比,也没有可比性!
富不富管我屁事
还恒力比恒大厉害👍🏻
生产纺织材料真的供不应求,都是先打款后发货,不愁卖
能做石化产业链的你说没点背景可能吗?卖石油的超越搞科技的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94年就能搞几百万不简单
在多几个0世界首富万亿富豪。
她让我们用上了乙醇汽油
我咋不信呢?
文凭与财富有啥铁定关系吗?
年入7800亿是什从概念,这报道真实吗???主编好好清醒一下,别吹了。
恒大继承人
干啥的。
有华为那么多?吹🐮
全球每年GDP不超过100万亿美元,她能力那么强?
最后还是要死的
不容易
[笑着哭]对对对 你说的对 范家是普通家庭 你说的都对
这算是趁华为热度?
哼!又想骗我去读专科
现在有三百万乜不是普通人
裁员压缩成本[呲牙笑]
30 年前 368 万,贫苦人家,放现在有 368 万也是有钱人家[呲牙笑]
别胡扯 看看恒大吧
确定和恒大没有关系
年入7800亿???????
税务局的去查一下,有没有偷税漏税行为?
确实可以,但怎么与华为相题並论?华为为国家的贡献无民企能比!华为要为钱上市不知多少个这种企业,全世界有几个企业能在美国全力打压下生存? 当然这种企业也是伟大的。
当年实打实的大专生比现在某圈的在职水硕博强多了[100][100]
正长年7800亿也新闻发出来,给我几个小时麻将好玩,
九四年一下子能拿出三百六十万元的人已经不是一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