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中国对外确认,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决定对外限供7种中重稀土供应,一时间令美方措手不及,也令全世界都陷入稀土短缺局面。
而就在中美较劲之际,印度却开始打起了小算盘,有高级官员建议应趁火打劫,从稀土问题上下手,满足美国需求,并替代中国的市场地位。
印度前空军中将阿尼尔·科斯拉向《欧亚时报》称,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稀土战略十分成功,这一远见卓识将稀土变为了地缘政治的筹码,不仅将许多竞争对手挤出了市场,还促使美国不得不严重依赖中国稀土。
科斯拉认为,在目前中国限供的情况下,印度应该趁机发展稀土产业,帮助美国及其盟友减少对华依赖,增强印度经济安全和国际外交的议价能力,并趁机成为替代中国的稀土供给方,实现弯道超车,让印度成为21世纪稀土大国。
从美国地质侦察局2023年统计数据来看,印度目前拥有全球第5位的稀土储量,约690万吨,虽然跟中国的4400万吨比差了不少,但仍然能够满足全球相当一段时间内的供应。
按照印度的计划,为了实现对中国稀土的替代,印度计划在未来8年内将稀土采矿能力提升3倍,并积极参与同美国等民主国家建立稀土伙伴关系,从而换取来自西方的资金与稀土技术,并成为民主国家的“稀土兵工厂”。
不过,虽然印方高层设想的挺好,但很快现实给他们狠狠泼了一盆冷水。
首先,别看印度稀土储量全球第五,但矿石品位却很低,与很多放射性矿伴生,这意味着开采难度大,周期长,而且轻稀土多,重稀土少。
其次,尽管印度稀土矿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南印度,如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西孟加拉邦等,这些都不是莫迪印度人民党政治占优的地区,开矿建厂会遇到地头蛇与反对派的极大行政阻碍。
再次,虽然印度建立了国家稀土公司,统筹全国开采,然而这个企业其实形同虚设,不仅勘探能力有限,而且开采能力欠缺,手里稀土矿更是没几个,而且更没有中国所独有的稀土精炼技术。
最后,尽管印度幻想西方投钱投技术就能解决,但就印度自身来说,并没有足够的稀土产业人才储备,给了钱和技术没有工程师和工人也白搭,这种产业链缺失,不是8年计划就能完成的。
对于印度来说,别看政客们每次都叫嚣要从地缘政治冲突中获得机遇,并且雄心勃勃,但实际上,拉垮的政治体制、短视的国家规划、糟糕的基础设施、混乱的职业教育,这些都制约着印度对机会的把握。
显然,只要印度没有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就不可能取得突破,更不用说在稀土问题上替代中国。
[得瑟]
[得瑟]
[得瑟]
[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