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位河南郑州的宝马车主通过网络平台投诉,称其2023年10月购买的宝马X1,在使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出现了主驾驶座椅左侧塑料开裂的情况。当他与4S店沟通时,却被告知该问题不在保修范围内。
宝马“座椅开裂”是否为个案?
根据车主的描述,他在网络上也搜到了和他有同样遭遇的车主。在与郑州某宝马4S店沟通时,4S店售后也告诉他,其他店也有类似情况,这是质量问题,并表示会和宝马厂家沟通。
但4S店和厂家沟通两次后的结果,却是告知车主,主驾座椅左侧塑料开裂,是受外力作用所致,因此不在保修范围内。
通过网络搜索可以看到,关于宝马“座椅开裂”的新闻确实存在。有一位宝马5系车主,通过视频向广大网友展示了自己车辆座椅左侧塑料出现开裂并已经脱落的情况。该宝马5系车主还表示,自己询问过维修厂的师傅,维修师傅说:“这是宝马车的通病”。
宝马厂家不保修合理吗?
以本案中这位郑州车主的涉事宝马X1为例,才行驶了1年多,应该还在整车的保修范围之内。日常正常使用车辆,主驾座椅受到外力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厂家以这样的理由来拒绝消费者提出的保修需求,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证明宝马车型在设计上存在缺陷,修理厂师傅的“经验之谈”也只能作为参考意见,并不能成为切实有力的证据。那么问题来了,在面对厂家单方面拒绝保修的情况下,车主除了在网络发声或者自费更换受损零部件,还有什么更好的维权手段吗?
律驰驾道观点
本案关键在于,主驾驶座椅左侧塑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易损耗零部件,且汽车保养手册往往未对此类部件的具体保养和保修作出明确规定。这一现状为消费者维权带来了显著难点,具体分析如下:
一、维权难点:质量问题的证明
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厂家拒绝保修的立场,首要难点在于如何证明座椅塑料开裂属于汽车质量问题。由于汽车保养手册缺乏对此类部件的明确保修规定,消费者往往难以直接依据手册内容要求保修。同时,普通消费者缺乏专业技术和检测手段,难以自行判定开裂原因是否源于设计或制造缺陷。此外,修理厂师傅的“经验之谈”虽然提供了参考,但并不能作为法律上的确凿证据。
二、法律依据与三包规定的适用
根据汽车三包规定,家用汽车产品在包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凭三包凭证选择由修理者免费修理(包括免除工时费和材料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需首先证明座椅开裂确属质量问题,且该问题发生在包修期内。由于前述的维权难点,消费者往往难以有效运用这一法律规定来维护自身权益。
三、改进建议
建议监管部门推动建立汽车质量争议快速鉴定通道,降低消费者举证成本。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消费者在面对质量争议时,能够更快速、便捷地获得专业鉴定结果,从而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明确“外力作用”的界定标准,防止销售者滥用保修条款,拒绝为消费者提供应有的保修服务。
综上,本案暴露了汽车行业保修条款的模糊性与消费者维权困境。解决此类问题需多方协同:厂家应承担社会责任,主动优化产品质量与服务;监管部门需完善制度保障;消费者则应提升法律意识。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市场公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汽车法律纠纷,就找律驰驾道。
宝马奔驰现在便宜了,是因为偷工减料了[呲牙笑]
无所谓,反正不坑穷人[呲牙笑]
这座椅质量和五菱宏光一样差
都X1了,还在意这些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