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美专机抵达北京,沙利文表态:中国不是苏联

率真解读 2025-04-21 21:53:36

据环球网近期消息,一架美国私人专机悄然降落北京,在中美关系波谲云诡之际,这一动态格外引人关注。

贸易(资料图)

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启动两项“232条款调查”,一项针对进口药品,包括仿制药、原研药及关键药用成分;另一项针对半导体及其制造设备。这一动作被外界普遍视为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加征关税的前奏。特朗普向来擅长以“国家安全”为幌子,推行其“制造业回流”的计划。他宣称,对药品加税能够迫使药企回美国设厂,对半导体征税可推动芯片产业链回归本土。然而,这一如意算盘却遭到美国国内行业的强烈反对。药品行业直言,关税可能会使仿制药企业不堪重负,退出市场,进而加剧美国早已存在的药品短缺困境;半导体企业更是面临供应链中断的巨大风险,那些依赖进口芯片的电子产品制造商首当其冲。

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还同步启动了对稀土等关键矿产的“232调查”,试图进一步扩大关税覆盖范围。白宫宣称,美国在至少15种关键矿产上依赖进口,这对国防和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可事实是,这种片面的政策只会扰乱全球供应链,让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就在特朗普加税风声日紧之时,4月17日,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现身北京。此前,英伟达为规避美国对华出口限制,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了H20芯片,但特朗普政府却突然将其纳入管制范围,导致大量订单无法交付。黄仁勋此次访华,凸显了美国企业在政府强硬政策下的无奈与自救,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对华技术遏制政策的自相矛盾。

特朗普(资料图)

针对特朗普的强硬政策,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哈佛大学公开表达了批评。他指出,加征关税不但没有达到孤立中国的目的,反而严重损害了美国与盟友的关系。以越南为例,美国对越南征收近60%的关税,使得企业对美国政策的稳定性丧失信心,而中国却借此机会强化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沙利文强调,中国并非冷战时期的苏联,不会轻易崩溃,中美竞争将是长期存在的状态,两国必须学会共存。他甚至表示,自己在任内最自豪的成就就是成功管理了中美竞争,避免冲突升级,并通过对话为合作创造了空间。

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中国展现出了坚定的反制决心与务实的应对策略。一方面,中国将Skydio等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精准切断其电池供应,直击美国企业供应链弱点;另一方面,中国通过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大力推动技术自主化等措施,逐步降低对美国的依赖,不断增强自身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关税攻势与沙利文的“共存论”形成了鲜明反差。特朗普试图凭借高压手段迫使中国屈服,而沙利文则正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主张为竞争设置合理“护栏”。当前,英伟达的困境、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之间的态度变化,乃至美国盟友对其政策的疑虑,都充分暴露出特朗普政府策略的局限性。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单边的制裁与封锁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如沙利文所说,中美关系的未来并非“谁压倒谁”,而是要找到一种“稳定的、受控的竞争状态”。对于中美两国而言,合作或许充满挑战,但却是实现共同发展与世界和平稳定的唯一可行之路。

0 阅读:54

率真解读

简介:论一论,聊一聊,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