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地产市场迎来一系列重要动态,释放出楼市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信号。
从高层定调到各地政策出台,再到房价数据的积极变化,都显示出房地产市场正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
4月18日,国常会召开,研究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会议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加力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政策措施,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稳就业稳外贸,着力促消费扩内需,着力优结构提质量,做强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要稳定外贸外资发展,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要促进养老、生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相关举措一旦推出,要直达企业和群众,提高落地效率,确保实施效果。
另外,4月15日,高层在北京调研曾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高层表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要落实好各项相关政策,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并及时研究推出新的支持措施。要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要聚焦城市新市民、住房困难群众关切,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高层强调,要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着力推动“好房子”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高层为房地产市场定调,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大目标下,充分释放房地产的发展潜力成为关键着力点,后续更多配套政策落地的预期增强。
近日,全国多个城市纷纷出台房地产新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以促进楼市发展。
1、杭州发布契税新政!500万元的房子可省10万元税费
4月18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调整个人购买家庭住房享受契税优惠住房套数查询规则的通知》,对可享受首套及二套契税优惠的规则进行了调整。

2、青岛出台12条楼市新政!买新房二孩家庭补贴5万元、三孩家庭10万
4月16日下午,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12条楼市新政策。其中提到,给予二孩家庭5万元、三孩家庭10万元购房补贴,以货币形式发放;推出青年群体“低月供”住房贷款金融产品,最长可前10年仅归还利息;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免租金住宿保障、最长可达12个月;支持居民“卖旧房、买新房”改善居住条件,旧房售房款用于抵扣新房购房款。
3、南昌发布了《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政策的通知》
4月18日晚,南昌也发布了《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政策的通知》,内容包含:进一步提高了贷款额度,降低首付门槛,借款人年龄上限放宽,多孩子女家庭可享额度最高上浮30%,优化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政策等。
楼市大招要出台的背后是,市场正处于调整阶段,房地产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释放。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5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这70个大中城市里,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达到24个,较上月增加了6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的城市有10个,比上月多了7个。
具体到南昌,3月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2%,不过同比仍下跌4.4%;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下跌10.2%,二手房环比首次实现止跌。


纵观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有所回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降幅比去年全年收窄9.9个百分点,比1—2月收窄2.1个百分点;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1%,降幅比去年全年收窄15个百分点,比1—2月收窄0.5个百分点。

此外,一季度部分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得到改善,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收窄,但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同比仍下降9.9%,降幅较1—2月扩大0.1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全年已有所收窄。
2025 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之路充满坎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24219 亿元,同比下降 16.6%;商品房销售面积 29946 万平方米,下降 14.8%;商品房销售额 23955 亿元,下降 15.8%。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市场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尽管部分城市出现过短暂的交易活跃,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观望氛围依旧浓厚。
在不同城市和区域之间,市场表现的分化愈发明显。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凭借强大的经济活力、人口吸引力以及政策的率先调整,成为市场回暖的 “先锋队”。例如,深圳在二套房首付比例大幅下调、房贷利率降低等政策利好刺激下,新房和二手房市场交易显著升温。深圳龙华区的恒壹・红山华府项目开盘 90 分钟便宣告售罄,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一线城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 0.6%。深圳市住建局数据表明,1 月 1 日至 4 月 16 日,深圳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销售套数同比增长 75.1%;二手住宅网签成交套数同比增长 55.0%。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交易也呈现上行趋势,3 月份,北京新房网签套数环比涨 125.6%,二手房网签套数环比涨 61.4%;截至 4 月 21 日,上海二手房网签量超过 1.6 万套。
部分二线城市,如成都、南京、杭州等地,市场也在逐步回暖。这些城市拥有稳定的产业基础和人口流入,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释放。当地房地产市场的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周期大幅缩短。然而,三四线城市及部分城市的远郊和外围区域,市场则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库存积压严重,去化周期拉长,房价也面临下行压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外流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住房需求增长乏力。
需求端刺激:激发购房热情
如果 5 月楼市大招出台,需求端刺激政策将成为重中之重。限购限售政策有望进一步放宽,房贷利率仍有下调空间,税费减免等政策也可能进一步加码。近期,青岛于 4 月 16 日出台的 12 条楼市新政颇具代表性。新政规定,在 2025 年 4 月 1 日至 2026 年 6 月 30 日期间在青岛市购买新建商品房的二孩、三孩家庭,将分别获得 5 万元、10 万元的购房补贴,且补贴以货币形式发放。光大证券分析认为,青岛新政将生育激励与购房补贴紧密结合,标志着房地产调控从单一的需求侧刺激向与人口政策协同发力的转变。预计后续会有更多城市效仿这种将楼市政策与其他政策协同的模式。这些政策将直接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极大地提高购房者的积极性,推动房屋成交量上升。同时,市场信心将得到显著提振,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将逐渐消散。
供给端支持:缓解企业压力
在供给端,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支持力度。销售回款的增加以及融资环境的改善,将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链压力。政府可能会继续放宽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限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优质房地产项目的资金支持,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和运营,降低项目停工、债务违约等风险。支持存量房改造和租赁市场发展等政策,将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结构。租赁住房市场的发展将满足更多群体的住房需求,推动形成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市场监管强化:保障市场健康
市场监管方面,政策将更加严格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房价过快上涨或下跌,切实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随着新版《住宅项目规范》于今年 5 月 1 日起施行,各地配套政策也将陆续落地,住房品质提升将进入快车道。政府将加强对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房地产市场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运行。
总结与展望
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以及 5 月可能出台的政策方向来看,5 月楼市迎来重磅政策调整的可能性极大。这些政策将从需求端、供给端以及市场监管等多个维度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政策出台后,短期内将对房地产销售市场、房价以及企业资金状况产生积极影响,而从长期来看,将推动房地产市场结构优化、行业整合与升级,为经济增长和社会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然而,政策的实施效果还需密切关注市场的反应和后续的跟踪评估,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和完善,确保房地产市场能够在政策的引导下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对于广大买房人来说,5 月或许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购房时机窗口,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结合自身需求,做出合理的购房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