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唱罢我登台,俄乌双方在战场上的厮杀越来越胶着。俄罗斯新战术奏效,乌军渐渐失去了先前的主动优势。一些北约官员表示,北约成员国中有20个国家已经耗尽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的能力,这也是乌克兰毫不节制使用弹药的结果。据悉乌军在顿巴斯地区每天消耗6000至7000枚炮弹,而美国每个月只能生产约15000枚炮弹,西方国家已经没有能力生产足够的炮弹给乌克兰了。可以说俄罗斯仅仅凭借一己之力就消耗的整个西方国家非常难受了,这也是外界没有想到的事情。事实上俄乌冲突目前就成为了一种消耗战,乌克兰士兵是炮灰,西方国家提供武器与俄罗斯在战场上进行拼杀。尽管波兰、立陶宛、美国、英国等都还拒绝乌克兰遭遇失败,还在拼命地对乌实施军事援助,但是他们也开始明显感受到力不从心了。
俄乌冲突的本质早就说清楚了,这中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正义与非正义,是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是美国为了维护霸权地位与霸权挑战者俄罗斯之间的深度博弈。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乌克兰成为了棋子和炮灰。毫无疑问,对于乌克兰而言这是彻底的悲剧,因为无论冲突如何收场,乌克兰都是彻底的失败者。乌克兰错误的投靠了西方,错误的相信了美国。事实上,当乌克兰将命运交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属于他们的是悲剧。俄罗斯也不想在家门口发生这样的冲突,但是面对美国及北约的步步紧逼其别无选择,为了子孙不至于卑躬屈膝地活着,他们只能强势出击。俄罗斯的出击注定悲壮,并且一旦选择了行动,那么结果只能是胜利。尽管俄罗斯在行动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他们始终维持了稳定和战斗力。
冬季已经来临,乌克兰正在面临严峻的取暖、用电、通信、用药等危机。可以说乌克兰的一切都崩溃了,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西方援助。但是西方国家还不想接受失败,于是乌克兰还在用士兵的生命与俄罗斯进行惨烈的拼杀。在顿巴斯巴赫穆特地区,乌克兰就在被动的情况下针对俄军实施了一次反击,并且给俄军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在这次行动乌克兰是根据美军卫星监视的情报信息,发现了一个靠前的俄军阵地。在美国通报卫星情报信息后,乌克兰使用无人机在夜间进行了进一步的侦察,进一步确定了俄军前线阵地的位置信息。在无人机侦察完成后,乌克兰为了确保打击的精准性,又派出了侦察小分队利用夜色掩护实施抵近侦察。乌军小分队,对俄军前线阵地的坐标信息进行了精确标绘。
在获取俄军前线阵地精准信息后,乌克兰就开始集中多款火炮,主要包括155自行火炮,飓风多管火箭炮、牵引式榴弹炮和美英援助的其他火炮等,并且将这些火炮秘密移动到了能对俄军阵地实施攻击的位置。在一切都部署到位后,乌军开始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据悉乌军一次齐射就发射了上百枚炮弹,火力十分的凶猛。尽管乌克兰的火炮和炮弹都来自西方,但是乌克兰在使用过程中也是一点也不节约,可谓是放开了打。乌军连续实施火炮密集发射,直接摧毁了俄军阵地。可以说由于乌军攻击火力过于猛烈,俄军基本上没有反击的机会。在猛烈的火炮射击之后,乌军还出动了多架微型无人机对这个阵地内的幸存的俄士兵进行针对性打击。很明显,乌军这次攻击给俄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和打击。
乌军不时组织偷袭给俄军造成伤亡,俄军对乌军阵地的攻击则更为猛烈。俄军在攻击的过程中使用了温压弹,还使用了铝热剂燃烧弹,可以说也是下了狠手。在俄军开始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猛烈攻击时,乌克兰整个后勤系统出现了严重问题,前线士兵已经不能及时地获取补给。俄军最近已经在顿巴斯地区占领了几个要点,更为重要的是俄军开始对乌克兰用时近10年在顿涅兹克北部打造的“钢铁堡垒”阿瓦迪夫卡进行包围,乌军重要据点可能面临失守。北约方面也证实,乌克兰在阿瓦迪夫卡的防御形势十分严峻,因为补给的中断,当地固守的乌军正在面临弹尽粮绝的窘境。据报道,俄军已经对这座乌军堡垒据点完成了包围,不断地通过火力杀伤的方式消耗乌军有生力量。
俄军攻势非常猛烈,乌军固守的士兵每天都有大量伤亡。目前固守的乌军士兵和西方雇佣兵已经开始感受到弹药不足,粮食不足等难题,虽然他们还在顽强抵抗,但是明显局势越来越被动。在俄军和DPR联军拿下欧泊汀之后,阿瓦迪夫卡的乌军补给线彻底被切断。对于困守在里面的守军而言,死亡只是时间问题,除非他们选择投降。在绝望的背景下,上千名西方雇佣兵开始选择突围。对于这些西方雇佣兵,俄军也是没有客气,直接使用了杀手锏武器。据悉俄车臣部队针对突围的西方雇佣兵发射了9M22S铝热剂燃烧弹。
公开资料可知,一枚9M22S燃烧弹弹头里面有180颗六边形的子弹,而子弹里面的装药主要是铝热剂。在子弹射出后,铝热剂就会剧烈燃烧,并且在局部产生高达2500度的炽热烈焰。一发9M22S火箭燃烧弹就能覆盖6000平方米,高温下杀伤范围内的目标幸存概率很低。在俄车臣部队使用铝热剂燃烧弹之后,大量西方雇佣兵惨死在突围的路上。可以说,这种杀伤给西方雇佣兵也给乌克兰武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震慑。俄军这种猛烈攻击,不再给西方雇佣兵和乌克兰武装任何幻想,也将从根本上摧毁乌军的抵抗意志,为赢得最终的战斗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