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六大高手,杨六郎、七郎落榜,王兰英只排第二,谁排第一?

评书演义快看 2025-04-20 23:54:36

之前写过“杨家将十大高手”,分别是“火山王”杨衮、“小张飞”杨七郎、大刀王兰英、“玉面虎”杨怀玉、“浑天侯”穆桂英、“金锤无敌”杨士瀚、“看破红尘当和尚”的杨五郎、“赛温侯”杨金豹、“再世典韦”杨继周和杨七郎之子杨宗英。

当时,我把在不吃不喝和千里奔袭的前提下,还能马踏辽军连营,并且在幽州城外“力杀四门”的杨七郎排在了第二位。因为,我与下图中的两位朋友持有相似的观点。

但当我看了更多的评论后,我动摇了。因为,还有不少朋友说,杨七郎的实力其实与杨六郎差不多,与王兰英根本不能相比——甚至还有朋友说王兰英能打两个杨七郎。他们因此认为杨七郎在杨家将的一众高手之中,难进前六。

我仔细想了一下,觉得他们说的并非全无道理。因为,杨七郎除了“勇猛第一”无人质疑之外,在与强敌单挑的时候,其武力值的表现与杨六郎确实相差不大。而且,如果单单看他们俩与辽国第一高手韩昌的交战记录,杨六郎的战绩还更拿得出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吧!杨七郎三次与韩昌交战,就有两次在筋疲力尽的情况下,输给了韩昌。而杨六郎四战韩昌,赢了三次;只有在遂州城前,因为韩昌不讲武德,带着一班手下围攻杨六郎,杨六郎以一敌众,最后战马被敌人划伤,被受伤的战马带到了童山,见到了王兰英的这一次算是落败了。

当然,不管是杨七郎还是杨六郎,他们的实力肯定都是在韩昌之上的,所以他们败得并不难看。前者是因为力气耗尽,后者是因为输在别人“以多欺少”之上。

但如果光看结果,杨七郎三战韩昌输了两场,而杨六郎四战韩昌却赢了三场,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杨六郎的战绩更拿得出手吗?因此,既然杨六郎都未能在之前的“杨家将十大高手”排名中上榜,那杨七郎自然也难在本次的“杨家将六大高手”中占有一席之位了。

有人说过,就算是同一本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去品读,也会常读常新。确实如此,基于以上的看法之后,侠哥心目中的“杨家将六大高手”,自然不可能再是以前“杨家将十大高手”中排名前六的六位了。那么,本次“杨家将六大高手”分别是谁,他们的排名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位:“看破红尘当和尚”,出家之后的杨五郎

杨五郎出家之前的实力,确实难比杨七郎和杨六郎。但他出家之后,由于有更多的时间精进个人武艺,因此本事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何以见得呢?从后来杨家将但凡有难以摆平的劲敌,只要派人(经常是派大将孟良)前往五台山相请,只要杨五郎前来,一切几乎都能迎刃而解,就能说明一切。

这不,在穆桂英、王兰英等超凡的高手成为杨家将的一员之后,在遇到刀枪不入的萧天佐束手无策之时,大家只好将希望寄托在了五台山上的杨五郎身上。

话说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杨家将接连取得大捷,士气十分高涨。然而,就在这时,北国派来了猛将萧天佐,场上局势因此很快便有了反转。

这萧天佐身材魁梧,长得像一个巨人一般,他一登场,便如同一座巍峨的巨山压向宋军阵营。他面容冷峻,双眸中透露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杀气,仿佛能看穿对手的一切动作。他手持一把巨大的五金陨铁刀,大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而刺眼的光芒。

只听“嗷呜”一声,萧天佐猛地将大刀高高举起,带着千钧之力,向着宋军的阵营横扫而去。大刀所过之处,尘土飞扬,犹如一阵黑色的风暴席卷而来。

几位大宋牙将急忙迎了上去,试图抵挡这如洪水猛兽般的一击。然而,萧天佐的力量实在是太过惊人,他只轻轻一挥,便将那几位牙将打得如断了线的风筝般向后倒飞而去,“扑通扑通”几声,重重地摔在地上,口吐鲜血,久久不能站起。

孟良见此,连忙挥动一柄大斧,怒吼着冲了出去。他冲到萧天佐马前,奋力一挥,斧光闪烁,直奔萧天佐而去。

然而,萧天佐本事太不简单,只见他微微侧身,便轻松避开了孟良的凌厉一击,随后反手一挥大刀,一道黑光闪过,孟良只觉手臂一麻,差点没掉下马去。

焦赞见状,也急忙加入战团。他挥舞着大铁枪,如蛟龙出海,向萧天佐刺去。

萧天佐以一敌二,依旧不慌不忙。他见焦赞的长枪来得太快,便用刀柄往上一挡,“铛”的一声,焦赞只觉一股巨大的力量从枪身传来,震得他双手发麻,情不自禁地出声叫道:“哎呀,太厉害了!”

花刀岳胜听到焦赞的叫声,担心好兄弟落败,于是一边喊:“两位兄弟,你们快快回来,我来对付他!”一边连拍马背冲了过去,替下了孟良、焦赞两位。

岳胜的本事不错啊,当年他未与杨六郎结义之前,曾与杨六郎比试,两人激战良久,难分高下。最后杨六郎使出绝招“回马枪”,这才打败了他。

再说岳胜憋着一股劲儿,誓要打败萧天佐。他使出浑身解数,将大刀舞得眼花缭乱,带着层层花影向萧天佐打去。

萧天佐见岳胜刀法不凡,也不敢怠慢,连忙使出“惊天三十六刀”的招式与之周旋。

两人刀来刀往,战得好不激烈。过了好久,岳胜终于趁萧天佐稍有疏忽,一刀砍在了对方身上。可令人惊讶的是,大刀砍到对方身上之时,不仅没见鲜血流出,还激起了满天的花火。

岳胜瞪大了眼睛,心中满是震惊,他知道不能再战下去了,再下去必定有败无胜。于是,他赶紧趁二马交错之际,一拍战马退回了本阵。

岳胜回来之后,便将萧天佐刀枪不入之事说给了结义大哥杨六郎听。

起初,杨六郎并不相信世上真有刀枪不入之人。于是,他披挂上阵,亲自去战萧天佐。

战场上,杨六郎与萧天佐展开了更为激烈的交锋。

杨六郎武艺高强,手中的长枪舞动如飞,枪尖所指,皆是萧天佐的要害之处。

可萧天佐依仗自己刀枪不入的本事,只守不攻,任由杨六郎的枪尖如雨点般落在身上,却始终毫发无伤。

直到这时,杨六郎终于相信世上果有此般能人,他知道再战下去,也是白白浪费体力,于是,只好虚晃一枪,拨马回营。

回营后,杨六郎眉头紧锁,与众将商议对策。

王兰英出声道:“此人刀枪不入,必是修炼了金钟罩一类的护体神功,寻常兵器难以伤他分毫。”

穆桂英沉吟半晌,边点头边道:“我曾听师父(黎山圣母)说过,萧后有一位兄弟乃天上黑龙转世,此人莫非便是萧天佐?”

“一定是!”孟良一拍大腿,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我想起来了,我在北国给六哥求取凤发之时,曾听辽人提过,萧后有两位兄弟分别叫萧天佐、萧天佑,他们两人正是萧后的左膀右臂。”

众人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杨六郎。

杨六郎沉思片刻,缓缓点头:“既如此,唯有请五哥出山了!”

众将纷纷称是。

孟良自告奋勇,连夜策马赶往五台山。

五台山上,云雾缭绕,古刹钟声悠远。杨五郎正在禅房打坐,冥想着武艺的精进之道。

这时,孟良匆匆赶到,瞬间打破了他的这份宁静。

“五哥,不好了!北国来了一员猛将萧天佐,十分厉害,我方多位将领都不是他的对手,特请你下山相助!”孟良焦急地说道。

杨五郎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凝重:“这萧天佐到底是何来历,竟如此棘手?”

孟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杨五郎。

杨五郎听毕,微微一笑,道:“萧天佐虽然刀枪不入,却也不是无懈可击。只是……”

杨五郎话未说完,孟良着急了,他抢过话道:“五哥,你就别再犹豫了,杨家的生死存亡就全靠你了!”

杨五郎见此,便起身来到窗前,望着远方的战场,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然:“好,我这就随你下山,看看萧天佐是究竟何方神圣!”说完,转身到藏兵器处取出一柄古朴的降魔斧,道:“此乃我许久不用之物,这次我就带着它与你前去,用它会一会那萧天佐。”

次日战场,萧天佐见宋军阵中走出一位僧人,不禁狂笑:“杨家将无人矣!竟派个和尚前来送死!”

杨五郎并不理会萧天佐的嘲讽,他双手合十,口念佛号,继续向前。他来到萧天佐的马前,沉声道:“施主,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何必执迷不悟,徒增杀孽?”

萧天佐冷哼一声:“少废话!看刀!”话音未落,他已挥刀直取杨五郎。

杨五郎身形不动,待刀锋逼近,猛然侧身避过,手中降魔斧顺势一挑,直击萧天佐手腕。

萧天佐虽刀枪不入,但手腕关节却是薄弱之处,被这一击震得虎口发麻,险些脱手。

萧天佐大惊,连忙后退数步,重新审视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僧人。

杨五郎微微一笑:“施主,你的护体神功虽强,却并非无懈可击。”

萧天佐怒道:“休要猖狂!”说罢,再次挥刀攻来,刀势更加凌厉。

杨五郎不慌不忙,以静制动,每一招都恰到好处地化解萧天佐的攻势。两人你来我往,战得难分难解。

观战的宋军将士无不屏息凝神,心中暗暗为杨五郎捏了一把汗。而北国的士兵们则在一旁欢呼雀跃,他们认为萧天佐定能再次轻松击败对手。

然而,事情并没有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发展。杨五郎越打越勇,他的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强大的力量和精准的角度。渐渐地,萧天佐开始感到有些吃力。

“哼,不过如此嘛!”杨五郎大喝一声,趁着萧天佐一个疏忽,他快速地欺身上前,大斧带着雷霆万钧之力,狠狠地向萧天佐砍去。

萧天佐急忙用大刀抵挡,可这一次,他却明显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力量从刀柄上传来,震得他双手发麻。他心中一惊,暗自后悔自己刚才的大意。

萧天佐不甘示弱,连忙调整状态,再次发起攻击。他施展出自己的独门绝技,试图扭转战局。只见刀上闪烁出一层诡异的光芒,他的攻击也变得更加凶猛。

但杨五郎却丝毫不为所动,因为他对自己的武艺十分自信。他一边巧妙地躲避萧天佐的攻击,一边在寻找萧天佐硬功本事的“命门”,随时准备向对方发起致命的一击。

在激烈的战斗中,杨五郎终于发现了萧天佐硬功的薄弱之处。

“受死吧!”杨五郎大喝一声,突然变招,降魔斧化作一道金光,直劈萧天佐的头顶。

萧天佐大惊失色,连忙举刀格挡,却觉一股巨力压下,双腿一软,当即跪倒在地。

杨五郎趁势上前,将斧头反转,用斧柄一指,刚好点在萧天佐的膻中穴上。

萧天佐顿时浑身一僵,心道不妙。

杨五郎趁机用降魔斧砍向萧天佐的眉心,喊一声:“破!”声音未落,便见一道金光自斧尖迸发,萧天佐惨叫一声,仰面栽倒,再也站不起来了。

宋军将士们见状,欢呼雀跃,都说杨五郎的本事太厉害了。

自此,杨五郎威名更盛,世人皆叹:“五郎虽出家,却仍不忘精忠报国,不愧是杨家将的顶梁柱!”而萧天佐被杨五郎打杀后,北国士气大挫,宋军乘胜追击,再次取得了战场上的大捷。

杨五郎之所以这次被侠哥评选为杨家将的第一高手,除了他成功斩杀让大家束手无策的萧天佐之外,与他出家之后,在杨家将相关演义和评书中世外高人一般的“人设”也不无关系。你看他的朋友圈,都是郑道平、任道安这样的方外高人,所以,他的本事是难以限量的。

再有,从杨五郎所教的两个徒弟,不管是狄难抚,还是呼延平,都成为了后来的无敌将,也可见一斑。因此,他能排名更前,是很有道理的。

第二位:大刀王兰英

王兰英,她作为金刀圣母的高徒,不仅是杨门女将中武力值最高的一位,甚至在很多人眼中,她还是杨家将的武力天花板的。在侠哥的心目中,她也一度是杨家将第一高手的不二人选。直到看懂了杨五郎世外高人的“人设”和杨家将但凡有搞不定的还要去请杨五郎前来帮助这一点,才知道王兰英排名第二,才更合适。

因此,有“宁遇阎罗王,莫见板门刀!”之说的王兰英为什么能够排第二就不用说了,她根本就没有排不到前二的可能!不信,你想想,谁能够一刀一个连斩韩昌麾下四大都督龙路、龙快、仇朗、仇旺?谁能够三招不到就差点要了辽国兵马大元帅韩昌的性命?谁能够一刀斩杀天门阵的总阵主颜荣老道?杨六郎做不到、杨七郎也做不到,杨怀玉、穆桂英、杨士瀚也不可能做得到。

第三位:“玉面虎”杨怀玉

杨怀玉,杨文广和吴金定的儿子,方外高人王敖老祖的得意弟子。

在评书演义之中,王敖老祖有四大弟子,除了杨怀玉,还有薛丁山、狄青和呼延庆,而四大弟子中,武艺最全面,本事最高的正是“玉面虎”杨怀玉。

在《呼杨合兵》、《杨怀玉征西》和《小五虎演义》中,大宋有“震京虎”呼延云飞、“金毛虎”高英、“卧街虎”焦通海、“都兴虎”孟通江和“玉面虎”杨怀玉。其中,呼延云飞是第一个被皇上赐为“震京虎”的,“卧街虎”焦通海和“都兴虎”孟通江之所以成为“虎将”,要感谢呼延云飞的推荐,皇上见他们两人本事也还不错,心想既然赐了呼延云飞为“虎将”,也封他们为“虎将”吧。而“玉面虎”杨怀玉是最后一个被赐名“虎将”的,那为什么他还能成为“小五虎”之首呢?就是因为他的本事在“小五虎”之中最高。

杨怀玉在战场上的表现,也说明了他的实力确实不凡。在困龙山前,就连洪飞这样的绝顶高手,也被他一刀斩杀,其实力之强悍,可想而知。

第四位:“浑天侯”穆桂英

穆桂英,少帅杨宗保的妻子。她刀枪双绝,枪法能让在骊山看了她练枪的杨宗保忍不住高声叫好;刀法就更不用说了,她平时就喜欢用刀,在阵前刀劈白天祖、熊天贵,就连杨六郎、杨宗保都曾败在她的刀下。

穆桂英作为黎山圣母的得意弟子,她的本事肯定是非常厉害的。除了刀枪双绝,文武双全,她的箭术也非常惊人。在大破天门阵之时,王兰英之所以能一刀斩杀老道颜荣,穆桂英之前一箭射瞎了颜荣的左眼功不可没。

第五位:“金锤无敌”杨士瀚

杨士瀚,他是杨怀玉的儿子之中武学天赋最高、力气最大的一个,曾失手打死了上门挑衅的少王赵定国。也因此,他逃亡在外,才遇到了良师司马林,习得“擂鼓翁金锤”的绝技。

后来,北国再次犯境,杨士瀚奉师父之命下山为国报效。适逢清风寨比武选帅,他纵身登台,一锤震飞呼延豹与陆全彪的兵刃,让二将心服认输,其威不亚于罗松一枪挑开李元霸和罗士信两样兵器之举。

再说杨士瀚夺得帅印,成功挂帅之后,在扫北的路上,如虎啸山林,所向披靡。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他在昼夜之间,连破敌人三关八寨,双锤所至,敌军无不闻风丧胆。最后,斩敌无数的他大胜北国双龙王,大败“八宝将”铁雷于泥雷城,终于成就“金锤无敌”的威名,在《杨士瀚扫北》四猛八大锤之中位列首位。

第六位:“再世典韦”杨继周

杨继周,杨再兴的儿子,《说岳全传》中高宠之下的武力第一人。

当时,岳飞已经被害,高宠更是先在岳飞之前,便因为在连挑十一辆“铁华车”之后,由于战马脱力的缘故,被“铁华车”压成了“扁人”为国捐躯。所以,在岳雷挂帅扫北遇到金国的第一高手山狮驼之后,宋将之中虽然还有陆文龙、关铃、王英、赵云等一众高手,但他们根本不是山狮驼的对手。

有人说:“山狮驼这么厉害?”可不!关铃被他“一连十来镗”打败,王英更是被他几镗打跑。而当时的牛皋,也早已不是昔日“阿蒙”,他已拜了方外高人鲍方祖为师,然而,他遇到山狮驼时,竟然连山狮驼的一招也不能接住,两人兵器相交之时,只听“当”的一下,他手中的锏被枭到了半空之中,久久不见落下。

牛皋没有办法,只好用“激将法”激山狮驼:“嘿嘿,你本事虽好,但没有我徒弟的本领强!”

“你徒弟是谁?”山狮驼果然被激起了好胜之心,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滚圆。

牛皋见状暗自松了口气,故意慢悠悠地说道:“我徒弟就在山的那一边,你若真有本事,就在这等着,我这就去叫他前来与你比试比试,你可千万别跑啊!”

山狮驼闻言仰天大笑,声震山谷:“莫说是你徒弟,便是岳飞复生、高宠再临,某家也完全不惧!”说罢将镏金镗重重插在地上,溅起三尺尘土,“某家就在此等候,你快快去叫,若你那徒弟不敢来,我便踏平宋营!”

牛皋不愧是福将,他刚来到山前,便听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很快便见一队人马如飞而至,为首之人身穿银甲外披白袍,腰间双戟在夕阳下泛着寒光——正是杨再兴之子,杨继周。

杨继周与牛皋互通姓名之后,得知牛皋与山狮驼的“约定”后,他便笑着说:“师父不必担心,弟子这就前去会一会那山狮驼!”说完,一拍战马,如一道银色闪电般冲向山前。

山狮驼正等得不耐烦,忽见一骑飞驰而来,马上将领英姿勃发,不由得握紧了镏金镗,大喝道:“来者可是牛皋的徒弟?”

杨继周勒马停住,朗声答道:“正是!听闻阁下武艺超凡,特来领教!”

山狮驼见杨继周气度不凡,心中暗喜,总算遇到个像样的对手,当即挥动镏金镗,直取杨继周。

杨继周不慌不忙,双戟交叉一架,“铛”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两人各自震退数步。

山狮驼心中一惊,暗想:“好大的力气!”杨继周也是暗自赞叹:“果然名不虚传!”

两人你来我往,战了五六十余合,不分胜负。

山狮驼越战越勇,镏金镗舞得如狂风骤雨;杨继周则沉着应战,双戟如蛟龙出海,招招精妙。

很快,两人又战了三十多个回合,仍旧胜负难分。

山狮驼见久战不下,心中焦躁,突然卖个破绽,诱杨继周来攻。

杨继周识破其计,将计就计,假装中计,待山狮驼镗锋袭来,突然一个侧身,右手戟顺势一挑,正中山狮驼手腕。

山狮驼手腕吃痛,勃然大怒,于是使出浑身解数,恨不得一镗将杨继周击毙马前。他双臂肌肉虬结,镏金镗舞得如同车轮般旋转,带起呼啸风声,招招直取杨继周要害。

杨继周见其来势汹汹,却丝毫不乱,双戟如银蛇吐信,时而格挡,时而突刺,将山狮驼的攻势一一化解。

尘土飞扬之中,兵器碰撞的“当当”之声震得两军士卒耳膜生疼。不一会,两人又战了三十多个回合,还是难分高下。

山狮驼越战越急,招式愈发凌厉,但杨继周却稳如泰山,见招拆招,丝毫不落下风。

山狮驼心中暗惊:“此人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武艺,难怪牛皋敢夸海口!”他虽自负勇力,却也明白今日遇到了劲敌,若不速战速决,恐怕难以取胜。

就在此时,忽听远处传来一声大喝:“杨兄弟,我来助你!”只见王英手持长枪,策马飞奔而来。原来他先前被山狮驼击败,心中不服,见杨继周与山狮驼激战,便想趁机报仇。

山狮驼见王英冲了过来,心中一惊:“这厮虽不如杨继周,但若二人合力,我必吃亏!”他不敢恋战,虚晃一镗,逼退王英,随即调转马头,大喝道:“今日暂且饶你二人性命,改日再战!”说罢,催马疾驰而去。

杨继周见状,也不追赶,收戟笑道:“此人武艺确实不凡,若非王兄相助,恐怕还要再战许久。”王英哈哈一笑,道:“杨兄弟武艺高强,我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两人相视一笑,随即一同返回宋营。

杨继周一来,山狮驼便没有了昔日的嚣张气焰。宋军因此士气高涨,于是,岳雷开始布置反攻,决定在界山与金军展开决战。

在界山之战中,杨继周与山狮驼再次上演巅峰对决。两人交手不到几个回合,杨继周突然大叫:“你太厉害了,我不是你的对手!”说完,左手戟虚晃一招,然后拍马便走。

山狮驼连忙拍马疾追,却不料这是杨继周的诱敌之计。杨继周听身后山狮驼战马脚步声音越来越近,于是右手用力,一戟朝身后掷去。

这一招,正是杨继周从杨家枪的绝招“回马枪”中改良而成的“回马戟”。只听“嗖”的一声,那银戟如流星赶月,直取山狮驼面门!

山狮驼大惊,仓促间刚想侧身闪避,戟尖已刺穿了他的护心镜,从前心直透后心!

山狮驼闷哼一声,镏金镗“当啷”坠地,他庞大的身躯在马上晃了晃,终于坚持不住,轰然栽下马去。

杨继周戟杀山狮驼,不仅让宋军士气高涨,还吓得连儿心善慌乱紧张起来,被正在与其交手的陆文龙抓住战机,一枪将其咽喉刺穿。到此,金国的两大高手,全死在宋将之手,士气瞬间低落到了谷底。岳雷大手一挥,宋军趁机掩杀过去,宋军成功取得了界山之战的大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