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宋子文1949年6月就去了美国,一直到1971年4月在那里去世,总共在美国待了22年的时间。
这22年里,宋子文可没少碰到想取他性命的暗杀事件。为了保证全家人的安全,他使出了钱这个“大招”,努力跟美国当地的大佬们套近乎。同时呢,他也全心全力投入到生意场上,炒炒股、做做期货,想尽办法多攒钱。
不过多数时候,宋子文老是在回想以前的事儿,那些过去的时光就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快速地在他的脑子里闪现。
回想起自己年轻那会儿,真是热血沸腾,啥都想干。到了中年,权力地位都有了,政治场上也混了不少日子。可现在,老了老了,啥激情都没了,日子平平淡淡,就剩下心里那点孤单和不是滋味。宋子文一想到这些,心里头就泛起一股子凄凉。
另外,到了晚年,宋子文经常会回忆起童年和年轻时的日子,想到那些有血有肉、但早些年因各种原因产生隔阂,现在几乎不往来的兄弟姐妹。跟他们的关系破裂,一直是宋子文心头的一块心病,一个难以释怀的遗憾。
宋子文觉得,所有这些事情的根源都在于宋美龄和蒋介石的结合。
所以到了老年,宋子文时常回想起1927年蒋宋那场盛大的婚礼。他记得自己在婚礼上牵着宋美龄,亲自把她送到蒋介石身旁,从那以后,他们家族和蒋介石的合作就拉开了帷幕。宋子文总会感慨地说:“那一天,就是我人生不幸的起点啊!”
【晚年生活】
1949年1月份,国民党已经是日落西山,没救了,宋子文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事儿没法挽回,所以就偷偷开始打算怎么撤退了。
1月24号那天,宋子文和他老婆张乐怡一起坐上了去香港的飞机,在香港待了好几个月。转眼到了6月,他们再从香港出发去了美国,然后就在美国安了家。
这段时间,宋子文不光计划要去美国,还干了几件外人眼里挺奇怪的事儿,闹得媒体沸沸扬扬的。上海那本《新生活》杂志就发了报道,说:
前政府首脑宋子文,跑到法国和西班牙交界那儿,给政府高层买了不少豪宅和私人住宅。他们在尼斯、贝维拉斯这些法国地方,已经入手或者租下了上百栋别墅。
这篇消息透露,宋子文打算把欧美地区作为他将来落脚的地方。
刚到美国那会儿,宋子文一家落脚在曼哈顿公园大街1133号的9层,那地方是个公寓楼,瞅着挺高档豪华,跟他们家的身份地位挺搭。
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和宋子文一家关系挺好,她经常去宋子文家串门。她提起过:“那是在一栋高楼大厦的第九层。但感觉特别舒服、上档次,屋里摆的那些豪华物件,还有中国古董字画,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之前去南京鸡鸣寺那边拜访过的宋家老宅。”
但是,于凤至心里清楚,宋子文一家虽然仍旧过着阔绰的生活,可那往日的辉煌是真的没了。以前那种被人簇拥、宾客盈门、风光一时的场景,早就不复存在了。他们现在的境况,跟以前比起来,那真是大不一样了。
退出政界的复杂纷争后,宋子文选择在美国安家,他多数时间都投入到了商界,在金融市场里进行一些买卖,继续在自己拿手的行当里游刃有余地闯荡。
在美国,宋子文这人挺神秘的,大家都知道。他可不是美国本地人,而是因为有钱有名,就在这儿安了家。在美国人眼里,他就是那种有特别身份的“外来户”。
宋子文身份特别,不用跟美国当地人一样去报自己的财产。所以,他到底有多少钱呢?这事儿谁也说不准。
因此,跟美国当地人比起来,宋子文好像拥有更多的自由,生活得更加随心所欲,没那么受束缚。
1985年,美国大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写了本书叫《宋家王朝》,里面提到宋家真是挺神奇的,好像不管啥困境都能挺过去。到了美国,他们简直是如鱼得水,想去哪儿都行。在美国的日子里,他们不仅开了银行,还搞投资,想干啥就干啥,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一点束缚都没有。
不过,宋子文一家在美国的日子也并非事事顺心。刚到曼哈顿没多久,宋子文就在住处周边撞见了国民党特务的身影。他稍微琢磨了一下,心里就明白了,这肯定是蒋介石搞的鬼。
没隔多久,宋子文开车到了曼哈顿的停车场,差点就让藏在那儿的特务给暗算了。虽然他这回侥幸躲过,但老是被人盯着,加上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宋子文心里直打鼓。
他后来才明白,要想让家里人长长久久地平安无事,非得靠上美国当地有权有势的人不可。
接着,宋子文不惜重金,努力跟美国当地的势力拉关系,同时他开始找新的住处,并且很快就在长岛购置了一套地处幽静、宽敞又高档的公寓楼。
这栋公寓里住的全都是高端圈子的大佬,他们每天要么忙着赚钱,要么忙着社交,整天赶场子去各种高级聚会。谁也没空去留意那些长相普通的亚洲面孔,更不会去琢磨自己的邻居到底是何方神圣,有啥背景。
在这儿,宋子文感觉自己就跟个平平无奇的老百姓没啥两样,往人堆里一钻,压根儿不会引起谁的注意,这让他心里头挺安稳的。
宋子文之前在曼哈顿有过被盯上的经历,所以这次他对住宅安全特别上心。为了让公寓更安全,他真是想尽办法,装了一套很牛的报警装置,整个房子全靠它来守护安全了。
经历过暗杀事件后,宋子文算是彻底醒悟了。他意识到,要想在美国站稳脚跟,过上安稳日子,就必须得有自己的帮手才行。
因此,宋子文凭借以往跟黑社会打交道的那套方法,轻松地跟社会各阶层的人混得很熟,把各种人都拉拢到自己身边,让他们对自己忠心耿耿,支持自己,以便在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在美国,宋子文虽说钱是不缺,日子过得挺滋润,但跟以前那种红极一时的生活比起来,现在就跟喝白开水没啥两样,平平淡淡的,没啥波澜。他心底那股子落寞,真是说不出的滋味。
晚年时候,宋子文特别感到宽慰的是,他和妻子张乐怡之间的感情依旧深厚,相互扶持;同时,和女儿们、外孙们在一起享受的家庭幸福,也让他倍感温暖。
宋子文对他那些外孙们特别上心,尤其是对大闺女宋琼颐的儿子冯英祥,更是宠爱有加。跟这些小家伙待在一起,让他的日子多了几分乐呵,不再那么单调。
冯英祥是在美国落地的,他打小就跟着宋子文生活,爷孙俩关系铁得很。宋子文对外孙那是全心全意地好,一直宠着、护着。
冯英祥10岁那年,有一天放学回家,他一路蹦蹦跳跳,心情特别好。可走着走着,他察觉到不对劲,身后有几个大块头,穿着流里流气的,一直尾随着他。他们的眼珠子还直勾勾地盯着他手里的钱袋子,看样子是在找机会,想把他的钱袋子给夺走。
冯英祥心里慌得不行,他硬着头皮,使劲憋着害怕,迈开步子冲向不远处的电话亭,手哆嗦着按下了电话号码,给家里打了过去。一听到电话那头宋子文的声音,他心里才踏实了点。宋子文在电话那边就说了简短几个字:“待着别动。”
没一会儿,宋子文带着秘书就到了,他手里紧紧抓着枪,两眼一瞪,那股怒气冲冲的样子,吓得那些混混立马就撤了。冯英祥看到外公这股威风凛凛的架势,心里头既惊讶又感动,这才明白外公对他的爱有多深多重。
之后,冯英祥回想起往事,说:“我记得的外祖父,并不像大家通常想的那样权势滔天、得意洋洋,他其实就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家。”
在美国的时候,宋子文就像外孙冯英祥描述的那样,没了以前的权势地位,也不再有那种耀眼的风头,和很多平凡的老人没啥两样。
冯英祥想起外祖父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鲜明又真切的画面。而他说的那句话,实实在在讲出了宋子文在美国度过的二十多年光阴,听起来真叫人感慨万千。
【挽救亲情】
到了人生的晚年,宋子文脑子里会琢磨好多事情,好多熟悉的人影也会在他眼前晃来晃去。在这些人中,他最为挂念的就是自己的亲兄弟姐妹。
打从老早以前,宋子文跟他大姐宋霭龄,还有妹妹宋美龄,关系就一直不太对付。都是一母同胞的亲人,可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僵得跟冰似的,这事儿真让人挺不是滋味的。在宋子文心里头,要是当初宋美龄没跟蒋介石成亲,那现在的一切可能都会不一样。
1969年,宋家老幺、也是宋子文小弟的宋子安在香港离世了。那年,已经75岁高龄的宋子文,特意从美国赶到香港,来参加弟弟的葬礼。在那儿,他还碰到了专程从美国飞回来的姐姐宋霭龄。
早先时候,宋子文和宋霭龄虽然都居住在美国,可他们俩却像陌生人一样,从来不去探望对方。说起来,他们已经十多年没碰面了。
在这个难过的时刻,以前那些是是非非好像都变得不那么计较了。
宋子文和宋霭龄,以前那会儿明里暗里斗得欢,可如今啊,他们身上那点风光和气势早就没了影儿。想当年,他们俩谈笑风生,得意洋洋,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而现在呢,也就成了两个年迈体弱、走路都费劲的老人家了。
看着曾经趾高气扬的姐姐现在没了那股骄傲和强势,明显老了许多,宋子文心里头百感交集。以前那些争吵和不快,一幕幕在他脑子里闪过,可到了这会儿,他觉得好多事儿都没必要再计较了。
再说,孔祥熙早就不在人世了。1967年,孔祥熙离世那会儿,宋子文压根没当回事,葬礼都没去,更别说送他最后一程了。
宋霭龄正深陷失去伴侣的巨大难过中,可这时候,宋子文却没有站出来给她一丝来自家人的安慰和温情,他就像是站在一旁“看热闹”似的,对她的难过视而不见,仿佛在心底里以此作为对他们的某种“报复”。
另一边,80岁的宋霭龄并没有故意疏远宋子文。或许,她心里头那份长久被冷藏的亲情开始回暖了,她又开始觉得宋子文是自己的亲人;或许,到了人生这个阶段,她也开始琢磨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觉得自己在跟宋子文的事情上,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反正啊,在宋子安的葬礼上,宋子文和宋霭龄看起来相处得很和睦。
葬礼结束后,宋子文凑到宋霭龄旁边,先跟她打了个照面,叫了一声:“大姐。”这一嗓子挺亲热的,明显是想跟宋霭龄缓和关系。宋子文心里盘算着,通过这声招呼,能让他们一直以来的对立能有个好转。
突然,一个耳熟的声音钻进了耳朵,宋霭龄那颗已经上了年纪的心开始翻腾起来。可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现在再次碰面,他们都觉得难以启齿。两个人就这么互相盯着,谁都没吭声,气氛有点尴尬。
这时,弟弟宋子良瞅准时机开了口,他指了指边上的座位,意思是他们可以过去歇会儿。见状,宋子文赶紧迈前一步,扶住宋霭龄,三个人就这么肩并肩地坐下了。
他们简单交流了下各自家里的情况和身体咋样,但都默契地没提以前那些矛盾和吵架。聊得很起劲,就像是在努力把断了很久的亲情线给接上一样。
不过,宋子文和宋霭龄以前那些矛盾又深又多,短时间的交流根本没法让他们冰释前嫌,重新亲近起来。
因为时间太紧,他俩没聊上几句就不得不匆匆道别,感觉挺遗憾的。打那以后,两个人就再也没碰过面。
【黯然落幕】
1971年的时候,宋子文已经是个77岁的老人了。
由于上了年纪,他现在已经不参与好多社交场合了,这让他的日子变得简单多了。再说,随着岁数增长,也没陌生人会他干啥了,他的安全问题也不用再操心了。
平时,宋子文主要就是听听公司管理层讲讲公司是怎么运行的,然后就去朋友家串串门,聊聊天,说说各种事情,生活挺悠闲的。
1971年4月25号那天,宋子文和张乐怡受到好朋友余经铠的邀请,到他家里去参加聚会。这次聚会是余经铠特地办的,宋子文和张乐怡很高兴能够到场。
音乐响着,朋友们围坐一起,桌上摆满了美食,宋子文看起来乐坏了。他大口大口地吃着东西,还不忘跟旁边的人搭上几句话,一路上笑声不断。
不过,就在宴会气氛热烈,大家正玩得开心的时候,本来还在高声说笑的宋子文,突然间就猛地站了起来。他这一举动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周围的人一脸懵,不知道发生了啥,只是愣愣地盯着他看。
说实在的,到了那会儿,吃的东西已经卡在了宋子文的嗓子里,他用手紧紧捂着喉咙,看起来憋得不行,脸上写满了痛苦。他很想跟老婆张乐怡喊救命,但嘴里就是发不出声,紧接着,他就身子一软,摔在地上,没了知觉。送到医院抢救了一阵子,他还是因为心脏受不了,离开了人世。
宋子文离世后,举办葬礼那会儿,宋家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个都没到场。
宋子文一走,跟他有关的那些是是非非,也都跟着成了过往云烟,被历史给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