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损!特朗普团队曾言:若台海战争爆发,让日本、韩国、菲律宾上

江卿曻啊 2025-04-08 10:42:42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随着现在台海局势持续升温,国际上都非常关注中国台湾省的动态,尤其是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举动引发了广泛讨论,而特朗普团队在尚未正式回归政坛,时就开始“打算盘”。

但他们对台海潜在冲突的预判与策略已逐渐浮出水面,令人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是否会在台海局势紧张时采取直接军事干预?

或者如同他们早前所言,是否会让其亚太盟友,日本、韩国和菲律宾,先行应对冲突?

罗凯文提出观点

近年来,随着中国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台海问题愈发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在此局势下,美国的军事立场及战略部署,尤其是在特朗普团队的调度下,逐渐浮出水面。

美国华府智库传统基金会会长罗凯文,曾明确表示,如果台海发生冲突,美国可能不会直接介入,而是会首先依赖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等国的军事支持。

罗凯文指出,在台海局势紧张时,韩国和菲律宾这两个美国的传统盟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国家会为美军争取必要的时间,从而为美国的最终决策创造条件。

然而这一观点也引起了外界的广泛讨论和质疑,首先尽管韩国和菲律宾与美国保持着军事同盟关系,但这两个国家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

韩国虽然在军事上与美国有着紧密的合作,但它始终明确表示,无意卷入朝鲜半岛以外的任何冲突,尤其是涉及中国的问题。

菲律宾的态度也较为模糊,尽管与美国有着军事协议,但在实际操作中,菲律宾政府时常表现出对美国介入地区冲突的抗拒情绪。

更为复杂的是,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核心盟友,其立场也并非一成不变。

虽然日本有着强烈的历史经验和地缘政治需求,愿意与美国一道对抗中国,但也存在内政与外部压力的制约。

虽然日本自1990年代以来,逐步提升了军事防卫能力,强化了与美国的合作关系,但一旦台海发生实质性冲突,日本是否会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与中国的对抗中,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基于这种复杂的国际局势,罗凯文的言论反映了美国当前亚太战略的核心问题,如何利用现有的军事同盟,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同时,避免在一场可能的冲突中直接陷入危险。

那么美国是否能依赖日韩菲等国的支援,站稳亚太地区的脚跟,继续遏制中国的崛起?

特朗普对台海局势的持续关注

特朗普团队的一个重要战略观点,是明确表示美国不会立刻亲自出兵,而是希望通过依赖其在亚太地区的盟友,尤其是日本、韩国和菲律宾,来分担初期的军事压力。

这一思路由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在其发布的《U.S. Major Comba台 Opera台ions in 台he Indo-Pacific》报告中得到了明确支持。

在报告中,兰德公司列出了12个美国的印太地区盟友,并评估了这些国家在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中的军事援助潜力。

报告指出,虽然这些国家中只有少数几个具备一定的军事支持能力,但即使是这些国家,也有可能因政治、法律等因素在台海冲突初期无法提供及时援助。

通过让这些亚太盟国在冲突初期担当“前线角色”,美国能够避免在第一时间投入大量资源和兵力,转而评估局势的演变。

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下,这种策略更加符合美国在全球事务中寻求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避免直接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冲突,并且通过盟国的参与,既能保持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又能将可能的风险分散给其他国家。

日韩菲等国虽然在军事上与美国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但它们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却并不完全一致。

菲律宾的立场则更加复杂,尽管近年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外交政策上做出了某些亲美的表态,但菲律宾国内的民众和政治精英对美国的军事干预依然持有戒心。

特别是在台海问题上,菲律宾如何选择,不仅与其国内政治息息相关,也与其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密切联系。

菲律宾对中国的经济合作愈加依赖,这使得菲律宾政府在是否介入台海冲突时面临艰难的抉择。

特朗普和他的团队显然已经意识到,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有时会在美国的号召下提供支持,但它们并不一定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尤其是当自己的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

地区反应与解放军的现实震慑力

对于所有围绕台海局势的预设,无法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中国自身的军事实力发展。

在过去二十余年间,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从过去的“近海防御”逐步转向“远海护卫”。

特别是在海空力量和导弹打击能力方面,解放军已取得了显著突破,现役的歼-20隐身战斗机、歼-16、轰-6K等新型作战平台构建了空军在台海周边的空中压制体系。

而在海军方面,055型万吨级驱逐舰、052D型导弹驱逐舰的列装,配合航母战斗群以及核潜艇力量,使解放军具备了较强的制海和远洋作战能力。

此外火箭军所掌握的东风系列中程和近程导弹,具备对美军前沿基地、舰队以及台岛内部军事设施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

这类部署不仅是防御性的,更是一种现实的战略威慑,任何企图在中国家门口搞军事动作的国家都不得不重新衡量代价。

例如日本虽然长期强调“台海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口号,但在军事上真正能做到出兵支援的准备其实并不充分。

其国内长期存在的和平宪法仍然是限制军事干预的障碍,且日本民众对直接参与可能引发与中国大规模冲突的行动并不支持。

其他国家的态度更为明显,印度、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一向坚持不结盟政策,不愿为美国的区域博弈承担风险。

即便是菲律宾、新加坡这样的传统盟友,在面对与中国的直接摩擦时,也多次表现出谨慎乃至回避的姿态。

兰德公司在其报告中便提到,这些国家即使在形式上支持美国,在实质性的军事行动上也不可能提供“全力支援”。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大多数国家的主流共识,而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实际利益。

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轻易放弃与中国的合作市场,转而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冲突冒险,这也解释了为何在涉及台海问题时,大多数国家选择保持战略模糊或者干脆“高高挂起”。

美国虽强,但在亚太区域的军事行动若想脱离盟友的全面配合,无疑将遭遇重重困难。

也正因为如此,美国不得不更加依赖一种“代理人战争”的思路,希望由盟友先行试探,再根据局势决定是否亲自介入。

然而即便是这种“以他人为盾”的策略,在面对中国日趋成熟的联合作战体系时,依然存在巨大风险。

倘若局势迅速升级,局部摩擦变为全面战争,届时没有国家能够置身事外。

而对中国来说,既要做好维护国家主权的最坏打算,也要设法通过战略震慑降低统一的代价,打得起,是实力;不必打,是智慧。

结语

特朗普团队通过“先让日本、韩国、菲律宾上”的设想,美国试图分摊风险、试探局势。

在现实中,这种策略可能难以真正奏效,盟友不愿冒险,中国军力崛起,再加上区域国家普遍倾向和平发展,让所谓的“联合作战”前景充满变数。

参考文章

智库兰德公司《U.S. Major Comba台 Opera台ions in 台he Indo-Pacific》

央视网2025年03月22日《“如果台海发生冲突,大陆一定是闪电战!一定是擒贼先擒王!”》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0 阅读:0

江卿曻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