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个和以色列间谍有关的故事。
当然,这也不是以色列间谍,呼风唤雨去刺杀伊朗领导人或科学家。
而是关于一个以色列公民被伊朗策反,成为间谍,为了100万美元策划刺杀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伊朗是如何做到的?这个人是谁?以色列社会到底怎么了?犹太人的团结哪里去了?
这位名叫马曼的男子,约70岁左右,年轻时在以色列军队服役。
以色列实行全民皆兵,马曼退役后尝试过创业,但生意失败,生活一般。
中间他因偷税漏税几次入狱。随着事业的低谷,他开始感到难以维持生活,最终决定远赴他乡发展。
他选择去了土耳其,开始经营水果店和百货生意,但生意状况依然不理想。
然而,马曼有一个特点,他爱显摆,经常回到以色列神秘兮兮地谈论自己的事业,却不透露太多信息。
大家都觉得他可能和摩萨德有关系,不管是否真是摩萨德的人,他的神秘行为引起了不少关注。
就在他的生意持续低迷时,突然有两个远房表亲找上了他。一个在土耳其工作,一个在伊朗工作。
两个表亲告诉马曼,他们认识一个富豪,愿意投资他的水果店连锁。
当时,马曼觉得这是个机会,便同意与富豪见面。然而,当他按约定前去见面时,富豪没来。
接着,他的两个表亲透露,这个所谓的富豪其实是伊朗人,他们建议马曼前往伊朗。
他一开始表示以色列人不能去伊朗,但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绕过土耳其边境,把人塞到小车里,贿赂安检人员,穿越过去。
去了之后,那个伊朗富豪名叫艾迪,表现得非常热情。
他表示看中了马曼,愿意给他投资,还给了他一笔钱,并说:“我给你投资,你得给我点回报。”
他提出,当马曼回到以色列时,拍些照片给他,他招募的几个以色列阿拉伯人,并在有需要时管理他们。
马曼按照要求回到以色列,完成了一些任务,艾迪对他的表现很满意。
等到第二次潜入伊朗时,艾迪带来了伊朗的高官,递给马曼一张空白支票,并提出要求:“你把内塔尼亚胡杀了,我给你100万美元。”
马曼回答说自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回来绕了一圈,又第三次回到了伊朗。
后来,双方再次商讨,艾迪建议他刺杀以色列前总理贝内特,但并不愿意支付100万美元。
马曼要求,如果要做这样的事情,必须拿到100万美元。
经过几番讨论,最终没有达成协议。
没结果,他回到了以色列。一到机场,他就被辛贝特抓住了。
辛贝特与摩萨德不同,是以色列国内的反间谍机构。
原来,辛贝特早就注意到这个人了,通过他与伊朗的谈话记录以及一些社交媒体的私信,发现他有为伊朗提供情报的迹象。
马曼回到以色列后并没有承认这一点,他辩解说自己只是想从伊朗人那里骗点钱,并且表示自己绝不会刺杀国家领导人。
然而,辛贝特并不相信他的说法,认为他在撒谎。
像马曼这样的人并不唯一。近年来,以色列的辛贝特已经抓获了39个涉嫌为伊朗提供情报的嫌犯。
以色列的情报机构认为,至少有几百人在为伊朗当局工作。这种情况在以色列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过去,犹太人曾经历过希特勒的屠杀,形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团结意识,但如今,为什么会出现叛徒和内鬼,为何一些人愿意为伊朗工作?
分析其中的原因,首先,是为了钱。
许多地方的人们生活困难,以色列的经济状况也不理想。
当生活艰难、经济拮据时,一些人可能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民族大义,选择铤而走险。
其次,以色列国内对于内塔尼亚胡的不满之声日益增多。
有人认为,内塔尼亚胡打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权力稳固和再次担任总理。
这样的动机使得他在处理国内外事务时,或许更多考虑的是个人政治利益,而非国家的长远利益。
内塔尼亚胡的强硬立场也并非人人认同,部分人对他的做法持不同意见,认为这不一定是最有利于国家的选择。
第三,在内塔尼亚胡的领导下,以色列的腐败问题愈加严重。
作为一名曾涉嫌腐败的总理,内塔尼亚胡若失去总理职位,可能面临调查,甚至有可能被判入狱。
此前已有以色列总理因贪腐而入狱,这种腐败的风险让政府内部出现了严重的系统性问题。
这直接影响了情报分析和对安全形势的判断,如果没有问题,哈马斯在2023年10月7日的袭击或许不会如此惨烈,许多无辜平民也不会遭遇如此大规模的屠杀。
虽然以色列确实拥有强大的实力,但近年来,内部的腐败和撕裂加剧,导致了社会和政治的团结度下降。
这也为对手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得以色列在面临外部威胁时,暴露出不少弱点。
一方面,以色列能否有效修复这些问题,恢复国内的团结,成为了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以色列的反间谍机构能否及时发现并清除这些潜在的隐患,也是判断以色列是否能够克服当前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摩萨德这样的情报机构能在全球范围内呼风唤雨的同时,国内的腐败和失职问题却不能忽视,这无疑让以色列面临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