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谓祭出了最大的杀招——对等关税。这意味着可能引发自1947年以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
那么,为什么这么严重?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意味着什么?
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详细分析。
特朗普的立场是:你征我多少关税,我就征你多少关税,既不多也不少,公平对等。
这听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实际上,这一做法与1947年以来国际贸易的基本准则和关税政策是背道而驰的。
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全球各国达成了一项共识:减少关税。
在此框架下,有几个特别重要的原则,首先是“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意味着,如果一个国家给予某个国家的关税优惠,那么它也必须以同样的条件对待其他国家。
简而言之,这种做法旨在确保所有国家都能享有平等的待遇,避免任何形式的区别对待。
第二个方面,是要照顾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穷国。
比如说,有些国家的产业较为落后,如果执行关税对等政策,这些国家的产业可能会崩溃。
因此,给予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一些关税优惠,是合理且合法的。
这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得到了认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关税相对较高也是合法的。
特朗普的做法则推翻了,自1947年以来国际贸易的通行准则。
他不再遵循最惠国待遇原则,强调关税对等,表示如果你对我征收多少关税,我就对你征收同样的关税。
他的顾问彼得·纳瓦罗提出了这个主意,建议美国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组成两组团队,对每个国家、每个产业逐一进行核查。
确定哪些国家征收了更多关税,特朗普就要征收更多,确保一视同仁,不考虑最惠国待遇。
此外,传统上,1947年以来,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是减少关税,推动贸易自由化。
但特朗普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全球化的减税措施未能真正达到效果,于是他选择增加关税,挑战过去几十年全球化潮流。
在特朗普看来,许多国家借全球化的浪潮,利用世界贸易自由化政策从美国“薅羊毛”。
而他认为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因此决定对这些国家征收对等的关税。
特朗普的这一做法,受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朋友和对手。
特别是印度、巴西、欧盟和日本,这些国家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关税方面,美国的基础关税客观来看并不高,平均约为3%。然而,欧洲国家的关税可能高达10%。
特朗普指出,德国的汽车进入美国仅需支付3%的关税,而美国汽车进入德国却需要支付10%的关税,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这绝对不公平,不能这么干,要多少咱就一样。
除此之外,特朗普的政策还涉及其他多个因素。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针对增值税的国家。
我们知道,许多国家对企业及产品在不同阶段征收增值税。例如,欧洲国家对国内和国外的产品都收取增值税,这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以美国汽车为例,当它们进入德国或欧洲时,需要支付额外的增值税和相关费用。
特朗普表示,针对那些收取增值税的国家,他将进行调查,如果这些成本加到美国的商品上,他也会对等地加征相应的税种。
此外,特朗普还关注汇率问题,认为汇率不公平的国家需要进行调整,而“公平”则意味着对美国有利。
这些政策遭到了部分传统经济学家的批评,他们认为特朗普的做法是逆全球化的,反其道而行之,并且这种做法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传统上,包括民主党在内的其他一些党派认为,美国的进口关税较低,这对普通百姓有利,因为消费成本较低。
因此,本世纪初的前20年,美国物价相对稳定且偏低,这与其低关税政策直接相关,百姓从中受益。
特朗普意识到这一点,承认短期内可能会造成阵痛,老百姓可能会感到日子不好过,物价会上升。
但他认为,从长期来看,美国会收获更多,这对美国是有好处的。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一旦实施,各国可能会根据美国的征税标准,进行相应的对等反制。
这将引发真正的全球贸易战,规模有可能超过自1947年以来的任何贸易冲突。
关键在于,特朗普是否真的是想要收取对等关税,还是在通过这种方式逼迫其他国家开放市场。
美国认为,其进口市场非常开放,而很多国家则通过关税来阻挡其他国家产品的进口,特朗普试图利用这一点,推动美国产品进入全球市场。
此外,特朗普的目标之一是通过这样的关税政策让制造业回流美国。
他明确表示,如果其他国家不希望美国征收关税,那么他们就应该在美国制造产品。这与特朗普竞选时提出的“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口号相一致。
不过,这个问题并非简单能解释清楚。
美国如果真要实行这一标准,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相关准备。
特朗普给商务部设定了180天的时间,要求调查世界各国对美贸易的关税、增值税、汇率等各类因素,并逐一分析每个国家、行业和产品的税收情况。
如果某国的关税高于美国标准,美国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反制。
这一做法可能会对全球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供应链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这180天内,世界各国的政府和民间企业必定会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征收关税不严重,同时对欧盟,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征税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