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五子登科”,“五子”指的是什么?看完瞬间涨知识

长风文 2025-04-15 13:46:4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 “五子登科” 这个词。当身边有人在事业、家庭等方面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时,大家可能会羡慕地说他 “五子登科” 了。

要问具体是哪五子?很多人下意识的回答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儿子五个子。

在现代社会,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数钱数到手抽筋,只有这五子都齐活了,那就说明生活过的那叫一个滋润。

其实有这种理解也不奇怪,毕竟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传统文化被遗弃和误解的现象实属正常。

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个人还是希望大家对一些常用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五子登科” 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知识。

“登科” 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是指在科举考试中成功脱颖而出,获得好的名次。

学而优则仕,自从有科举制度之后,便成了朝廷选官最主要的方式。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当上官那就说明已经跨越了阶层,成为了人上人。

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科举便是他们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一条路,不要说所有,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读书人,他的梦想就是能够在科举考试中登科,从而进入仕途,光宗耀祖。

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里出了一个登科的人,那可是天大的喜事,也是整个家族的荣耀。

登科是古代读书人的成功标志,更是家庭对他们的殷切期望。“五子登科” 在古代指的是五个儿子一起登科。

中国现代教育中考清华北大可以说是高考最高荣誉了,一个县市出了这样的学子,那是整个县的大事。可我告诉你古代的科举登科,比考清华北大还要难。

因此一家五个孩子都能登科,那放整个中国历史都非常罕见。罕见不代表没有,要不然也不会有“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出现。

五代时期的燕山府窦家的窦禹钧,就是这个成语的主角。

窦禹钧早年以经商为生,无奸不商,他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他的品行存在一些问题,是个典型的黑心商人。

或许做过太多让乡亲们不满的事情损了阴德,因此他一直生不出儿子,这也成了他的心病。

当然故事总是充满传奇,一天夜里睡得正香窦禹钧,梦到了自己已经去世的父亲。父亲恨铁不成钢的骂他,继续这样下去,不仅自己会遭遇灾祸,还会影响子孙后代的命运,要想改变只有多做好事。

窦禹钧从梦中惊醒后,内心深感恐惧和愧疚,决定改过自新,遇到有困难的人,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在家中设立学堂,资助贫困的学子读书,成为了远近有名的乐善好施之人。

说来也奇怪,之后窦家不停的添丁进口,一直生了五个儿子。在窦禹钧的悉心教导下,他的五个儿子窦仪、窦俨、窦侃、窦偁、窦僖逐渐成长为品行端正、学识渊博之人,最后五个儿子先后考中进士,走上仕途。

消息传开后,人们纷纷称赞窦禹钧教子有方,“五子登科” 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著名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几句,便是说的这个故事。

“五子登科” 这个成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它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读书人科考成功的期待,寄托了家族门丁兴旺、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代表着一种对成功和幸福的向往。

或许古今的成功和幸福的标准不同,这才让五子登科在时代发展中成了大家口中的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儿子。

内容变了,但对成功和幸福的向往没有变。

--END--

0 阅读: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