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90后的副业故事,你猜猜他们都在干什么

职场进阶术 2025-04-10 10:39:23

某个周五的晚上,我走在上海临港大学城的夜市,意外发现一个摊主正在忙着分发零食。

看到一张稚嫩的面孔被各种甜品围绕,我不禁好奇: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在这里做什么呢?

这貌似与他的专业背景毫无关系。

其实,他不仅有一份体面的主业,还有着令人惊讶的副业。

原来,年轻人的生活多姿多彩,正是因为他们无时无刻都在追求着更多的可能性。

管祥:从注册会计师到甜品摊主

管祥,95后的小伙子,本职是一名注册会计师,每天与数字打交道。

一到夜晚,他的身份就变成了夜市甜品摊主。

工作日的早晨,他照常从滴水湖开车到临港奉贤产业园上班,完成日常的财务工作。

午休时分,他利用半小时发布每日甜品摊位的广告,接受线上预订。

他每天17时下班后,匆忙回家制作提拉米苏,然后准备摊位物品。

到了18时30分,就能在上海海洋大学门口看到他打开后备箱,摆放好“叁号门提拉米苏”的灯箱,开始售卖。

第一天摆摊,他没想到会那么受欢迎,30多位大学生早早排队,几大盘提拉米苏不到半小时就卖光了。

从那时起,他知道这事儿能成。

在夜市,他遇到许多有趣的人,其中有位小哥劝他:“你做的提拉米苏那么好吃,为什么不出来摆摊赚钱?”这句话成了管祥创业的起点。

现在,他不仅在夜市有固定摊位,还在港城新天地开了一家甜品店。

曾经的胆怯早已消失不见,他享受着与顾客的每次交流,生活在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朱睿姿:19岁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大学生

朱睿姿,东华大学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1999年生,从没上过班,但却在大二时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她在校期间做过许多兼职,比如画画、钥匙扣设计。

18岁时,微博已经积累了一万多粉丝。

2018年,她19岁,接到一个网友邀请,合伙设计“娃衣”。

娃衣,当时还是冷门赛道,但朱睿姿敏锐抓住了这个商机。

她负责设计图稿,合作伙伴负责生产和销售,利润平分。

第一单卖了几千套,比之前兼职赚得多多了。

之后,她们迅速扩展,通过微店和淘宝店铺销售,设计的娃衣一上线就成了爆款,销售额达30多万元,迅速在娃圈打开了知名度。

创业初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朱睿姿遇到过不少困难,比如第一次谈价时吃了不少亏。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她通过突出设计的差异性和严格的品控获取了客户的认同。

如今,她凭本事吃饭,基本实现了财富自由,但也常感焦虑,因为自由职业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她的创业心得很简单:“做你喜欢的和擅长的事,成功会更容易。”

黄夏杰:多才多艺的斜杠青年的副业探险

黄夏杰,1991年出生,沪漂多年,曾在知名4A广告公司做咨询和快消品牌经理。

她是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不仅白天上班,晚上还在徐汇滨江摆摊卖首饰。

周末,她则是山里爬山徒步的领队。

这些副业为她带来额外收入,也让她认识了广泛的朋友。

黄夏杰发现了藏在年轻人小众爱好里的“大生意”。“宝子们!

周五啦,快来前滩玩飞盘,一起释放压力吧……”她在微信群发布活动时间,大家通过小程序报名参加飞盘比赛。

作为飞盘俱乐部的主理人,她组织新手训练营、提高营和对决赛,帮助新人快速入门。

比赛结束后,黄夏杰会关心每个参与者的体验,给予鼓励。

深夜,她连忙P图,把抓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

在她看来,飞盘能迅速走红是因为门槛低、强社交、无身体冲撞。

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这项运动能结识新朋友,释放压力。

不断尝试,能发现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她这样总结自己的副业体验。

文章结尾:

这些90后的副业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年轻人的多面性与探索精神。

他们不局限于传统工作的轨道,而是勇敢尝试新的可能性,用实际行动去追求理想和自由。

或许,这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思考和借鉴的:在努力打拼的同时,不忘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生活因此变得更有趣、更充实。

希望大家也能从这些故事中收获启发,勇敢追梦。

0 阅读: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