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月壤、上空间站,中国官宣一批名单,美国机构为何榜上有名?

梁健说 2025-04-25 10:46:28

中国航天一连传来两个消息,美国日思夜想的月壤终于要到手了?我国官宣的一份月壤借用名单,居然包括了美国两所大学。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正在和巴基斯坦开展航天员选拔工作,未来几年内或许将有一名巴方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执行短期飞行任务,这也将是中国空间站首次有外籍航天员造访。

与此同时,我国国家航天局也公布了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一共同意7家机构的申请。

它们分别来自6个国家,国家航天局现场和其中5家机构签署了借用协议。

榜上有名的7家机构,包括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日本大阪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等。

我国航天局局长单忠德说的一句话,直接展示了中国的格局。

他说,“嫦娥”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属于我们全人类,中国将继续开放月球科研样品国际申请。

2023年11月,我国向国际开放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借用申请,仅仅一个月,就收到了24份借用申请,共计申请样品71份。

而这一次,我们罕见的将美国机构列入其中,这一点值得关注。

众所周知,美国对“嫦娥”系列带回来的月壤觊觎已久,美国NASA曾多次递交申请,希望获得嫦娥五号的样本。

但我们的回应一直不温不火,毕竟横在中美之间的“沃尔夫条款”还在那里,美国没有合作的诚意。

所以即便美国大学借用月球样品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我们的决定也是令人意外的。

我们这么做的原因,或许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第一,缓解“科技脱钩”的压力,通过象征性的合作降低冲突风险,避免“太空军事化”争议升级,为后续在其他领域的谈判积累信任资本。

尤其现在中美关系因为关税问题变得更加紧张,如果中美真的“全面脱钩”,最后影响的不单单是中美两国,全世界都会受到牵连。

第二,尊重国际规则话语权,用这种方式强调中国的态度和立场,提升在美国主导框架外的影响力。

这一决定也是国际航天合作范式的突破,或许能为其他国家起到带头作用,推动形成多边月球研究联盟。

美国死守“沃尔夫条款”,最后注定是圈地为牢,中国航天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现在是美国求着要跟中国合作。

0 阅读:11

梁健说

简介:每天分享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