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辈,挥洒热血换来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表彰这些为祖国建立而默默奉献的英雄们,于1955年在北京举办了授衔仪式。
而按照当时授衔的准则,接受军衔的人,必须有相对应的等级职位。
虽然规则是那么制定的,但有许多英雄多年来饱经战争的摧残,留下一身病痛,因此在革命胜利之后,他们便退居幕后。
但他们的功绩,党和国家是始终不会忘记的。
当时的苏鲁便是这样,在决定举办授衔仪式的时候,苏鲁仅仅只是山西战区的一名仓库库长,却仍接到上级的通知,要求他前去北京参加授衔仪式。
苏鲁于1902年,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和那个年代的绝大多数人一样,苏鲁的家境十分贫困,一家人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
贫穷让苏鲁从小便受尽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苦难的磨砺,使得苏鲁养成了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为了能够讨得一碗饭吃,他在地主家替地主割草放牛。
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苏鲁也逐渐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苏鲁毅然而然地离开了地主家,只身一人去到了湖南省长沙市。
初到长沙的苏鲁人生地不熟,但好在他在这里结识了老乡王震,两人都没什么能够谋生的技能,但好在两人都年轻,于是便合资在当地租下了一辆黄包车。
他们两人一个负责拉车,而另一个则负责扶车,虽然两人都充满了干劲,拉黄包车的收入也比在地主家干杂活赚得多。
但在那个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年代,仅仅依靠拉黄包车是不可能拉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天地。
很快,苏鲁和王震便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实的重担一下子便压得这两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抬不起头来。
但好在两人并没有放弃,在度过了一段阴霾时刻后,太阳拨开云层送来了一抹阳光。
彼时“大革命”在国内兴起,长沙的街头小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多了一群慷慨激昂的进步学生,他们开始向苏鲁这样的劳苦大众,传播改变贫穷命运的方法,点燃他们闹革命的心。
苏鲁在这些进步学生们的影响之下,很快便认识到了闹革命的重要性。
为了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苏鲁和王震参加了那些革命进步人士们在长沙举办的工会,共同反抗军阀、政府对广大贫苦农民的压迫。
进入工会之后,苏鲁也在工会大家庭中加深了对革命的认识。
为了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革命斗争中去,苏鲁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工会举办的各项活动,很快便成为了工会中的先进代表人物之一。
看着所有的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苏鲁也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
但事情怎么可能一直一帆风顺下去,很快,湖南省的军阀何键,在1927年向工会挥起了屠刀,发动了马日事变。
马日事变爆发之后,工会和党中央在长沙经营的力量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而苏鲁也和党中央的工作人员一起,辗转回到了家乡浏阳,在家乡开展工人运动。
而苏鲁也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及巨大的思想进步,得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加入党组织后,苏鲁按照党中央的安排,加入了浏阳当地的游击队。
在和敌人抗争了两年之后,1929年,昔日的好友王震也回到了浏阳,因为参加革命的时间比苏鲁早,革命经验较为丰富,因此王震回来后便开始担任起了游击队的队长。
而苏鲁也在党中央的安排下,成为了游击队的司务长。
苏鲁对于这些职位并不在乎,只要能让他同敌人作斗争,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苏鲁便觉得很满足了。
1934年10月份,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红军战士们不得不进行长征。
而苏鲁所在的游击队也要跟着大部队一起转移。
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苏鲁没有叫苦也没有叫累,积极地帮助受伤的战友,积极地同沿途围追堵截的敌人进行斗争!
也正是因为苏鲁出色的能力,1935年,当红军顺利来到陕北时,苏鲁早已成为红军营长。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国共第二次合作顺利达成。
当时,山西军阀阎锡山在太原成立了一个“抗日军政干部培训班”,党中央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安排了苏鲁一行人前去学习深造。
在“抗日军政干部培训班”毕业后,苏鲁选择了留在山西地区抗战。
在山西地区,他先后担任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三大队大队长以及第二十五团团长等重要职务——组织战士们对山西地区的日寇予以重创!
抗战胜利后,苏鲁也晋升成为太岳军区第十八军分区的副司令。
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随之而来。
虽然职务升得越来越高,但苏鲁始终没有任何一点架子。
在解放战争期间,每当手底下的部队遇到难啃的硬骨头,苏鲁都会亲自去到战场指挥作战,带领战士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但也是因为苏鲁的敢为人先,使得他在解放战争期间,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右臂。
1948年10月18日,太原战役打响,当时的苏鲁早已升任为第18兵团62军184师的副师长。
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苏鲁所在的部队需要将太原东门外的红房子据点给拿下。
但红房子据点外围是一片开阔地带,敌人在战役打响前,也算准了我军会对红房子据点进行攻占,于是便在其外围埋下了许多的地雷。
由于地势的影响,使得苏鲁所在部队在战役打响之后,始终难以突破敌人的防线。
苏鲁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是十分着急。
为了不延误战机,苏鲁想都没想,就决定亲自带兵前去攻打红房子据点。
在去到前线之后,苏鲁亲自指挥了战斗,但在进入敌人布置的雷区时,一个战士不小心踩到了敌人事先布置好的地雷。
随着第一颗地雷的炸响,周边的地雷也都随着被引爆。
一时间,苏鲁身边的人都在地雷的爆炸中倒了下去。
而这突如其来的爆炸,也使苏鲁的右臂被炸得血肉模糊。
战士们眼见自己的副师长亲临前线还不幸倒在了血泊之中,一时间怒气冲天,他们不惧牺牲,奋勇当先,一窝蜂地朝敌人的据点涌去。
战斗最终以我军成功拿下敌方据点而结束。
在战斗结束之后,苏鲁便被战士们紧急抬到战地医院,前去接受治疗。
虽然被紧急送到了战地医院,但苏鲁右臂的伤势实在是太重了。
以战地医院现有的医疗器械以及药物,根本无法将苏鲁的手臂保下来。
为了挽救苏鲁的生命,医生们当即决定对苏鲁进行截肢手术,而苏鲁也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右臂。
随着太原战役的结束,太原也顺利地被我军解放了,苏鲁因为伤情过重,留在了太原休养。
等他的伤好得差不多的时候,他手下的部队早已跟随大部队向我国西北方向进军了。
1950年,在党中央的安排之下,苏鲁去到了长治,在长治担任军分区司令员。
在长治,苏鲁这个司令员一干就干了五年的时间。
1955年初,苏鲁因为身体的原因也到了该要离职休养的年纪了。
对于离职休养,苏鲁的心里是十分不愿意接受的。
虽然当时新中国早已成立,但多年的军旅生涯早已让苏鲁对部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他希望自己能够为部队,为党和国家做更多的事情。
因此,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苏鲁向上级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他说他服从组织的安排,会离职休养,但自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休养不意味着没事干,那样子自己会闲出病来的。
希望上级能够让自己留在山西军区,留下来看守仓库,继续为部队为党和国家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党组织在得知了苏鲁的意见之后也是有点为难,因为军分区司令员离职休养去看守仓库,这无疑是降职使用的意思,党中央只是希望能够让苏鲁闲下来休养自己的身体。
因此对于苏鲁的请求,党组织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其做出回复。
苏鲁也知道党组织对于此事的顾虑,随即补充强调道,自己并不在意职位的高低,是真心希望自己能够为部队再做点事,况且管理军区仓库也不是很累的事情。
在收到苏鲁同志的一席肯定话语后,党组织最终也同意了苏鲁的这一请求,将他任命为山西军区第四九五仓库的库长。
上任库长之后,苏鲁也是十分开心,每天都十分辛勤地工作,还会在闲暇之余领着自己的妻儿,到仓库陪自己一起巡视仓库的情况。
而与此同时,党中央也正在加紧筹备即将在这一年举办的授衔仪式。
对于像苏鲁这样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党和国家是始终不会忘记他们的。
1955年9月,时任解放军第四九五仓库库长的苏鲁在工作时,突然接到上级的通知,通知说让他马上出发前去北京参加授衔仪式。
苏鲁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刻便出发前往北京。
在授衔仪式上,苏鲁因为其赫赫战功被授予开国少将的军衔。
周总理亲自将少将军衔颁发给苏鲁,并对他说到:“苏鲁同志,你是人民的功臣,也是共和国的元勋,这枚勋章和这个军衔是你应得的荣誉!”
苏鲁在听完这一席话之后,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眼含热泪向周总理说到,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自己得到了人民太多的帮助!
名字的含义少将的军衔是苏鲁将军应得的,他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许多人都知道他叫苏鲁,但在刚开始,他并不是叫做苏鲁,而是叫做苏达余。
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苏达余便在党中央的领导之下,去到了军阀阎锡山在山西举办的“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
当时在这个训练班里一同学习的,除了我党的送去的干部外,还有一些来自国民党的干部。
那些来自国民党的干部苏达余基本上都认识。
为什么他会认识呢?
原来在那些干部中,有很多都曾参加过对红军的“围剿”行动,苏达余的许多战友都是牺牲在他们的手中。
因此,苏达余对于那些人可以说是很痛恨,每每看见他们都会想到自己死去的战友们。
和苏达余前去学习的几个我党干部,也都有这样的想法,因此他们在一起合计之后,决定离开山西,回到部队中去。
当时我党在山西的负责人叫做薄一波,他对于这件事也是有所耳闻,在听到一些消息之后,他找到了苏达余。
一见面,薄一波便询问苏达余的名字。
苏达余知道薄一波肯定是去劝自己,批评自己的,于是便没好气地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薄一波自然也知道苏达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他也没有直接跟苏达余讲道理,而是提出了要给苏达余,起一个不会想逃走的名字。
薄一波说苏达余的名字可以谐音为大鱼,难怪会想溜走。
他说他想把苏达余这条大鱼,压在日本侵略者的头上,杀一杀日寇的威风!
把一条鱼放在日寇的头上压着,那就改名为苏鲁吧!
苏达余一听,当即便明白了薄一波给自己改名的含义,是在劝诫自己,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赶走侵略我国的日寇!
也就是在这之后,苏鲁便再没有提前逃离军政学校的打算,学成之后,苏鲁也选择留在山西地区,与日寇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斗争!
而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1955年,苏鲁因伤离职休养,成为了山西军区仓库的库长。
在授衔仪式上,苏鲁被党中央授予了少将军衔。
在授衔仪式结束之后,苏鲁又回到了山西军区,但并不是回去继续任职库长,而是被任命为山西省军区副司令!
在副司令这个职务上,苏鲁一干便干了20年,1975年,苏鲁退居二线。
退居二线后,苏鲁的身体也开始变得一天不如一天。
1976年12月,苏鲁少将因病救治无效在山西去世,享年74岁!
苏鲁少将戎马一生,为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不求功与名,心里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为人民、为党和国家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心为国的人,才有我们繁荣富强的祖国,我们也要铭记这些革命先烈,继承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参考文献:
《开国少将》人民网
《“团职”开国少将苏鲁》
《独臂将军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