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毛主席见清朝禁卫军司令,笑道:看起来不像征战沙场的将军

大杰啊 2023-01-06 18:37:40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周总理正在和诸位参会人员交谈,忽然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于是就笑着走过去和这人打了招呼,并将他带到了毛主席面前。

毛主席看到他后,亲切地说道:“久仰大名啊载老!”

这位被称作载老的人满面笑容,热情地和毛主席、周总理寒暄聊天,毛主席还幽默地对他说道:

“你看起来倒不像是征战沙场的将军嘛,反倒像一介书生。”

毛主席的话让载老想起了往事,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都过去了,还是往未来看吧。

这位载老究竟是何人?他和毛主席、周总理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清朝灭亡,思想觉醒

1910年2月,载涛赴日、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陆军,在5月又被派往英国,做专使大臣。多国的考察经历使载涛的军事分析能力在当时可谓是出类拔萃。

于是 1917年7月,张勋复辟,他也被封为禁卫军司令。

然而风风火火的复辟,却在同月失败。不久,袁世凯又找到载涛,希望他能安心的将禁军交给自己。

经验丰富却从未征战沙场的载涛,在战争面前肉袒面缚。最终还是把禁军交给了袁世凯,袁世凯得到禁卫军后,野心暴露,逼迫年幼的皇帝傅仪写下了退位诏书,从此清朝便灭亡了。

经历种种失败,载涛又在1917年,联合北洋军阀、康有为等人,发起了一场拥立傅仪为皇帝的兵变。

可想而知,力量薄弱的他们再一次失败。载涛深受打击,也在失败中看清现实。

这些年,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像载涛这样有过高官,又是皇族,自然是各方拉拢的重要对象。

经历过种种起伏的载涛,大梦觉醒,毅然拒绝各方邀请。此时依靠着诺大的家底,数不尽的金银珠宝,和北洋军阀的优待,日子也算过的滋润,还可供得起一家上上下下的吃喝。

可好景不长,北洋军阀发动北京政变,载涛变卖房产,离开了王府。从此,载涛不得不删华就素。没有经济来源的他,被迫卖掉自己的贝勒府来维持生计。

而后载涛与妻子上街卖衣服,思想觉悟的他并没有觉得这可耻,而是更加的令人感到无愧心中。

后来溥仪与日本人勾结建立伪满洲国。傅仪想到了自己的叔父,于是手写信封给叔父,表达想念,并希望他可以和自己一起享受荣华富贵。

但是载涛却表示,不愿成亡国奴,更不会为杀戮中国人的日本人卖命。看清现实的他坚决和国家站在一起,每次都是坚定信念,刚强有力的拒绝日军的邀请。

日本间谍土肥原贤二多次拜访载涛,都被严词拒绝。在恼羞成怒的土肥原贤二的威迫下,载涛更是视死如归。

因为载涛毕竟身份特殊,土肥原贤二即使再恼恨,也不敢真的杀了他,也只好愤愤离去。

民族脊梁崛起,新中国建立

新中国的建立势不可挡,载涛由懦弱变得刚强。日本军队投降前,华北伪政权政务委员长王揖唐找到了载涛,希望载涛能够再次出山帮助他。

载涛很清醒,他知道日本人就要败了,于是嘲讽道:

“我可坐不了小汽车,您还是饶了我吧。”

说罢,出门推着自己的自行车,回到自己的居处。

载涛爱国之心的坚守使周恩来和毛泽东主席的欣赏与敬佩。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三人见面,也就是开头发生的那一幕。

毛主席十分赏识他的骑兵战术与才华。在交谈中,毛主席亲切地调侃道:

“你长得不像征战沙场的大将军嘛,反倒是像一介书生。”

一介书生形象,带着儒雅气质的载涛,此时也没有了紧张感,而是微微一笑回应。

接着毛主席亲切地问道:

“你和傅仪还有联系吗?”

听到这话,他感到有些紧张连忙说道:

“他是战犯,自从他犯错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系过。”

毛主席也察觉到了他的紧张感,于是拍拍他的肩膀说道:

“我们消灭的是整个剥削阶级,而不是哪个人。你们家族要关心他、帮助他,共同使他改造成新人。听说溥仪学习得不错,你可以去看看他!”

此后,毛主席还给他下达了一个任务,让他去看望他的侄子傅仪。

说到载涛的侄子傅仪,他在伪满洲国建立后,成为日本人的傀儡,为非作歹。

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发起了与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的战争。溥仪在沈阳机场被苏联红军抓到,于是又被带到了苏联。五年后,新中国成立之后,溥仪被苏联红军引渡回国,回国后被关在抚顺战犯管理所。

1956年,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载涛带上他的家人,一同到监狱里去看望傅仪,因抚顺战犯管理所事先没有通知溥仪等人谁来探亲,溥仪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当溥仪见到阔别多年的叔叔,一下子愣住了。突然,他大步跑了过来,紧紧抱住载涛,放声痛哭了起来。

时隔多年的叔侄相见,傅仪流下眼泪,与七叔相拥,没有君臣之隔的他们敞开心扉,载涛告诉他,要好好表现,家里人都等着他的归来。

在载涛的鼓励下,溥仪积极接受改造,也成为了第一批特赦的人员。同时,他也告诉傅仪,毛主席对他的生活上的帮助,以及政治上的鼓励。

特别照顾

从小对马术射箭有特别兴趣的载涛,在军事方面也算独树一帜。

听说载涛在街上卖衣服的事情之后,毛主席更是在生活方面,给予帮助,拨放救助款,使他在生活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后因载涛在政治上的坚定与爱国,街道派出所所长便邀请他参加街道工作。

载涛更是对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感到十分感激。他放下以前自己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在一次会议中,载涛接到家中的电话,得知家里的房子塌了。他十分忧虑,没有钱该如何才能修补房子呢?

其实国家的补助和自己的工资,实际上收入是并不少的,载涛并不是修不起房子。之所以拿不出钱,是因为他把大多数的钱财捐给了国家,只留下一家上下的吃喝的开销。

毛主席知道此事后,立刻拿出来自己的稿费,让章士钊先生送过去,帮助他修补房子。接到钱的载涛感激涕零,留下眼泪,送别过章士钊,立即给毛主席写下了感谢信。

在日后的工作中,载涛更是对我国共产党的领导十分认同,在工作中,“七爷”“贝勒爷”的称呼没有了,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为“老载”,载涛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的融入其中。

而周总理也早在1950年就见过载涛。1950年6月,李济深向周总理推荐了载涛,希望能邀请他可以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经过一番讨论,周恩来总理同意这一建议。

在大会上,周总理邀请他为新中国的建设出谋划策,也鼓励载涛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时的他有一些尴尬,脱离政治已有30多年,虽曾担任禁卫军司令,却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此时载涛有些为难。

李济深意识到了他的为难,便说道:

“发挥你的特长,你既然懂马,那就提一提军马方面的议案吧!”

载涛在马术上那可是精湛一绝,有了信心的他拍着胸脯接受了这一“挑战”!

经过一番思索,载涛便拟写下了这份《拟请改良马种,以利军用》议案,郑重的交给上级,经过周总理的手又转交给毛泽东主席。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他的议案十分满意,两人经过一番讨论,立即决定任命载涛为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

接到委任状的载涛更是感激流泪,他的才华终于得到了肯定。在他心中周总理和毛主席就是他的“伯乐”,让他能够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发光发热。

此时的载涛已经60多岁,为了报答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赏识,载涛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更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

想到此事载涛说道:

“我在私下中生活里对周恩来总理和毛主泽主席东赞叹不已,解放后,我本来打算隐居的。可没想到毛主席、周总理礼贤下士,不嫌弃我老头子,让我政治上有了地位、特长有了发挥、生活也有了保障。”

1970年9月2日,载涛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这位有着“身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民族气节的民族英雄眠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与众多共和国元勋同眠。

结语

柔弱书生,铮铮铁骨。民族气节,世代赞颂。

这位见证过新旧交替的爱国主义者,不愿做亡国奴,敢于反抗。

载涛在旧社会不妥协,对国家有着深沉的情感,将爱国刻进骨子,不屈权贵,艰苦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之时迎来自己人生的辉煌时刻,在国之事业中发光发热值得被时代歌颂。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