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是饭店老板,夜晚化身“盗墓高手”,5年挖空6座千年古塔地宫,盗走95件国宝,最终难逃法网……近日,陕西咸阳警方披露的一起特大盗墓案细节令人瞠目结舌。主犯卫永刚带领团伙伪装成餐饮商贩,用经纬仪定位、水泵抽水等“专业手法”,硬生生从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地宫中“搬空”文物,涉案金额超千万。这场现实版“盗墓笔记”,究竟如何上演?

“盗墓世家”的耻辱与执念
卫永刚本是山西运城一名普通汽修工,因经济压力铤而走险。其家族堪称“盗墓世家”:父亲曾因盗墓入狱,兄弟几人多次参与盗掘,但首次盗挖陕西彬塔地宫失败后,家族成员接连被捕。卫永刚将此视为“家族耻辱”,发誓要“一雪前耻”。
更疯狂的是,他在狱中结识盗墓“同行”,总结出一套“盗墓秘笈”,自称“这是一场赌博,要么暴富,要么坐牢”。出狱后,他拉拢亲友重组团伙,甚至将作案计划写成笔记,扬言要“挖遍古塔地宫”。
白天开饭店,晚上挖地宫:280米盗洞直通千年国宝烧饼店藏玄机,床下挖出“地下迷宫”

为掩人耳目,卫永刚团伙在目标古塔附近租下店面,白天开店当老板,夜晚化身“土夫子”:
- 清梵寺塔案:假扮夫妻经营烧饼店,从卧室床下开挖,耗时11个月打通盗洞,盗走银质阿育王塔等文物。
- 开元寺塔案:包下“川湘食府”饭店,从卫生间旁挖出280米盗洞,抽干地宫积水后,搬空49件文物,包括石棺、金棺和舍利子。
科技“助攻”犯罪,广场舞盖过抽水声
团伙使用经纬仪精准定位地宫位置,用水泵抽干积水,甚至用回填、刷漆掩盖盗洞痕迹。一次作案中,盗洞竟挖偏至地面广场舞场地附近,但震耳的音乐声恰好掩盖了抽水声,令其侥幸逃脱。

文物得手后,卫永刚以远低于市价快速销赃:开元寺塔文物仅以580万元卖出,后经多次倒手,最终被浙江商人以2300万元买下“供奉”。警方调查发现,部分文物交易涉及诈骗、洗钱,甚至有人携赃物潜逃日本,最终被劝返自首。
警方抽干地宫取证,95件国宝“完璧归赵”
2017年,警方接到举报后成立专案组,发现卫永刚团伙流窜多地,以餐饮店为掩护作案。公安部挂牌督办,10省市警方联合收网,抓获36人,追回全部95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
取证过程堪比“考古”:地宫缺氧、积水严重,警方需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对照宋代“物账碑”逐一核对文物清单。令人欣慰的是,追回文物与碑文记载“一件不差”。
主犯狱中忏悔:盗墓像赌博,终究逃不过报应
2020年,卫永刚被判15年,罚金50万元。庭审中,他坦言“被利益冲昏头脑”,更迷信“因果报应”——同伙因盗洞塌方丧命,亲属接连离世,让他最终认罪。其余35名团伙成员亦获刑2至15年不等。

古塔地宫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密码,却被盗墓贼视为“提款机”。此案背后,暴露出基层文保的薄弱环节:古塔地宫隐蔽性强、安防技术滞后,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公安部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全国追回文物超6万件,但文物保护仍需全民觉醒:历史不是赌注,文物不是商品。唯有敬畏文明,才能让千年瑰宝永续传承。
网友热议“白天卖烧饼,晚上挖国宝?这剧情电视剧都不敢编!”
“建议拍成纪录片,警示后人!”
“文物追回来是万幸,但那些被破坏的历史痕迹永远无法修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