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高音的最后咏叹:谭明 71岁
4月17日清晨,广州银河园殡仪馆飘起细雨。当《腾飞吧,跨世纪的龙》旋律在告别厅响起,71岁的谭明在鲜花丛中完成人生谢幕。这位总政歌舞团"黄金一代"男高音,在清明雨歇的时节,带着他的金属质感高音C永远沉入寂静。
南京艺术学院声乐系主任至今记得1985年的开学典礼——穿军装的新生谭明在欢迎会上即兴演唱《我的太阳》,震碎了两盏水晶吊灯。这种糅合意大利美声技法与中国民歌韵味的独特唱法,让他在1997年香港回归晚会上,用《当祖国召唤的时候》唱出黄河奔涌般的气势。
"谭老师排练时永远提前两小时到场开嗓。"学生陈骁翻出手机里2023年大湾区音乐会的后台视频:身着旧式军装的老人对着镜子调整领结,胸前的勋章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彼时癌细胞已在他肝脏潜伏,但舞台上那道穿透穹顶的High C依旧完美如初。
(二)困在角色里的幽魂:黄翀 57岁
东莞城中村某栋握手楼的304室,房东老王清理房间时发现了二十盒未拆封的氯氮平。在这些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旁,整墙的影视剧截图无声诉说着主人曾经的荣光——《黑洞》里他持枪抵住陈道明太阳穴的剧照,《射雕英雄传》中与周迅对戏的花絮,都蒙着厚厚的烟油。
"他总说天花板里有监控器。"楼下便利店老板回忆,近三年的黄翀永远裹着黑色连帽衫,深夜来买最便宜的散装烟。有年轻租户认出这位昔日的"陆冠英",举着手机要合影,却被他用《黑洞》里的台词嘶吼:"信不信我让你永远闭嘴?"
中戏同窗群里流传着未证实的消息:2021年某个雨夜,黄翀曾闯入横店某剧组,坚持要试镜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角色。当保安架走他时,这个曾与李冰冰搭档演情侣的男人,正用"洛少鹄"的台词喃喃自语:"你看,这戏服上的血渍都还没洗干净。"
(三)被按下暂停键的青春:黄正杰 31岁
4月20日凌晨两点,台北忠孝东路的霓虹依旧炫目。黄正杰的直播间突然黑屏,最后定格的画面是他举起珍珠奶茶的招牌笑容。五小时后,家属用他的账号发布讣告,31岁的生命永远停在"直播待续"的标识画面。
练习生时期的舞蹈老师翻出2016年的考核录像:20岁的黄正杰在连续失误后突然瘫坐在地,又猛地跳起来对着镜子嘶吼:"我可以!"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让他在《康熙来了》的惩罚环节被冰水浇透仍保持微笑,却在解约后直播卖货时,因观众一句"过气偶像"瞬间红了眼眶。
"他手机里存着327条试镜失败通知。"姐姐黄怡君展示着弟弟的遗物,最新一条是某网剧男五号的拒信,发送时间是4月19日23:47分。而置顶的备忘录里写着:"下月妈妈生日,记得买按摩椅。"
(四)永不消磁的艺术胶片
三位艺人的生命年轮终止在2024年的春天,却在影像世界里获得永生。谭明的声波依然在军事频道纪录片里震荡,黄翀塑造的反派仍在B站刑侦剧混剪中让人脊背发凉,黄正杰跳女团舞的直拍视频下,新增了999+条"再见少年"的留言。
在横店某道具仓库,管理员发现黄翀1999年的戏服登记卡,泛黄的纸页上"小芮"的角色备注栏里,有人用红笔添了句台词——"这出戏,我们都没能杀青"。或许这正是艺术最残酷的浪漫:当幕布落下,角色永远比演员活得长久。
暮春的夜风掠过银河园的松柏,吹动黄正杰直播间未关闭的补光灯,在空荡的房间里投下十字光斑。三个灵魂带着未完成的剧本,消逝在永恒的黑暗里,而他们创造的光影,仍在人间流转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