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在包头的驻军情况

小西水历史 2025-03-06 11:38:06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革命军和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改称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始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1938年秋,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团在李井泉、姚喆率领下来到大青山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2月,第七一五团第三营和第四支队由彭德大、陈刚率领开辟绥西抗日根据地。 1940年,在一二〇师长贺龙的直接领导下,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成立绥蒙军区党委,党、军、政实行一元化领导,绥蒙军区主要由姚喆和陈刚负责。军队进行了调整:大青山抗日支队改为一二〇师骑兵支队(并称大青山骑兵支队)。绥西第三营支队(原八路军第七一五团第三营和第四支队组建)改为骑兵第三营,后又改为骑兵第三团,朱友德任团长,姜文化任政委(后李佐玉任政委),驻包萨一线。5月,萨拉齐县抗日游击队成立,王经雨任队长,杨思华任指导员。 1941年夏,萨拉齐县抗日游击队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编成八路军绥察独立第二支队第二连,王经雨任连长,杨思华任指导员。八路军骑兵第三团和第二支队第二连一直战斗在绥西包萨地区,与日本侵略军、伪蒙古军和国民党自卫军顽固派进行英勇斗争。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妄图窃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一面玩弄和谈骗局,一面派兵向解放区进攻。为了内战需要,他们重兵把守城垣要塞,中共中央及时识破国民党蒋介石的阴谋,与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八路军第三五八旅和独立第一旅由山西的离石、文水地区开赴到包头参加了反击国民党傅作义部进攻绥包的战役。八路军主力部队是晋独立第一旅;第三五八旅的第七一五团、第七一六团、第二团、第八团;晋绥骑兵旅;晋察冀主力部队许光达、孙志远率领的独立第二旅、第三旅。各部队在战前分别驻邓家营子、刘宝窑子、薛家营子、壕赖沟、陈户窑子、古城湾、麻池等地,总指挥部设在包头东的沙尔沁附近。 1946年12月,绥包战役结束后,八路军开赴绥东、晋北一线,包头仍被国民党傅作义部占领。 1948年7月,为了配合辽沈战役,牵制傅作义部出关增援东北国民党军,根据中央军委作战部署,晋察冀野战军6个纵队改组为华北野战军第二、第三兵团。第二兵团司令员为杨得志,第三兵团由杨成武率领,于8月25日进军绥远。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包头。 1948年11月27日,解放军第三兵团接到中央军委关于东调张家口准备参加平津战役的命令后,11月28日部队东调,解放军从进至包头到撤离共38天,期间受到包头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四师(师长乌力吉敖其尔、政委毕勒格巴图尔)途经固阳开赴宁夏追剿马鸿逵部。不久,回师分别驻固阳、达茂旗。该师第十一团驻固阳城内,团部驻今固阳粮食局后院。 9月19日,董其武等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和地方各界代表39人在包头绥远省银行包头分行大礼堂举行通电起义仪式,称“九·一九”起义。驻包头的国民党邓宝珊部第二十二军2个师和总部特务营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四师,赴甘肃庆阳。刘万春第一一一军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六军。原第二五八师改为第一〇六师,赵晓峰任师长,驻中滩一带;原第三二〇师改为第一〇七师,马逢辰任师长,驻公庙子一带;原第三一〇师及乔汉魁步兵两个团合编为第一〇八师,张副元任师长,驻安北县(乌拉特前旗大佘太)。 原骑兵整编第五旅,改编为第三十七军暂编骑兵旅,旅长安恩达;原骑兵暂编第十一旅,改编为骑兵独立师独立骑兵旅,旅长陈秉义;原骑兵整编第十二旅,改编为骑兵第七师,师长鄂有三;原骑兵整编第十三旅,改编为三十六军暂编骑兵旅,旅长高理亭;原陆军独立第七师,改编为第三十七军一一〇师,师长王崇仁;原陆军三一九 师,改编为三十七军一一一师,师长张璞。 1950年1月,包头军分区成立。包头警备司令部生产团驻萨拉齐县东老藏营村西开辟农场进行军垦。7月,人民解放军独立步兵第二十二师一团、骑兵第一师第二团、骑兵第四师第十团,驻包头地区清剿包头、萨县、固阳一带匪特,有步兵2000人、骑兵1000人。包头所驻部队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师、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六军军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独立第七团、绥远军区骑兵第四师、绥远军区文工团歌剧一团、绥远军区骑兵第五师,驻萨拉齐、绥远军区公安第二团驻今昆都仑区。 1950年12月,所有起义部队改编为第二十三兵团,董其武任司令员、高克林任政治委员、姚喆、边章伍任副司令员。9月3日赴朝鲜抗美援朝,担任朝鲜泰川、院里、南市3机场的修建及后方警卫工作。 1952年,内蒙古军区骑兵第四师驻固阳,骑兵第五师驻萨拉齐。包头市区驻军仅有公安第二团;新组建的“五二速中”(正师级单位,主要为军队干部进行文化补习)设在今东河区包头第二十中学。 1953年,骑兵第四师调离固阳。 1954年,固阳驻军有乌兰察布盟军分区部队、4753部队、4905部队,1968年撤离。 1956年,铁道兵第一军部驻包头东河区,修筑包兰铁路。 1958年,驻包军干校“五二速中”撤销。解放军某部生产团驻萨拉齐协力气西村进行军垦。1959年,包兰铁路工程竣工后铁道兵某部撤走。 1961年8月,步兵独立第四团由天津调包头驻青年农场,隶属包头军分区。 1963年,达茂旗边境一线驻内蒙古军区乌兰察布盟军分区51144部队3个连队。 1964年,空军高炮第十四师驻包头东河区。内蒙古军区某部第二十一、第二十四分队先后驻达茂旗。 196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九一医院正式组建。 1966年7月,包头军分区接收内蒙古公安总队165部队和包头市公安大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包头军分区独立第一营、第二营。 1967年,工程兵京字426部队九工区驻包头昆区,下设2个团,分别驻固阳和白云,担负战备坑道构筑任务。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导弹第七团由河北省安庆县调包头,驻东河区。1968年7月,内蒙古骑兵第五师由集宁换防到包头地区,师部在固阳县城,下辖骑兵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团,代管步兵第一团。8月,隶属包头军分区步兵独立第四团撤销。 1969年6月,内蒙古骑兵第五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守备第三十四师,11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守备第二师。下辖步兵第五、第六、第七团。 1969年,“一二·一九”军管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三军驻包,军部在交际处(今包头宾馆),军长徐信,政委曹步墀,第一八七师在包头执行军管任务。同时,由山西省太原调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师第一、第二团(部队代号分别是1770、1771部队)分别驻昆都仑区、青山区。 1970年,驻包头地区的驻军部队有:内蒙古军区独立师第一、第四团(原驻第二团调走)、空军导弹第七团、空军第2820防空师、北京军区守备第二师、包头军分区独立第一营、第二营。 197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十军高炮第五师进驻包头,下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团。4月,守备第二师增编1个炮兵团。内蒙古军区第一、第四团(番号1770、1773部队)驻包头地区。 1981年,守备第二师增编步兵第八团。 1982年10月,包头军分区独立第一、第二营移交内蒙古公安武警总队。 1985年11月,部队精减整编,守备第二师整编为北京军区守备第二旅,下辖4个守备营,1个炮兵营,分别驻固阳县、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青山区。12月,高炮第五师与导弹第七团整编为混成第五旅,下辖7个营。 1992年10月,守备第二旅与守备第六师合并整编为步兵第三十旅,青山区共青农场驻一个营。空军防空混成第五旅缩编为混成第五团。
7 阅读: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