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被困棋子,关键在可用,无用不救

文思小文文 2025-04-05 07:08:33

下棋时遇到最多的困境不是棋子被吃,而是棋子被困。象棋说到底就是困子的艺术,棋子被困是必然的象现。比如象棋中有活马、弱马、死马一说。活马是正在发挥作用的马,弱马当有待发挥作用的马,死马就是被困的马,存在着先困后吃的可能性。

下棋的思维基本上就是一反一正,也就是困子和解困的过程。行棋运子主动与被动,先手与后手,解困与被困,几乎都是一个意思。于是有了困和救的方法和手段。

“象棋困子有用则救,无用不救”体现了象棋博弈中的一种重要策略思想。

有用则救

当己方棋子虽然被困,但在后续棋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时,就需要积极采取救子措施。这颗棋子可能是进攻的关键力量,能够配合其他棋子发起有效攻击,也可能是防守的重要屏障,对保护己方主帅或者重要区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衡量棋子是否有用,一是看它的攻击作用。比如己方的车被困,但它正处于可以和其他棋子形成的配合,对对方主帅构成威胁的位置,此车必救。二是看它的防守作用。如果已方的象或者士被困,但它们对于保护主帅的安全至关重要。象士的作用是守护将帅,应避免因为丢失而导致主帅暴的落在危险之中。

无用不救

若被困棋子在后续棋局中价值不大,对整体局势的发展没有重要性影响,或者解救该棋子会付出巨大代价,导致局势更加不利,那么就可以选择放弃这颗棋子。

棋子价值小的不救。例如兵卒被困,且无法继续前进发挥作用,或者被困的棋子与其他棋子无法形成有效配合,成为孤立无援的“废子”。此时为了救它而消耗大量的步数和子力,可能会让对方在其他方面获得更大的优势。

解救代价过大的不救。当解救被困棋子需要牺性更有价值的棋子或者放弃重要的进攻、防守机会时,就不应该盲目救子。

“象棋困子有用则救,无用不救”要求棋手具备敏锐的局势判断能力和全局观,能够准确评估被困棋子的价值和救子的成本,从而做出最有利于全局的决策。

0 阅读:0

文思小文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