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唐朝的繁华盛世中,扬州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杜牧,作为扬州幕府的官员,正是在这片文化沃土上,书写着他那段风流倜傥的生涯。
初到扬州,杜牧便被这座城市的繁华与风情所吸引。他常常在繁忙的公务之余,约上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游览扬州的名胜,品尝美食,尤其是那闻名遐迩的扬州炒饭和清汤鲈鱼。每当夜幕降临,灯火阑珊之际,杜牧便会在酒楼的雅间中,召集文人和歌妓,举办一场诗酒盛宴。
有一次,杜牧与好友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相约于“月华楼”。楼外柳影摇曳,水面如镜,映出一轮明月。酒楼内,歌妓们的歌声如流水般缠绵,杜牧一入座,便引得众人侧目。他身着一袭青衫,眉目间透着一股风流倜傥,似乎是那月下的诗仙。

“来来来,今日我们以诗会友!”杜牧豪气干云,举杯邀月,酒香四溢。他的声音如同清风,瞬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李商隐笑着应和:“杜兄一言,我便献上一首,愿与月共醉!”
众人纷纷附和,温庭筠更是调皮地拿起酒杯,笑道:“不如让歌妓们先来一曲,助兴助兴!”于是,几位歌妓便在楼前翩翩起舞,歌声婉转动人,仿佛将月光都融入了旋律中。
杜牧一边品酒,一边吟诵:“月照庭前白玉阶,歌声轻荡似水佳。醉卧花间无所惧,唯愿长留此夜华。”他的诗句流畅而富有韵味,赢得了满座的喝彩。李商隐忍不住拍手称赞:“杜兄真乃才子,今日我等有幸共赏!”
酒过三巡,杜牧愈发兴致盎然,他提议:“不如我们来一场即兴对诗,谁能赢得众人赞赏,便可得一壶美酒!”众人纷纷点头,气氛愈加热烈。温庭筠首先起了个头:“月明点滴窗前影,花香四溢醉人心。”杜牧一听,立刻接上:“影随花舞人间醉,心向明月共此生。”

就在这时,杜牧的目光被一位歌妓吸引,她穿着一袭红衣,舞姿轻盈,仿佛是月下的仙子。她在一旁轻声吟唱,声音如同细雨般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杜牧心中一动,便邀请她上前共饮。歌妓微微一笑,端着酒杯,轻声道:“愿与公子共醉此夜,何必明朝各自愁。”
众人见状,纷纷起哄,杜牧也不禁莞尔。他举杯与歌妓对饮,酒香四溢,仿佛连月光都为他们的情谊所动。宴会在欢声笑语中进行,杜牧时而吟诗,时而与歌妓对唱,尽显风流才情。
夜渐深,月色愈加迷人,杜牧心中感慨万千。他举杯向天,喃喃自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此时的他,似乎已忘却了官场的纷扰与责任,尽情享受着这一刻的欢乐与自由。
当宴会结束,杜牧依依不舍地告别朋友们,心中暗自发誓,待到明月再圆时,必定再聚此地,续写他们的诗酒风流。扬州的夜,因杜牧的风采而愈加迷人,而他的诗酒生涯,也在这片繁华中,愈加闪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