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曾经夸海口:我用脚趾夹木棍写的字比郭沫若强,他的书法水平究竟如何?

村人说史实 2019-11-06 06:57:16

我国科举制度之所以千年不堕,就是有象武则天之类的人以书法取仕,她自己酷爱书法艺术,便尤其注重书法人才的培养、提拔、重用,即使是出生卑微、地位低下的寒门之士,只要你具有书法才能,而得到武则天的青睐,她认为书法能修身、养性,是一个人心境和毅力的体现,有胸襟有文化底蕴是写好书法的保证,所以,人称书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唐代,先后涌现出了除贾膺福、钟绍京等人之外的陆柬之、贺知章、孙过庭、李邕、韩景阳、徐峤之等一大批书法大家,为推动唐代书法的发展,以及唐朝经济文化的大繁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虽然后来再没有以书法取仕,但某种程度上,历朝历代都不不乏有些人去认真地钻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造诣来养性、修身。

比如我们要说现代的书法方面,康生算得上是名家,我们别开其他不谈,单一说他在书画文艺方面,颇有一定的造诣,人称他为现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收藏家。与郭沫若齐名,被当时人称之为“郭老”,“康老”。

康生,原名张宗可,字少卿,山东诸城大台乡(今属胶南市)人。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由于受到家族薰陶,幼年时代便开始接触文艺作品,因此擅长中国传统书法,被人尊为中国当代四大书法家(康生、郭沫若、齐燕铭、沈尹默)之一。

然而,也许是文人相轻的缘故,康生认为,人家把他与郭沫若排列在一起,很不以为然,自己还曾对人家说,郭沫若写的字也能叫书法吗?自称“我用脚指头夹根木棍写的都比郭沫若强”。

康生为什么能夸下如此海口呢?原来,康生老师是清末状元与宣统皇帝的师傅,他在中学时代是在青岛度过的。他不仅上了“洋学堂”,还结识了当时住在青岛的清朝遗老——宣统皇帝的老师陆润庠,及两个山东状元王麦彭、曹鸿勋和一个姓刘的探花,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底子,如此非凡的师承,也难怪他有狂妄的资本。

另外,康生真草隶篆无一不精,亦通章草,能画,人谓党内第一、并世无双。诸书皆能,且自成叫“康体”,其章草手札尤佳,人称“无人出其右者”。

特别令人称奇的是,康生还能双手写梅花篆字,他经常左右开弓,或竟用左手,故常以“康生左手” 落款。对于自己的书法水准,康生也是相当自负的,真可谓“嚣张”了得!

康生写字,有时信笔随笔,却写得大气自然,有常人无法企及之处。三处联笔打破了章草上下字独立不连写的禁忌,显得更加流畅。然其字笔锋太露,又显示了康生的龙爪本色,多少透露了他的性格。康生章草取法元明而舍汉,虽古意稍欠,但临池功力绝对不低。

古人说:书如其人,“心正则笔正”之说,认为书品和人品是密不可分的——书法是人品的外在体现,人品是书法的内涵延伸。所以,古人很看重书家的人品,高度追求人品与书品的统一。所以,古人论书,往往兼论人品,但觉得康生如此揶揄郭老,觉得他的人品还是有问题。

0 阅读:6

村人说史实

简介:讲叙发生在各地的名人史实,介绍那些过去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