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已被篡改称呼,谷歌倒向菲律宾

战龙于野 2025-04-20 11:28:13

据《北京日报》近期报道,谷歌地图竟将我国南海部分区域标注为“西菲律宾海”。此等行径,瞬间让本就复杂的南海局势,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南海(资料图)

谷歌,作为全球享有盛誉的地图服务商,在全球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其一举一动,本应基于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可此番将南海部分海域标注为“西菲律宾海”,完全背离了地图服务应有的中立性。这一行为,很难不让人怀疑其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从地缘政治角度深入剖析,谷歌背后的美国,长期以来就妄图在南海地区搅局,通过各种手段遏制中国发展。谷歌此次的“小动作”,极有可能是配合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一步棋,企图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国际舆论和民众认知层面,为菲律宾在南海的无理主张背书。

回顾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可谓是野心勃勃且毫无底线。自2012年起,菲律宾就开始了一系列荒谬操作。当时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发布行政令,推动所谓的“西菲律宾海”命名运动,试图将南海部分争议海域纳入自家版图。此后,菲律宾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在国际上宣扬这一非法称呼,甚至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舆论造势。一艘菲军军舰长期坐滩仁爱礁,中方多次严正要求菲方拖离,可菲方不仅无动于衷,还想方设法输送维修材料,妄图维持这一非法侵占的现状。如今,谷歌地图的“改名”行径,无疑让菲律宾看到了“希望”,其众议院议长宣称这强化了菲律宾对主权的声索。

南海(资料图)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是基于历史、法理和事实的。在历史上,中国对南海的发现、命名、开发和管辖,可追溯至千年前。大量的历史文献、地图等资料,都清晰地记录了中国在南海的活动轨迹。从法理层面看,《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都明确了中国对南海主权的合法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未对海域名称进行具体规定,但中国在南海的权益完全符合公约精神。南海作为国际社会公认的通用地名,被世界各国及联合国等众多国际组织广泛接受。无论是从联合国发布的各类文件,还是国际海事组织等专业机构的法律文件中,都能清晰看到“南海”这一标准名称的使用。

面对谷歌地图的荒谬之举,中国外交部迅速做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南海一直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通用地名。这短短一句话,掷地有声,直接点明了南海名称的国际共识,有力地回击了美菲的小动作。同时,中国海警也在相关海域加大巡航管控力度,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对于菲律宾海警船在黄岩岛附近的挑衅行为,中国海警果断采取措施,多次喊话警告和规制,让菲方的企图无法得逞。

南海(资料图)

在这场南海主权之争中,科技公司不应沦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谷歌作为全球知名企业,本应坚守客观公正的原则,却选择倒向菲律宾,参与这场毫无正义可言的“地图开疆”闹剧。这不仅损害了自身的信誉,也破坏了国际社会在地名标准化等方面的努力。国际社会应共同抵制这种将科技政治化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和平的国际秩序。

南海的主权归属明确无疑,任何企图通过改名、军事挑衅等手段改变这一事实的行为,都注定会以失败告终。中国在坚决捍卫自身主权的同时,也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南海问题。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会对侵犯自身权益的行为坐视不管,中国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好南海的和平稳定以及自身的主权安全。

0 阅读:9

战龙于野

简介: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国内外最新军事武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