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FindX8Ultra,X8s系列解析,对比小...

数码迷妹小霏 2025-04-16 03:07:54

FindX8Ultra

发布价:12G+256G版6499,16G+512G版6999,16G+1T版7999。

主打影像,通信,续航,机身耐用。

竞品方面,目前包括小米15Ultra(16G+512G版6999)Magic7RSR(16G+512G版7599),GalaxyS25Ultra(16G+1T版13199),Android阵营这代Ultra级旗舰还剩VivoX200Ultra未登场,不同阵营的Pura80Ultra也未登场。不同阵营的Mate70Pro+,iPhone16ProMax在必要的部分会作为参考,不过由于生态不同很多方面缺乏比较的意义。

欧加内部其他选择,包括定位更低的FindX8Pro(16G+512G版5399),至于前代FindX7Ultra,则已经随着FindX8Ultra的发布而停产退市了,所以两代之间已经不存在选择问题。

性能方面

Android阵营的Ultra级旗舰还是如历年惯例,全员搭载当代骁龙8系处理器(这一代是骁龙8E)。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骁龙8系每年都是当时最好的Android处理器,典型的反例就是前几年翻车的骁龙8g1和骁龙888,就算翻车,当时的Ultra级旗舰们也照样用,骁龙8g3明显弱于天玑9300也不妨碍当时的Ultra级旗舰们用,这是长期消费者刻板印象导致的(不过现在发哥已经能够在Pro级旗舰市场占据半壁了,只剩Ultra级旗舰市场待突破)。

这一代用骁龙8E倒是恰好赶上了合理的一年,这代旗舰处理器之间确实是骁龙8E更强一点点。所以这代Ultra级旗舰消费群体在性能部分是幸运的。而且纵向来看,骁龙8E还是高通近十年来性能提升最大的一代(自从骁龙835之后),CPU大核相比前代骁龙8g3暴涨40%(往年每年只能提升10%左右),大核数量翻倍,GPU提升30%,制程大换代到3nm世代(前面三年的骁龙8系都是5nm世代产品)。考虑到Ultra级旗舰消费者能够做到年年换新的比例还是不高的,更多人是买一台坚持三四年,骁龙8E这代牙膏踩爆的好处就是它也会成为比较适合追求长年流畅度体验的一代(因为软件性能开销会跟着每年的硬件水平走)。

相对来说,同样性能配置下(GalaxyS25Ultra用的定制版骁龙8E就是大核频率提高3%而已,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都属于没有可感知区别),国产Ultra级旗舰的性能调度要胜过GalaxyS25Ultra,相对更积极地调用大核,这会更利于游戏场景。

软件部分,FindX8Ultra还是没有选择出海,至少目前消息是国区特供的。欧加在海外的旗舰布局就是FindX8Pro配一加13配FindX8。现在国产厂商们的Pro级旗舰出海更积极(除了小米15Pro以外其余Pro级旗舰都是全球机),这应该与市场策略有关,多数厂商还是选择饭要一口一口吃,先用Pro级旗舰去攻占iPhonePro和GalaxySUltra之下的市场(国产Pro级旗舰们面对GalaxyS25+和iPhone16Plus确实是降维打击,产品力强太多了,市场表现自然很好,每年总份额都在上升)。更新承诺和FindX8系列其他机型一样给5年。

外围部分,Ultra级旗舰是各家通信能力的招牌,通信能力就是一分钱一分货,极少有通信性价比机型,在三大运营商实验室信号测试中一直都是Ultra级旗舰表现最好(三星和苹果机型除外,海外厂商机型在国区的信号测试中比较一般)。欧加这边也毫无意外地只有FindX8Ultra搭载定制通信芯片。

性能整体而言,在国区App的软件环境下,和国区的通信服务环境下,国产Ultra级旗舰是在调度和适配上更好的。

影像方面

还是要在开头说明,机身空间决定光学素质上限,这是物理规律不可抗衡。所以影像一定不能脱离机身尺寸讨论。各家Ultra级旗舰存在非常显著的倾向差别,这并不是几家手机大厂之间有什么水平差异,而只是各家的目标消费人群不同,在影像和机身尺寸控制之间的选择就不同,有的倾向轻薄优先,有的折中,有的倾向厚重换影像素质。

而FindX8Ultra,就和Mate70Pro+一类,属于在影像素质和机身尺寸控制之间较为折中的倾向,并不是极致影像或者极致尺寸控制倾向。FindX8Ultra没有采用上半机身内接圆的后摄方案,而是小了一圈,后摄部分厚度控制在14mm级,后摄体积只比Mate70Pro+稍大,二者就是国产Ultra级旗舰里后摄体积最小的两个了,不过还是GalaxyS25Ultra和iPhone16ProMax。小米15Ultra,Magic7RSR,还有按照目前消息的VivoX200Ultra,都是极致影像倾向。Pura80Ultra未知。GalaxyS25Ultra,iPhone16Pro系列,则属于极致的后摄体积控制倾向(仅仅12mm级)。

FindX8Ultra主摄大体沿用前代FindX7Ultra的方案,镜组光学素质上换了新的镜片有所改进。主摄进光量上几个竞品里小米15Ultra更突出,GalaxyS25Ultra则是明显弱,相应地GalaxyS25Ultra也确实最不擅长主摄弱光场景。光线较好场景时,Mate70Pro+主摄全焦段解析力独一档(独家的传感器配合极强的镜组质量),然后就是FindX8Ultra,小米15Ultra这些LYT900传感器的机型主摄各焦段更均衡了,除了默认1倍时打不过GalaxyS25Ultra的高像素模式以外,数码变焦部分都比GalaxyS25Ultra更强点。

3倍长焦这次是真正原生3倍了,而不是前代那样原生2.8倍再默认裁切到3倍。3倍长焦传感器换成新一代的LYT700,这就是前代所用的IMX890的迭代版传感器,在动态范围和视频能力上都有改进。3倍长焦的等效进光量是这一焦段第二强的,而且和Magic7RSR一起碾压其余所有机型,上图我整理的进光量表中体现得很明显。这也是FindX8Ultra这次强调弱光或者复杂光线场景人像的倚仗,首先就得有一个在3倍附近相对最常用的人像焦段(70mm,85mm)素质顶级的后摄,提供顶级的基础虚化,基础进光量,然后才能在足够高质量的基础信息上再进一步模拟相机质感。基础信息不够多,想靠算法凭空猜是不行的。

6倍长焦是这次FindX8Ultra的最大提升点,前代FindX7Ultra那个6倍长焦是纯粹偏科生,只在光线较好场景下有用,光线一有点不好就罢工(本质上是因为前代的6倍长焦等效进光量不高,打不过它自己的3倍长焦,表中就能看到FindX7Ultra在6倍以上焦段并没有进光量走向的变化。所以光线不好场景就会让3倍长焦接手)。FindX8Ultra的6倍长焦则是等效进光量能够持平它自己的3倍长焦的(实际上提升了3%,不过差异太小所以看作持平),也就意味着这个6倍长焦在光线不好的场景可用性远远胜过前代。实际上FindX8Ultra也确实在弱光场景更多调用新的6倍长焦了,只是还可以更积极一点。总之这代FindX8Ultra终于算是真正的四后摄旗舰,不会经常碰到一到弱光就变成三后摄机型的尴尬。

6倍长焦的等效进光量是没有小米15Ultra和Magic7RSR那么顶的,从进光量表中也能看到这点,最大孔径也要小一个级别,弱光场景硬拼还是拼不过的。表中展现得很直观,FindX8Ultra后摄整体进光量水桶程度不属于最强的一类,这就是它的后摄体积能做到明显比小米15Ultra和Magic7RSR更小的本质原因,影像堆料终究是一定要拿体积去换的。

一边是补齐光线不好场景的明显短板,另一边原本光线较好场景的优势也没丢下。FindX8Ultra这个6倍长焦在光线较好场景的设计思路和前代是一样的,在光线较好场景拼等效传感器尺寸和等效像素量的时候,前代FindX7Ultra就是当时6倍以上场景最强的一类,等效传感器尺寸和等效像素量与VivoX100Ultra接近,二者明显胜过当时的其余机型。FindX8Ultra的6倍长焦特点放在它的同时代机型里也是一样的,上图就能看到,等效传感器尺寸和相应的等效像素量与小米15Ultra组成这代第一梯队。等于继续保持了长焦在光线较好场景高倍望远的优势。

FindX8Ultra这代还终于有了硬件级的长焦微距,3倍长焦可以做到近距离对焦了,虽然放在整个手机圈不算稀奇,但是对于欧加自己来说算是突破,之前欧加旗下所有的直板影像手机都没有硬件级的长焦微距(只有折叠的FindN5有),到FindX8Ultra这里才算开头。

也是因为选择了影像和体积折中的倾向,在3倍和6倍长焦相比前代都有明显进步的情况下,超广角就只能退步了,为了不将后摄体积做大没办法只能如此。而且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本代Ultra级旗舰的大趋势,这代除了GalaxyS25Ultra加强超广角素质以至于超广角更突出以外,其余几家Ultra级旗舰的超广角素质都大差不差,没有你追我赶地堆料了。只有接下来的VivoX200Ultra属于另辟蹊径,消息靠谱的话那么VivoX200Ultra应该反而是做了一个手机圈历史上素质最高的超广角。有很强超广角需求的群体面对这代Ultra级旗舰就只能等VivoX200Ultra去了。

前摄是FindX8标准版和Pro的几乎同款方案,只是多了前摄自动对焦,这代Ultra级旗舰之间除了Magic7RSR前摄明显最顶,和GalaxyS25Ultra前摄相对最弱以外,剩下几家也没有拉开差距。

软件部分,FindX8Ultra做了主摄2倍传感器内变焦,数码变焦优化做了1.2倍,1.5倍,3.7倍,13倍。这代的焦段覆盖优化算法不只做了数码变焦,还做了后置四摄的2500万像素融合输出(在1200万像素的高动态范围和5000万像素的高解析力之间折中),和人像模式的1倍到6倍焦段全优化(可以在人像模式中使用中间任意焦段)。除了焦段覆盖的算法基本完备,再就是配合色彩辅助镜头的色彩还原算法了,分区色温对灯光复杂场景的夜景人像加成很大,演唱会模式也加强了还原(演唱会的彩灯多,很容易偏色)。大师模式的哈苏算法主要改进在更智能上,现在更能根据场景自动判断用哪种风格的影调了,而不是一味地拉饱和度拉对比度。另外人像模式模拟虚化算法提升巨大,特别是以往不太重视的前景虚化上相对来说是目前做得最自然的一家。录像上做了全焦段4K60杜比,和主摄和3倍焦段的120帧杜比。

影像整体而言,欧加自己对FindX8Ultra的概括就比较准确,所谓影像手机而非能通信的相机,其实就是指在影像素质和体积控制上选择折中,而不选极致影像+厚重。影像总得来说就是没有极致影像倾向的小米15Ultra,Magic7RSR,或者未来的VivoX200Ultra那么水桶,但在3倍附近和6倍光线好的少数场景具备与极致影像机型们一拼的能力,作为影像上的突出亮点。相比同样折中倾向的Mate70Pro+,FindX8Ultra的后摄还是稍大点,四摄相比三摄也更水桶点。当然又明显胜过后摄最小的GalaxyS25Ultra和iPhone16Pro系列。软件算法上也体现这一倾向,更强调直出算法的完善而非做太多专业功能,瞄准的还是想买影像手机而不是一个Android相机的人群。

屏幕方面

首先这代竞品里FindX8Ultra,GalaxyS25Ultra都回归直屏了,Ultra级旗舰重新回到直屏和曲屏二分天下而非一边倒的局势,并且未来直屏应该会越来越多(实际上直屏设计也更利于扩大机身空间方便影像堆料)。

几家Ultra级旗舰里,主要就是清晰度差异,Magic7RSR,Mate70Pro+,iPhone16Pro系列清晰度稍低一档,剩下几家都是1440P屏。

再就是护眼方面国产旗舰显著强于三星和苹果机型了,尤其是中低亮度部分国产旗舰能够频闪在安全线内,三星苹果机型就大段频闪超标。

续航方面

续航也是国产旗舰整体更突出,新的硅负极电池技术应用扩大了国产旗舰的续航优势。相对来说Magic7RSR因为屏幕清晰度保守,屏幕功耗更低,续航在竞品里更极致一点,FindX8Ultra这类1440P屏也是要稍付出点续航代价的。

充电一样,主要是国产旗舰和海外厂商之间差距显著,国产厂商竞品内部差异不大。第三方充电兼容性上,Magic7RSR要明显更好。

其他方面

机身部分,FindX8Ultra是市面上首次出现主打机身耐用度的Ultra级旗舰,既有8级+9级双防水,又过了军规级抗摔测试。不过对于Ultra级旗舰来说,意义不如非影像手机那么大,影像模组还是非常脆弱的,并不是机身结构加强了就敢摔。

剩下外围堆料上各家都够水桶。

总结

Ultra级旗舰选择两大核心问题,一是生态喜好,这个各有所爱没什么可多说的,二就是影像和机身尺寸的取舍,毕竟到了这个级别,影像毫无疑问是主要需求(如果影像不是主要需求的话,那不要考虑任何Ultra级旗舰,纯浪费钱,左转去选标准版和Pro级旗舰更适合)。FindX8Ultra的定位,就是瞄准追求影像和机身尺寸折中,不想要太过巨大的后摄的群体,给到他们折中机身的同时在特定焦段特定场景还能提高顶级素质增加额外吸引力。

选择思路上,在非生态部分,大方向上首先是国产旗舰和海外旗舰差异大,国产旗舰在续航护眼上明显更好,影像和机身倾向上相对更倾向影像这一边,三星和苹果机型更倾向机身尺寸控制的一边。国产旗舰内部,目前小米15Ultra和Magic7RSR以及接下来的VivoX200Ultra是极致影像+极致大体积倾向,Pura80Ultra未知,FindX8Ultra和Mate70Pro+是折中倾向,FindX8Ultra相对来说影像稍水桶后摄稍大一点。结合具体影像和手感需求选择。

同FindX8Pro之间选择

FindX8Ultra大的提升方面主要就是影像和屏幕。影像上主摄进光量高60%,3倍长焦进光量高120%,6倍长焦进光量高140%,越到高倍差距越大。屏幕分辨率提升一档到1440P。

小的提升方面就是充电更快,指纹更好,性能和通信稍强(骁龙8E的大核性能稍高一点点,通信辅助芯片只有Ultra有)。

FindX8Pro在影像堆料和Ultra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后摄体积也就更小,仅仅12mm级比Ultra薄了20%,而且也更轻得多。再就是续航稍胜过Ultra了,虽然电池稍小但是更低分辨率的屏幕功耗也低。以及天玑9400支持四频北斗的导航优势。

要不要上Ultra关键就看差异最大的影像和屏幕需求决定。

FindX8s+

发布价:12G+256G版4199,12G+512G版4699,16G+512G版4999,16G+1T版5499。

主打影像,通信,续航,机身耐用。FindX8s+本质上就是FindX8的续航加强版,除了续航别的变化不大。

竞品方面,包括Magic7(16G+512G版4699),小米15(16G+512G版4699),都是同代标准版旗舰。Vivo旗下竞品其实应该是马上要登场的VivoX200s才对,只是现在还没发布的情况下暂且以VivoX200(16G+512G版4499)作为参考。

欧加内部其他选择,包括定位更高的FindX8Pro(16G+512G版5399)。欧加旗下的标准版旗舰(FindX8s+,FindX8s,FindX8,一加13,现在欧加一家就有四款标准版旗舰)选择统一放到后文再讨论。

性能方面

到了标准版旗舰的范畴,就存在不同处理器选择,不同性能释放倾向的问题了。当然纵向看无论天玑9400还是骁龙8E都是近五年来牙膏踩爆的一代,相对在前后代机型里更适合购买后长年使用在意长年流畅度的人群。

FindX8s系列首发天玑9400+,相比天玑9400改动非常微小,主要就只是X925大核的频率提高一点点而已。天玑9400本身已经将牙膏踩得差不多了,天玑9400+这次半年小更新的幅度也就很有限(单核变化不到3%,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都算难以感知到的差异)。

所以横向看,骁龙8E依然是竞品里更强一点的那个。CPU高频大核性能比天玑9400系列稍强接近10%的同时,双满血大核设计要比天玑9400系列的单满血大核更擅长应付大型游戏和App(会利用到不止一个主力线程,而且会有切换线程的情况,双满血大核切换起来更流畅),天玑9400+的登场对竞争格局改变不大。CPU以外,两边的GPU和能效都非常接近。

不过落到手机上,还需要考虑散热水平,相对来说Magic7的性能在竞品里更突出,骁龙8E的同时还是大尺寸散热更强的机型。小米15虽是骁龙8E但作为小尺寸机型散热效率吃亏,性能持续输出弱一点,FindX8s和VivoX200s都是天玑9400+,CPU稍弱一点,这三个机型性能更接近。

软件部分,FindX8s系列照目前消息也不准备出海。FindX8s+作为实际上的FindX8的续航小改版,由于硬件高度接近,应该软件底层也是和FindX8共用的,这么小的变化下没必要做两套软件了,小改即可。软件服务应该跟着FindX8一起走。

外围部分,主要差异就是天玑9400的北斗支持更好,FindX8系列和VivoX200系列导航占优一点。

性能整体而言,除了Magic7更突出外(其实还有一加13也属于性能更突出的)其余国产标准版旗舰竞品都差不多,再就是看导航需求选择了。

影像方面

影像就是FindX8完全同款没变。所以也不需要过多讨论,毕竟FindX8登场已经半年多,影像的市场反馈早就足够丰富满足判断了。

标准版旗舰竞品里,欧加和Vivo两家的长焦素质最突出,这在进光量表中很明显。其中Vivo机型长焦进光量顶级的同时还比欧加机型多了长焦微距,要更全面一点。Magic7则是竞品里明显长焦素质垫底的一个。

主摄部分是FindX8s+的相对劣势项,主摄素质在标准版旗舰里相对最弱(本质上FindX8系列标准版的主摄素质相比前代FindX7退步了,一加13的主摄素质才是沿用前代的水平),光线较好场景还不太容易看出,到了弱光场景就吃亏点。小米15和VivoX200ProMini的主摄素质则相对在竞品中最水桶,等效进光量顶级的同时传感器也更大。

超广角各家差异很小,前摄则是Magic7一枝独秀,竞品里唯一的顶级前摄。

软件部分,FindX8s+也给了新的人像虚化算法,人像模式做了1倍到3.4倍任意构图,作为标准版,视频算法做到全焦段4K60杜比的规格。影调风格上也更接近FindX8Ultra的更多根据场景判断而非一味拉对比度压暗部。

影像整体而言,FindX8s+基本就是FindX8翻版,只是算法稍新,但后续毫无疑问FindX8也会更新同样的算法。在大尺寸竞品里,FindX8s+的后摄是体积较小的一类,更兼顾手感而非在标准版里的极致影像倾向。影像水桶程度没有VivoX200系列和一加13那么高,不过长焦够顶还是让它创作灵活性好于其余竞品。

屏幕方面

标准版就只有一加13才有1440P屏了,其余的标准版旗舰之间屏幕水平没有质的差异,色准护眼都接近,只是屏幕基材和调教带来一点细节区别。

续航方面

续航是FindX8s+的重点,就像前文说的本质上它就是个FindX8续航升级版。得益于这半年里的电池技术进步,电池容量站上了6000mah台阶,续航在目前的标准版旗舰里是最长的。不过马上要登场的VivoX200s续航还要更长,它这个半年小改款用上了6200mah电池。Magic7和小米15这类不推出半年小改款的原版机型相对就在续航上不及FindX8s+和VivoX200s了。

充电速度是Magic7更快点,充电兼容性也更好。FindX8s+稍慢点但竞品间相差不大。

其他方面

欧加在标准版旗舰领域也是唯一主打机身耐用度的,只有FindX8s+,FindX8,FindX8s三兄弟兼具军规级抗摔认证和8级9级双防水。不过也像前文说的,影像旗舰主打机身耐用度相对意义没有很大,豪华的影像模组注定怕摔。

指纹就是Magic7和小米15的优势项了,据说Vivo那边半年小改款X200s也要上超声波指纹。

总结

FindX8s+就是FindX8续航升级版,电池加大7%,机身也相应地稍微变重一点点但轻薄度依然维持在正常标准版旗舰水平,续航升级之后暂时在标准版旗舰里最突出不过可能很快要被接下来的VivoX200s超越。考虑到它与现有的别家旗舰标准版之间的差价的话,相对来说目前肯定是不如考虑FindX8和别家旗舰标准版竞品的。但这类半年小改款机型也无需担心,过一两个月进入补贴价阶段之后整体性价比很快就会追上其他竞品的,就像前一年的VivoX100s后期价位和小米14,Magic6是同一水平的。

同FindX8Pro之间选择

FindX8s+加强续航之后,标准版和Pro版的续航关系就反转了,现在是X8s+续航更强。

别的关系都和FindX8一样没变,标准版更轻薄,相应的影像更弱。Pro版主摄进光量高60%,多了6倍长焦在光线较好场景高倍解析力碾压标准版。

所以本质上还是要看影像需求决定要不要上Pro版。

FindX8s

发布价:12G+256G版4199,12G+512G版4699,16G+512G版4999,16G+1T版5499。

主打小尺寸,影像,通信,续航,机身耐用。FindX8s可以视为FindX8的尺寸缩小影像削弱(小尺寸必然带来影像降级,前文说过体积与影像素质挂钩)版,瞄准小尺寸旗舰市场。

竞品方面,包括小米15(16G+512G版4699),VivoX200ProMini(16G+512G版4799),GalaxyS25(12G+512G版5999),都是同代小尺寸标准版旗舰。

欧加旗下的标准版旗舰选择统一放到后文再讨论。

性能方面

小尺寸旗舰里,国产旗舰的散热水平是要胜过GalaxyS25的,三星在Ultra级旗舰上散热堆料算足,标准版还是稍弱。

再结合处理器关系,小米15的性能在小尺寸旗舰里稍微占优一点。

外围部分,两个天玑9400小尺寸旗舰导航更好,两个骁龙8E小尺寸旗舰USB速率更高。

性能整体而言,小尺寸旗舰之间差距要比大尺寸旗舰更小,更弱的散热能力会抹掉一部分处理器性能差异。性能也确实不是小尺寸旗舰消费人群的重点,天生散热面积小注定不适合性能需求为主的人群。

影像方面

首先小尺寸旗舰竞品里影像最弱的没有任何疑问就是GalaxyS25,它是唯一不主打影像的小尺寸旗舰。它的等效进光量走势,就相当于没有长焦的FindX8s,从主摄1倍开始不停衰减下去。GalaxyS25有长焦,但是长焦素质太弱了,等效进光量明显低于它自己的主摄,只能提供一点光线较好场景的望远能力,而且就算是光线较好场景的望远能力也明显弱于其他竞品(其他几个的长焦等效传感器尺寸都比GalaxyS25高70%以上)。相应的,GalaxyS25也是小尺寸旗舰里后摄显著最小的一个。

FindX8s则如前文所说,算FindX8的影像弱化版,主摄超广角前摄都用FindX8同款方案,长焦则换成了Reno13Pro同款。这个小尺寸长焦方案是典型的偏科,在光线较好的场景高倍数码变焦画质能够跟VivoX200ProMini一档,在小尺寸旗舰里仅次于iPhone16Pro。但是弱光场景拼进光量的时候就离VivoX200ProMini和iPhone16Pro差很多了,和小米标准版旗舰接近。

主摄素质在小尺寸旗舰竞品里处于劣势,由于主摄堆料需求的空间相对较小,小尺寸旗舰们反而在主摄堆料上大都比较积极。

软件部分,FindX8s和FindX8s一样,人像模式做了1倍到3.4倍任意构图,给了新的人像虚化算法,全焦段4K60杜比。

影像整体而言,FindX8s在小尺寸旗舰里是典型的更倾向轻薄,和小米15的倾向一致,都不是追求极致影像的小尺寸旗舰。二者之间FindX8s长焦更强,小米15主摄更强。FindX8s没有影像拉满的好处就是后摄体积控制在主打影像的小尺寸旗舰里最好,只比不主打影像的GalaxyS25大,11mm后摄厚度比12mm级的小米15还小。所以小尺寸旗舰里,影像选择关键看轻薄度需求,轻薄手感需求高那么FindX8s和小米15更合适,影像需求更高的话VivoX200ProMini和iPhone16Pro更合适。

屏幕方面

国产小尺寸旗舰的屏幕基本在同一档水平,GalaxyS25相对最没诚意,2025年了还在小尺寸旗舰上坚持1080P屏(特别是考虑到今年GalaxyS25+已经升级1440P屏的情况下,更衬托得标准版没诚意)。而且祖传低频PWM调光也导致GalaxyS25在中低亮度护眼上明显不如三个国产小尺寸旗舰。

续航方面

依然是国产小尺寸旗舰整体显著强过GalaxyS25,机身也就宽了1mm的情况下电池容量碾压。FindX8s和VivoX200ProMini的续航更极致一点。

其他方面

机身部分,FindX8的轻薄程度仅次于GalaxyS25,比小米15和VivoX200ProMini后摄凸起更小,机身更轻。GalaxyS25的轻薄度是基于明显弱很多的堆料,而FindX8s则是在堆料没有明显落后竞品的情况下轻薄度控制更好。国产厂商在集成度小型化方面已经更胜过三星了。

机身耐用度上,FindX8s和前面的FindX8系列机型一样,又是竞品里唯一兼顾抗摔和防水的。但也还是那句话,抗摔能力对影像旗舰意义没那么大,影像模块终究还是怕摔,能避免就避免。

体验更好的超声波指纹只有小米15和GalaxyS25给了。

总结

这代旗舰机算是小尺寸机型的盛世了,欧加Vivo两家都加入了小尺寸旗舰市场,加上原有的小米三星苹果,当下小尺寸旗舰选择足够多样。小尺寸旗舰很明显是瞄准手感需求高的消费人群,但是选择小尺寸旗舰也要准备好接受小尺寸旗舰在性能续航方面不及同时代大尺寸旗舰的缺点,手感和性能续航要选一边。

同代小尺寸旗舰里,GalaxyS25基本除了极致轻薄,最轻后摄最小以外,就没别的吸引力点了。iPhone16Pro则是价位明显最高,和其余小尺寸旗舰竞争关系最弱。三个国产小尺寸旗舰,FindX8s更倾向轻薄,抛开堆料过于弱的GalaxyS25,FindX8s是在堆料水平和极致轻薄之间兼顾得最好的,相比国产小尺寸旗舰竞品没有太明显的劣势,大体在同一堆料水平,然后更轻,后摄更小。

小米15是小尺寸旗舰里最折中的倾向,影像和FindX8s大致一档只是焦段侧重点不同,影像整体不是VivoX200ProMini那样的大体积后摄堆料,也不是GalaxyS25那样过于拉胯。外围部分相对什么都顾一些,机身结构有加强但没到军规级抗摔的程度,USB指纹够水桶,性能得益于处理器选择要稍强。

VivoX200ProMini就是典型的影像倾向了,和iPhone16Pro一起属于小尺寸手机里后摄凸起最大的两个,影像也相应地最水桶,主摄胜过FindX8s,长焦胜过小米15,长焦微距更是独一档(iPhone16Pro没有),焦段覆盖还比iPhone16Pro更均衡,中间3倍到5倍也不弱。代价就是后摄凸起明显大,在小尺寸旗舰里手感相对吃亏。

总得来说新入场的欧加和Vivo的小尺寸机型都在强调相对于小米15的差异化,在影像或者轻薄方向上同小米15作区分,或者说相比小米15的折中,FindX8s和VivoX200ProMini更突出在特定倾向上的优势。

FindX8s,FindX8s+,FindX8,一加13之间选择

同厂商同代有四个标准版旗舰同时在售,可以说非常罕见了。

相对来说,FindX8s在其中主要就是倾向小巧轻薄,为此付出了影像和性能释放上的代价,影像主要是长焦等效进光量比其余三个大尺寸兄弟机型低了50%。

FindX8s+和FindX8高度相似,只是续航差异,FindX8s+的续航在四个机型里最极致。FindX8s凭借小屏功耗低续航排在第二,一加13电池够顶但是屏幕清晰度最高导致功耗也最高,续航不算顶级,等于为了屏幕素质付出的代价。

一加13就是欧加标准版旗舰里最堆料的了,散热能力最强,实际上它就是所有Android厂商这代标准版旗舰里性能释放最高的,既是骁龙8E又是强散热设计,主摄进光量比FindX8系列的标准版高出60%,屏幕清晰度也独一档,续航因为屏幕的缘故不突出但配了更快的充电也算弥补,外围的USB速率和指纹也都是独有。堆料的代价就是机身在欧加标准版旗舰里明显最大最重。

所以大致选择思路就是小尺寸需求直接FindX8s,大尺寸里看轻薄和堆料的取舍,更在意轻薄和续航就等FindX8s+降价(现在相比FindX8还略显贵,当然刚发布价比FindX8降了半年的价,可以理解,等FindX8s+进入补贴价阶段就好了),更需要性能影像屏幕外围的极致,可以忍受手感代价,那就一加13。

记录发布信息



0 阅读:0

数码迷妹小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