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公布,有获奖者不能公布照片,他们头像上的五星红旗格外耀眼。
缉毒警察杨翔就是其中一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杨翔没有过一张正面工作照。戍边17载,他始终战斗在情报侦查、缉枪缉毒斗争的第一线,曾组织并参与侦破毒品大要案件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1.5吨、易制毒化学品300余吨。
今天,一起走进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杨翔的故事👇
“看到毒贩要逃离布控圈
只能做一个前扑的动作” 杨翔曾是一名军人,转隶到国家移民管理局后,开始接触缉毒工作,他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工作中的前辈。“看他们是怎么打击罪犯,慢慢跟着学,一件一件事,一个一个人,这样学起来的。” 2021年,杨翔带领侦查员侦办一起毒品特大案时接到线索,称近几天将有大批毒品入境。毒品何时何地入境?怎样运输?一个个疑团亟待警方侦破。 随后,杨翔组织队伍奔赴中缅边境一线展开侦查。犯罪嫌疑人十分狡猾,反侦察能力强,多次试探后又消失在境外。 因嫌疑人多次更改路线,杨翔只能带领队员们白天查缉追踪,晚上分析研判。经过近48个小时的蹲守,专案组终于成功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当场缴获毒品94千克。直到将嫌疑人带回审理时,他才发现膝盖上流出的血染红了裤子。 “当时看到毒贩要逃离布控圈了,首要的就是把他控制住,只能做一个前扑的动作。那时候很紧张,没感觉到疼,后来才发现自己磕到腿了。” 杨翔回忆。
02
蹲守相关人员、找证据
“加班加点工作是家常便饭”缉毒破案经常需要长线作战。一起毒品案件可能涉及境内境外,警方要跨越多个省市上千公里,历时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抓获犯罪嫌疑人,摧毁贩毒网络。
2022年9月,杨翔和侦查员经过三年缜密侦查,成功摧毁了一个从缅甸走私毒品入境,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运输、贩卖,辐射国内10个省市的多层级贩毒网络。杨翔称,“在这个过程里,民警需要蹲守相关人员,找到证据,加班加点的工作更是家常便饭。” 最终,包括毒贩“老黑”在内的43名毒品犯罪嫌疑人、21名吸毒人员全部抓捕归案,缴获各类毒品24.4千克。

03
办案后最想做的事
“给妻子和女儿做顿饭”禁毒民警的身心常承受着异于常人的双重压力。杨翔曾遇过嫌疑人持刀反抗,驾车疯狂冲卡等危急情况,最让他惊心的一次,是毒贩威胁他家人的生命安全。
在一次抓捕行动中,杨翔带领侦查人员在一宾馆内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查获毒品6千克。 而后的一周多时间里,毒贩老板用临时手机几次给杨翔打电话威胁杨翔和他的家人。 面对毒贩的威胁,杨翔只能拨通妻子的电话, 谎称自己有一个“不危险的特殊任务”要去完成,让在外地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半年内不要来看望自己。 对犯罪分子毫不畏惧的杨翔,一提起家人却满是愧疚。他说,“是妻子帮我撑起了家的大后方,每次办完案后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给妻子和女儿做顿饭,好好陪陪家人。”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来源 | 央视新闻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