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俄罗斯媒体《军事评论》发布了一篇重磅文章,就像一颗炸弹一样引发热议。
文章大胆预测:美国海军可能正在走下坡路,失去其海上霸主的地位。
而中国海军则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壮大,或许只需七年时间就能成为全球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这不仅仅是老生常谈的“中国威胁论”,更是世界格局正在剧变的信号,是国家工业实力、战略规划和坚定决心的综合体现。
——【·美国海军从辉煌到衰落的根源·】——»
二战结束后,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造船业也达到了顶峰。
商船和造船厂被视为战略资源,政府大力扶持,为美国海上力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时美国海军的规模和技术都领先世界。

但好景不长,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为了追求更高利润,取消了对造船业的补贴。
这一举措使得美国造船厂在国际竞争中节节败退,规模缩小,技术人才流失。
冷战结束后,美国降低了对军事领域的重视,海军设计团队也大幅缩水,导致新一代舰艇的研发能力下降。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就是典型例子,耗费巨资却问题不断。
曾经的造船强国逐渐衰落。
这艘充满未来感的战舰,因为技术问题多、维护费用高、跟海军其他舰艇配合不好,最后只造了3艘就停止了,白白浪费大量资金,成了摆设,海军内部都嘲笑它是“海上赔钱货”。

美国海军维护舰艇的能力也让人担心,航母和潜艇经常延误维护,每年损失的战斗力相当于半艘航母和三艘核潜艇,严重影响了整个海军的战备状态。
更糟糕的是,美国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和动不动就加关税的做法,虽然短期内可能有点好处。
但长期来看,会使国际关系更紧张,阻碍全球经济合作,最终也会限制美国自身的发展,削弱其国际影响力。

2025年,特朗普又用老办法,威胁提高关税,想以此逼迫其他国家让步,打开市场,填补美国的贸易逆差,但这只会加剧全球贸易冲突,也让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变差。
——【·工业奇迹与战略远见·】——»
中国造船业的发展速度引人注目,与美国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等方面均位居世界第一,已持续14年,占据全球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中国具备建造从航母到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再到无人舰艇的各类船舶的能力,这表明中国造船工业体系的完整和先进,实力强大。

同时,中国拥有大量大型造船厂和干船坞,基础设施完善,确保了海军舰艇的建造和维护效率。
中国维护航母的速度远超美国,海军舰艇的更新换代速度更快,舰队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先进军舰不断下水,整体实力迅速增强。

中国在电磁弹射技术、新型舰载机、高超音速导弹、无人舰艇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十分迅速,这些突破展现了中国军工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强大创新能力。
中国海军正在积极建设远海防御体系,从亚丁湾护航到吉布提保障基地的建设,海军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体现了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决心。

在中国和美国贸易摩擦期间,中国海军航母编队在美军及其盟友在亚太地区举行的联合演习附近公开亮相,展示了包括护卫舰、潜艇和先进无人机在内的完整作战体系。
这既是对美国及其盟友的一种威慑,也生动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实力,宣告中国海军已经今非昔比。

——【·此消彼长与未来格局·】——»
中美海军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美国海军虽有庞大舰队,但不少舰艇老化严重,维护费用高昂,战斗力面临挑战。
伯克级驱逐舰雷达技术相对落后,可能在中国055型驱逐舰面前处于劣势。
中国海军舰艇数量迅速增加,新旧舰艇比例合理,工业实力强大,技术创新成果显著,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有预测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国海军可能超越美国海军。
这并非没有根据,中国海军舰艇规模不断扩大,岸基导弹、高超音速武器等方面也具备优势。
中国拥有东风-21D、东风-26这类反舰导弹,它们射程覆盖南海,对美国航母构成威胁。

中国海军实力增强,美国航母在西太平洋的活动空间受到挤压,亚太地区的战略形势也在变化。
为了对抗中国,美国推行“印太战略”希望联合盟友。
然而,英国航母“威尔士亲王”号存在锈蚀问题,日本“出云”号航母的定位也比较尴尬,显示出盟友实力和意愿的不足。

仅仅增加军费难以解决美国海军的问题,根本在于工业基础薄弱和技术创新放缓。
中国在“非对称作战”方面有所突破,比如传闻中的“非核氢弹”和使用AI飞控的六代机着舰系统,可能颠覆未来海战规则,削弱美国海军的传统优势。

——【·内外交困与战略迷茫·】——»
美国海军现在遇到不少麻烦,外部有战略竞争的压力,内部也存在自身的问题。
虽然2025年的预算很高,有2580亿美元,但真正用来造新船的钱却不多,只有260亿美元。
这笔钱只够造6艘新军舰,平均每艘船的成本要43亿美元。

而同样的钱,中国能造3艘055型驱逐舰或者一艘福建舰航母。
更让人头疼的是,美国在建的88艘军舰都延期交付。甚至最新的星座级护卫舰,也要等到2029年才能交付使用,问题主要在于海军的专用船厂和干船坞太少了。

只有4家船厂和17个干船坞,舰艇的建造和维护效率很低,航母维护都要排队。
此外,美国造船业还面临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老技工退休后,新人补充不上来,导致技术断层越来越严重。
美国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导致一些造船的关键材料和设备受制于人。

比如,造船用的龙门吊七成需要从中国购买,特种钢材依赖日韩供应,甚至连焊工都需要外包给墨西哥。
这使得美国海军的供应链安全,在可能发生的冲突中面临很大问题。
与之不同,中国从钢板制造到芯片生产都能自主完成。

这让中国海军在应对外部挑战时,拥有更大的战略优势和选择余地。
例如,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从开始建造到下水仅用四年,比美国建造福特级航母快了三年,充分展现了中国造船业的效率和实力。

各种迹象表明,美国海军正面临多重困难,昔日的辉煌正在逐渐消失。
中国海军迅速壮大,而美国海军面临着许多难题。美国海军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参考截图:

俄罗斯媒体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