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车轮,裹挟着四月的温柔与缱绻,驶向远方。
那些藏在春风里的花事,绽放在枝头的芳菲,成为人们记忆中珍贵的画卷。
四月再见,五月你好!
陶渊明笔下“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的盛景,将在五月尽情地铺展开来:草木葱茏,疏密有致,阳光不燥,微风正好。
一草一木皆为诗,万事万物俱含情。
一起走进诗词,寻觅五月的明媚与悠然。

〔1〕五月的花,炽烈明艳
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五月虽没有百花齐放,绚烂多彩,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五月里的榴花,尽情地绽放,大片的火红就像团团火焰,直晃人眼。繁茂的枝叶间,时不时可以看到小小的石榴幼果初见雏形,圆润可爱。
可惜的是,这里太过于偏僻,没有车马往来,无人驻足欣赏。随着时光流逝,娇艳的榴花渐渐凋零,绛红色的花瓣纷纷飘落,杂乱地散落在青苔之上,无人问津。
榴花明艳动人,却无人欣赏,恰似诗人的才华与抱负,在现实中难以施展。
诗人以景结情,借物抒情,看似描写榴花的状况与处境,实际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2〕五月的麦浪,金黄灿烂
野店
清·繆公恩
柳浪青青麦浪黄,山风吹雨湿衣裳。
微尘不起茆檐洁,野枣花开树树香。
乡野间的道路旁,万千柳枝随风飞舞,远远望去,好像层层翠绿的浪涛在涌动。
一旁的麦田里,成熟的麦子一片金黄,沉甸甸的麦穗在风中起伏,像是金色的海浪翻涌。
山间的风裹挟着细密的雨丝,扑面而来,瞬间将诗人的衣衫打湿。
诗人来到一处茅草野店避雨。屋檐下一尘不染,非常干净整洁。周围的枣树上,一树树洁白的枣花竞相绽放,花朵虽小,却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这首诗就像是一幅恬静美好、充满诗意的乡野图,诗人用寥寥四句,将乡野的风光与闲适的心情娓娓道来,清新自然,鲜活灵动。

〔3〕五月的儿童,活泼纯真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初夏时节,梅子已经熟透,汁水丰盈,酸味浓郁,轻轻咬一口,酸溜溜的味道让人咋舌。
芭蕉肆意生长,宽大翠绿的叶片绿得发亮。一片绿意透过窗户,映照在窗纱之上,使得室内也染上一层清新的绿意。
夏日里,白昼漫长,让人慵懒困倦。午睡醒来后,只感觉百无聊赖,心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和思绪。
于是坐在窗边,悠闲地看着孩子们追逐飞舞的柳絮,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
整首诗清新自然,活泼明快,诗人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初夏时节的慵懒闲适与盎然生机,充满生活气息与童真意趣。

〔4〕五月的风,温和宜人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蜿蜒曲折的河岸边,有一座石桥和几间茅草屋,潺潺的溪水流入西边的小池塘。
晴空之下,温暖的风徐徐拂过,送来阵阵麦田的清香,麦子已经成熟,这是丰收的气息。
放眼望去,绿树青草相互映衬,在诗人眼中,如此优美的景致远,比春天百花盛开之时更为动人。
王安石晚年罢相,退居江宁,远离了朝堂的喧嚣与纷争。在宁静的山水田园之间,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春花虽然绚烂,却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而夏日的绿树青草,却以持久的绿意诠释着生命的力量。

〔5〕五月的雨,温润宜人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在翠绿的槐树和高大的柳树间,新蝉发出幽咽的鸣叫声,和暖的风轻轻吹拂。
绿色的纱窗下,香烟袅袅升腾而起。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棋子落盘声,将主人公从酣眠中惊醒。
一阵细雨过后,小小的荷叶在风中轻轻翻转,石榴花显得愈发艳丽。
女子伸出纤细的手,拨弄着清澈的泉水。水珠像珍珠般四处飞溅,瞬间碎落,又迅速聚成圆润的珠子。
这首词清新自然,生动鲜活,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营造出一种闲适惬意的氛围,犹如一首悠扬的夏日赞歌,充满生机与活力。
与四月再见,心中有万千不舍,也有对远方的憧憬。
别回头,向前看,张开双臂,接住五月崭新的美好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