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先秦·诗经《魏风·十亩之间》
桑田一片广阔,采桑人悠然自得,劳作之余与同伴携手归家。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般闲适的田园生活,真是一剂心灵的良药。
0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以菊为友,以山为邻。陶渊明以淡泊之笔,写尽归隐者超然物外的洒脱,还有超脱世网的自在。

03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清晨早起去田地里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躬耕不仅是身体的劳作,更是精神的修行。每一株杂草的拔除,都是对浮华世事的抛却,诗人以星月为伴,待到荒秽除尽时,心亦澄明如洗。
04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洲。
——元·赵善庆《普天乐·江头秋行》
稻谷高粱成熟肥大,芦草也开花吐穗。黄澄澄的果实挂满了村落的篱笆,水中小岛上的绿草枯萎暗淡。归隐之后的农家之乐,不必琴棋书画,岁月静好,五谷丰登便是人间好时节。

05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沿溪而行至尽头,看似无路,也不必怅然,不妨席地而坐,静观云卷云舒。王摩诘的禅意,在于放下执念,人生看似绝境处,或许正是另一种开阔的开始。
06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
一个人的心闲静了一下来,才能听见桂花坠地的声音;夜愈静,愈显春山空灵。所谓心远地自偏,王维以诗入画,以画喻禅,教人于喧嚣中觅得一方澄明之境。

07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唐·王维《酬张少府》
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实不为外人道也。王维的隐逸,闲适、情趣真的别具一格,真正的风雅,从来无需雕饰。
08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乐天寥寥数语,将人间烟火酿成诗意。所谓知交,便是风雪夜中,温一盏小酒,痛苦地喝个不醉不归。

09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渔翁夜钓归来时已是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懒得把缆绳系上,任凭它随风飘荡。江村之夜流淌着无拘的闲适。司空曙以不系之舟,暗喻随遇而安的心境。
10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只见高僧带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前眼。送别不言离愁,只托付一程山水共清欢。一个人闲恬淡静之后,一切都觉得命中注定。

11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赵师秀《约客》
夜半候客不至,独自棋子轻敲,灯花簌落间,寂寞中自有情趣。赵师秀以寻常琐事入诗,道出宋人雅致,等待亦可成为一种诗意的修行。
12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一叶扁舟遁入烟波,从此江海为家,明月作证。东坡的旷达,是历尽宦海沉浮后的顿悟,舍得放下名利,欲望,安贫乐道,人间何处不可寄此身。

13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元·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醉眼朦胧,只见星河坠入船中,清梦载满天地。唐温如以奇幻笔触,写尽物我两忘的至乐。人生难得几回醉,留一分清醒三分醉,大抵人会更快乐一些。
14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刚采摘的新茶,作诗醉酒,趁着青春年华尽情欢乐啊。东坡的超然,在于洞悉“当下”之珍贵。趁春未老,人未老,何不将浮名换作浅酌低唱。这浮生百味啊,须以闲心细嚼慢品。

15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病榻之中,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易安以女儿身写丈夫气,风雨中自有一番从容,世间万物,心闲处皆是佳境。
16
闲来几句渔樵话,困来一枕葫芦架。
——元·邓玉宾《雁儿落带得胜令·闲适》
与渔樵闲话桑麻事,困了在葫芦架下自酣眠。元曲的俚俗中透着大智慧,所谓闲适,不过是把日子过成无拘无束的大自在。所谓心若无事,处处桃源。

17
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元·卢挚《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
放眼四望,荞麦花雪白白开,豆苗儿碧油油的长。乡村生活没有是非竞争,一切都平静如常,真是一派农家欢乐的景象。卢挚以白描写田园,道破千古真理,至简至朴处,自有至味。
18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临到老回到了村中生活,几间茅屋里,珍藏着万卷诗书。世人只是谨记“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殊不知它的前一句就是归隐田园之后,以书卷为友、青山为伴。他很好地诠释了“富有”的另一种定义。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