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1990年
嘉禾影业是香港黄金时代的巨头,要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业最有魄力,也就是最愿意烧钱的公司,当然也是非它莫属。
它先后支持李小龙、洪金宝、成龙等成立自己的子公司,特别是放手成龙赴全球实景拍摄,使得香港电影,开始摆脱邵氏棚拍的小家子气。
经营到1980年代末,成龙、元彪等凭借在影片中积累的人气,在日本已有相当票房号召力。而且彼时的日本动漫,也在八九十年代开始风靡全球,越来越成为香港电影,不可缺少的素材来源之一。
为进一步打开日本市场,在熟悉日本制片业务蔡澜的穿针引线下,嘉禾联合日本公司投资1.2亿港元(相当于2025年约3.8亿港元),拍摄奇幻大片《阿修罗》,由叶蕴仪、元彪主演,特效对标好莱坞。
剧组赴尼泊尔、内蒙古实景拍摄,搭建巨型魔宫场景,特效团队耗时2年制作(当时香港电影平均制作周期,仅3个月)。
没想到最终香港票房仅收300万港元,寄予厚望的日本市场,同样遇冷,总亏损超1亿港元。
嘉禾被迫缩减制片规模,转向与好莱坞合拍(如《忍者龟》系列)回血,一向对制作投入大手笔的嘉禾都开始有心无力,也标志着香港本土大制作时代,逐渐落幕。
《喋血街头》1990年
1986年的吴宇森,刚刚因为《英雄本色》“咸鱼翻生”,摆脱了“过气导演”之称,还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一时风头无两。之后更是顺风顺水,在“金公主”支持下,成立了自己的吴宇森制作有限公司。
公司创立之后,第一部作品就是《喋血街头》,还邀请了当时仍为徐克“电影工作室”总经理的老友张家振帮手。
在创作剧本的时候,他叮嘱另外两位编剧梁柏坚和秦小珍,把张学友饰演的“辉仔”设定为电影中的灵魂人物,他才是真正的主角。
这一点也可以从电影英文名字《Bullet in the Head》体现出来,翻译过来就是《头颅上的子弹》,吴宇森自己也说过:每当他看到辉仔因为遗留在头中的子弹而产生痛苦的时候,他都会忍不住流泪。
因为包含战争题材,需要的资金很大,“金公主”当时给了吴宇森800万预算。
吴宇森觉得800万不够,“金公主”这样答复他,如果电影里有周润发,可以多投一点,但你找梁朝伟主演,他是电视演员,票房号召力不够,确实不敢冒险。
有了投资,吴宇森立马把剧组拉到泰国拍摄,片场子弹纷飞,爆炸场景随处可见。最后结果显而易见,自然是超支了,吴宇森整整花了2800万。
而吴宇森最遗憾的,也是当初为了过审《喋血街头》剪掉了30分钟,这成了吴宇森心里的一个疙瘩。
电影时长只是票房失败的一个原因,影片上映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18日,周星驰的《赌圣》横空出世,收割了4132万港币,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只能说《喋血街头》生不逢时。
还好合伙人张家振,将影片推介到欧美,获得了不错反馈,通过海外版权收益,收回一些成本,这才不至于血本无归。
虽然票房惨败,有暴力美学大师之称的吴宇森,自称自己因《英雄本色》和《喋血双雄》得到大家追捧,他却最偏爱《喋血街头》。
因为《喋血街头》,有许多他童年时的回忆与经历,他在导演过程中投入了许多个人情感和回忆。还把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融入到了影片之中,阿B就是小时候的他自己,阿辉、阿荣则是他那时候的邻居。
吴宇森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好在金公主老板没有怪他,反而鼓励他:导演你放心,钱不是一回事儿,钱随时都会赚回来的,但是这个是你拍戏以来,最好的一部戏。
经过这次血的教训,而且有老板的善解人意,彼时“壮志不言愁”的吴宇森却越挫越勇,然后有了第二次创业。1990年年底,和张家振、谷薇丽(谷德昭胞姐)创立“新里程电影有限公司”,于是有了叫好又叫座的的《纵横四海》,终于帮老板把《喋血街头》亏得钱,都挣了回来。
《赤脚小子》1993年
1993年,还在邵氏公司的杜琪峰,为了致敬自己的偶像张彻,按照其作品《洪拳小子》的风格,拍了一部《赤脚小子》。编剧是游乃海,这也是俩人的第一次合作,当然后来,他们都成为大名鼎鼎的银河映像三驾马车之一。
在《赤脚小子》中,张曼玉成功打破了“花瓶”的标签,展现了其深厚的演技功底。影片的女主角设定充满悲剧色彩,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一特质逐渐显露,预示着影片将走向悲剧的结局,事实亦然。
郭富城饰演的乡下青年略显憨厚,吴倩莲的造型也略显呆萌,为角色增添了一丝可爱。然而,影片贯穿始终的“赤脚与鞋履”主题线索并未得到充分展开,反而被电视台剪辑成了一个“傻乎乎的义胆大侠”形象,显得稍微不够流畅。
尽管如此,影片在探讨社会与个体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仍然展现了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
杜琪峰当年大胆启用,还是“偶像鲜肉”的郭富城,连张曼玉都沦为配角,气得港媒直呼“杜sir疯了!”。然而,郭富城凭借一场雨中哭戏让质疑者闭嘴:他NG二十多次,淋雨淋到发烧,最后吼出“为什么连一双鞋都不给我?!”时,现场工作人员集体泪崩。
1993年,郭富城还发行了一张粤语专辑《没有你的爱》,收录了两首电影主题曲。其中一首,叫做《留下句号的面容》,就是《赤脚小子》的主题曲。可见这部电影对郭富城还是颇具影响力的。
《赤脚小子》于1993年4月3号在香港上映,因与院线纠纷上映12天后就下映。尽管当年票房惨淡,甚至被传仅有1010港币,其实最终获得397万港币票房,最终还是成为成为杜琪峰导演生涯中,票房倒数第二的作品。
《火烧红莲寺》1994年
1994年,由徐克担任制片人,黄允财、南燕(林岭东哥林岭南)编剧、林岭东执导的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上映后,香港票房只有181万港元。
林岭东当时很沮丧:“徐克开创了一个新的武侠时代,但我成了武侠电影的终结者。” 此后,林岭东再也没有涉足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也成为导演生涯中唯一的武侠片。
彼时的电影工作室风头正盛,徐克监制,虽然不是票房保证,但一定是质量保证。导演林岭东,代表作《侠盗高飞》、《高度戒备》、《监狱风云》,这些公认的佳作有目共睹,林岭东向来以时装片为主,所以在《新火烧红莲寺》中,季天笙、李若彤的造型和服装搭配,确实赏心悦目,看上去很舒服。
为了呈现效果,本片还深入内地取景。
然而如此大胆前卫、匠心独具的Cult旷世武侠片,却与90年代的香港电影市场八字不合。
在不惜工本的千万巨额投资下,电影于1994年3月31日上映,仅放映七天,便因观者寥寥而被迫下映,最终收获182万港元票房,赔得血本无归。
两个不知名男女主角,也是当时票房不高的因素。
男主角季天笙和女主李若彤,两人当时同为杜琪峰名下艺人,季天笙来自美国,因从小习武,形象又阳光健康,被嘉禾当作李连杰接班人来培养。此时的李若彤出道没多久,还未出演《神雕侠侣》,但颜值已经惊为天人。
在拍摄《火烧红莲寺》时,季天笙与李若彤接触日久,很快被她吸引,便展开了追求攻势。
两人打得甚是火热,身为经纪人的杜琪峰原本听之任之,但后来季天笙却被香港媒体踢曝,他原来在美国早有妻室,一时间成了媒体竞相炮轰的渣男代表。
杜琪峰为人正直,对其名下艺人的人品也要求很高,季天笙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种人怎么能留?
于是杜琪峰忍痛将其雪藏封杀。
《嫲嫲帆帆》1996年
离开新艺城之后,曾志伟在洪金宝的邀请下,来到宝禾帮忙,由此进入嘉禾体系。之后更是在嘉禾的支持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友禾,曾志伟说:“好朋友影业结束后,没钱做老板,然后嘉禾招手,谭咏麟做回歌手,不想过嘉禾,我便进去。”
可惜,曾志伟过度信心,大走非商业路线,拍了众多冷门题材,如《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川岛芳子》、《安乐战场》、《爱在别乡的日子》、《极道追踪》等。
结果可想而知,友禾很快便支撑不住。
被迫离开嘉禾后,曾志伟又联合陈可辛,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成立了独立制片公司UFO(电影人),一系列天马行空的佳作出炉,叫好叫座横扫中产阶级。
结果兄弟班的公司体制,弄出来一部《嫲嫲帆帆》,虽然是陈可辛导演早期创作中最独特的一部,没有常用的三角关系,也不是聚焦男女爱情,和《新难兄难弟》一样关注家庭,母亲与孩子的情感,真挚很动人。
但残酷的市场,可不会跟你讲这些温情脉脉,一部电影就让公司走入困局,紧接着三千多万买写字楼,又亏得血本无归……这时候,嘉禾再次招手,UFO电影人并入嘉禾系统,接受嘉禾注资。好在此时嘉禾人才已经日渐凋零,故公司仍能保持相对独立创作。
“跟嘉禾合作主要是为了还债,我和钟珍不想结束后仍欠人一身债。我们是帮嘉禾制作,拿到钱就还债,还到最后一毫子才停止,最后一部是《小亲亲》。”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