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高手指出,一个人能否交到好朋友,往往与其处事方式有关。
为啥你交不到真正的朋友?不是不够热情与真诚,而是不懂这一点——保持距离!
社交高手指出,朋友间,一定要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只要这样才能交上真正的好朋友,否则,很容易就把朋友弄丢了。
那么,具体该如何来保持与朋友之间的距离呢?
与人打交道,我们务必要遵循“温水效应”。尤其是在陌生人或是自己不太熟悉的人面前,如果我们表现得太过于热情,势必会招致对方的嫌弃,反之,如果我们表现得太冷漠,同样也会招来对方的厌恶,与人来往,时不时地试一试水温,我们才能拿捏好温度,免得到时候烫伤别人或是冻伤别人还不自知!
心理学家霍曼斯就曾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尤其是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令人们的心理失去平衡。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做不到有所保留,不管和谁打交道,他们总是喜欢全心全意地付出,几乎快要赶上鲁迅所说的“俯身甘为孺子牛”的境界了。他们错误地认为,如果自己尽心尽力地为对方做事,对方就会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友善,从而对他们抱有好感,彼此之间也能顺势建立一个和谐、融洽、温馨的人际关系。
而事实并非如此。正如心理学家霍斯曼所言,任谁都不能一味地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上会感到不平衡。
与朋友相处,最好的距离就是:不要太冷漠,也别太热情!
口不择言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心直口快的人无意说出的不合时宜、让人尴尬的话,这属于无意为之;还有一种就是被激怒、生气时故意说一些挑剔、伤害他人的话,这属于有意为之。
心直口快的人一般都比较直率、坦诚,因此就算说错了什么话,朋友们也都能谅解。但并不是你标榜自己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就可以说话不考虑场合、不考虑他人感受,不加修饰、不经过大脑思想就把话蹦出来的。口不择言的人,在给他人带来伤害的同时,往往自己也深受其害。
人与人相处都有个度,每个人对他人无意的伤害都有个谅解的度,一旦你越过了临界点,你的无心之过也会造成你与他人之间的分歧或争执。养成这种说话不假思考的习惯,长久下去你的人际关系将会恶化,这种心直口快的美德就会演化成口不择言的恶习。因此,即使关系再好,也要讲究说话的艺术,不能口不择言,凡事还得三思而后言。
一个人,如果说话时不加检点,就可能伤人败兴,引起误解。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尤其要注意,说话要注意场合、对象、气氛,不要口不择言。就好比餐厅服务行业人人皆知的一个笑话,一位服务员走向一位客人,礼貌地问:“先生,你要饭吗?”尽管这位服务员很是礼貌,但是仍然招来客人不满地回答:“女士,我是来消费的,不是来要饭的。”说话的艺术对于服务行业和岗位来说,显得更加重要,要求也更高,口不择言会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也是不可估算的。
总之,在社交活动中,不论与朋友还是陌生人相处,都要把握一个度——保持适当的距离,只要这样才能友好地与人相处,才能交上真正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