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费那点事儿:1500块真的活不下去吗?

往那一站就是兵 2025-04-29 14:55:06

最近网上有个大一妹子哭诉生活费不够的视频特别火。小姑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爸妈每个月给1500块钱根本不够花,吃饭要算计,奶茶不敢买,看着室友们动不动就两三千的生活费,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想起当年为了阿姨能给多打点饭的我和食堂阿姨的关系都很好,这事儿让我想起我们学校食堂的李阿姨。她儿子也在读大学,家里每个月就给1200,结果那孩子周末去便利店打工,去年母亲节还给妈妈买了件羽绒服。李阿姨每次说起这事儿,眼睛都笑成一条缝。

说实话,1500块到底够不够,全看你怎么花。咱们学校食堂一顿饭十块钱出头,早饭五块钱就能吃得不错,一天伙食费25块绝对够用。就比如我,一个月1500也是够用的,因为我在高考结束后有去打暑假工,一个月就3000很累。导致我到了大学就很省奶茶是很少喝的,室友叫聚餐也很少去,他们也都理解,因为每个人的家庭条件都不一样。

现在有些同学花钱确实有点"飘"了。新款手机、名牌化妆品、网红奶茶,这些东西真的是必需品吗?我见过最夸张的是隔壁班一个男生,为了买双限量版球鞋,愣是吃了一个月泡面。这哪是生活费给得少啊,根本就是想要的太多。

大学本来就是个学习的地方。图书馆的书随便看,学校的讲座免费听,操场的篮球架随便打,这些都不要钱。与其天天琢磨钱不够花,不如多参加点社团活动。记得我们辩论队的张学姐,穿着几十块钱的T恤去参加全国比赛,最后拿了冠军回来,比那些整天炫富的同学不知道强多少倍呢。所以为什么非要攀比呢?

要是真觉得钱不够花,现在兼职机会多的是。送外卖、做家教、帮人跑腿,都能赚点零花钱。我认识一个学长,靠着给人写程序,不仅生活费自理,毕业时还攒了三万块钱创业基金。

说到这儿,想起大学有一年教师节发生了特别暖心的一件事。班里有几个男生用打工赚的钱给班主任买了个保温杯。后来班主任发现,这几个孩子平时在食堂都挑最便宜的菜吃的。这样的懂事孩子,比那些整天抱怨父母给钱少的人要坚韧得多。

其实很多家长给孩子生活费的时候,他们也在精打细算。房贷要还、老人要养、水电费要交,他们可能自己中午就随便对付一口,却总怕孩子在学校吃不好。就像我妈常说的:"该花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花的一分不能多。"

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与其伸手要钱,不如学会怎么花钱。1500块钱可以过得很拮据,也可以过得很充实。关键是要把钱花在正地方,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毕竟父母给我们的不只是生活费,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和期望。

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0 阅读:0

往那一站就是兵

简介:热爱生活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