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7 日,英伟达 CEO 黄仁勋突然抵达北京。原因很明确,特朗普政府 4 月 9 日通知英伟达,若向中国出口 H20 芯片,必须先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证。H20 芯片是美国出台对华芯片禁令后,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研发的特供版,也是目前唯一允许向中国出口的 AI 智能芯片。
这个禁令让英伟达陷入困境。据报道,英伟达为 H20 芯片储备了价值 55 亿美元的库存和产能,这些芯片原计划在 2025 年第二季度交付给中国客户。禁令出台后,英伟达不仅面临巨额经济损失,还可能失去长期合作的中国客户。而且,中国本土智能芯片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一旦英伟达与中国市场脱钩,未来将面临中国芯片厂商的竞争压力。因此,黄仁勋此次北京之行,就是为了表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希望继续与中国客户保持合作。
特朗普政府的禁令还有一个深层影响。美国商务部将 H20 芯片的管制措施无限期延长,这意味着英伟达此前为中国市场专门定制的 "合规特供" 模式被彻底否定。如何寻找新模式来维持中国市场,成为黄仁勋此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上一次来华是在 1 月 19 日,也就是特朗普上任前一天。这表明他可能早已预料到美国对华芯片政策会收紧,并提前做了准备。此次来华,黄仁勋还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进行了会谈。中国贸促会是全国性对外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这说明双方的对话内容不仅限于在 H20 芯片出口受限的情况下维持英伟达在华业务的连续性,还会探讨在特朗普政府发起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中美可能面临的技术脱钩问题以及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合作。
黄仁勋和特朗普都是商人。作为企业家,黄仁勋比许多美国民主党的政客更清楚如何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他手中有不少解决办法。例如,英伟达可以将部分 AI 芯片设计技术授权给中国企业,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模式实现本地化生产。这种 "技术换市场" 的策略既能规避出口限制,又能保留对核心知识产权的控制。另一个办法是通过云服务租赁的方式向中国客户提供 AI 算力。在这种模式下,芯片所有权仍属于英伟达,中国企业只需支付算力使用费,从而绕过硬件出口管制。
无论黄仁勋采取哪种措施,他的行动都为不愿与中国厂商脱钩的美国企业起到了带头作用。这让特朗普政府陷入两难境地:特朗普一直推动制造业回流,试图与中国脱钩,但这些美国企业用实际行动表明,与中国脱钩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无疑是对特朗普政策的一记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