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布2025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住房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各线城市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
数据分析:房价上涨城市增多 结构性分化仍在
特点1
上涨城市数量增加。
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比上月增加6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10个,比上月增加7个。3月是传统销售季,量、价齐升是大概率事件,尤其是存量市场,在前期稳定的交易量背后房东对未来持续向好的信心在提升。尤其是一些典型的二线城市,比如杭州、成都等等。
特点2
结构性分化仍在,一线城市表现好于其他城市。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
一线以及强二线城市是房企重点聚焦区域,尤其是拿地方面较为积极,也促使一批新地王诞生。在此背景下,一些新房市场迎来一波预期上涨的利好,加速去化。
特点3
新房上海领跑,二手住宅北京领跑。
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显著,背后也有结构性因素导致。比如上海是因为入市的豪宅产品特别多,交易活跃,带动市场均价走高。北京随着传统入学季到来,交易活跃度上升,价格也出现上行。
上海市场分析:新房豪宅涨幅显著 存量市场向改善倾斜
交易节奏上,3月初成交面积只有7万多平方米/周,下半月随着一批网红项目入市,吸引大量关注,最后一周成交量上冲到25万平方米,也是一季度周度成交最多的一周。空间分布上,大浦东释放明显,成交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占交易总量近四分之一。此外,宝山、闵行这些首次改善交易聚集的区域成交也很活跃,分别达到8.2万平方米和7.1万平方米。各区交易都有复苏迹象。
从成交前十榜单来看,中高端项目表现不错,尤其是10万+项目。3月有3个10万+项目上榜,并且前两个楼盘就是此类产品。所以,当期,144平方米以上的指数涨幅1.2%,高于其他户型结构的涨幅。
3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2.69万套,环比增加75%,同比增加45.36%。这一成交量也超过去年12月的高点,并且是22年以来成交量最高的3月。网上房地产的二手房交易量显示,双休日基本上单日网签量都超过千套,整个3月成交都处于“高速奔跑”状态。
成交量快速释放的背后,价格有进一步企稳迹象。一方面,常规的3、5百万的刚需和首次改善产品成交速度在提升,另一方面,一些优质房源,比如房龄小、诞生新地王周边的次新小区房源,业主议价空间明显收窄。去年底今年初还有3-5%的议价空间,但目前普遍收窄到3%以内。反应在指数方面,90-144的改善型房源涨幅最显著,上涨0.8%,高于其他户型的涨幅。
后市展望:
短期成交波动不影响市场情绪向好发展
进入4月,受到清明假期影响,成交节奏略有放缓。从历史交易来看,绝大部分情况下,4月成交量会比3月低。因此,成交量的波动不应视作短期需求释放完毕,而是楼市交易回归正常节奏。二手房交易双休日继续连续两天网签量都破千套。新房一些网红项目入市持续带动交易情绪向好发展,比如新杨思地王项目认筹数超过900组。种种迹象表面,二手房和新房的置换链条相当顺畅,楼市消费力量稳健。新房在高端项目入市的推进下,价格还有望延续小幅上行格局。二手房的房价则会进一步夯实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