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一周:翘尾效应显著供求双双上行

鹿小毛说房产 2024-12-04 05:17:11

【 市 场 关 注 】

自然资源部消息,各地自然资源部门高度重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用地保障,规划优中选优,用地应保尽保,全力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全国65个城市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正加速落地。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了2024年10月长三角地区货币信贷运行情况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末,长三角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高达70.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与上月末增速持平。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69.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保持稳定;外币贷款余额为1246亿美元,同比下降13.3%,较上月末下降1.4个百分点。上海发布第七批次集中供地计划,共计出让10宗地,涉宝山区、浦东新区、虹口区、杨浦区、普陀区、闵行区、青浦区7区,起始总价256.48亿元,最后,10宗宅地全部完成出让,其中,3宗地块底价成交,7宗溢价成交,总出让建面54.74万㎡,总土地出让金额307.09亿,成交楼面均价56101元/平方米。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通知,即日起,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房,一人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调整至80万元。

【 一 周 综 述 】

上周月末翘尾效应再现,成交放量显著,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上周(11.25—12.1)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24.98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7.27%。

上周楼市成交主力区域均有进一步发力现象。大浦东继续领跑全市,成交面积稳定在4万平方米以上,为4.5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5.81%。嘉定区攀升至第二,成交面积达到3.69万平方米。闵行成交排名第三,成交面积3.51万平方米。青浦、松江等郊区成交面积也冲上了1万平方米的关口。远郊区域的突出表现支撑起全市交易。

从成交前十榜单可以看出,上周楼市交易分化特别显著,呈现“两头热”的特征。一方面前期持续活跃的10万+的项目继续保持交易节奏。成交前十榜单中继续保持4个位置,前期也有相同数量的楼盘上榜。另一方面,“4字头”“5字头”的首次改善项目有5个项目,占据榜单一半席位。这部分项目起到支撑交易量的作用。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榜单中网签数量过百套的楼盘出现了4个,也是近期少见的现象。当期成交面积最多的项目是黄浦区老西门板块的露香园天誉,签约1.89万平方米(56套),网签均价17.85万元/平方米。

基于首次改善项目相对活跃,上周均价有所下调,为7608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3.06%。

上周成交快速放大和供应密不可分。上周入市31.39万平方米,环比增加264.73%,是四季度以来供应量最大的一次。入市的16个楼盘中有2个10万+的高价房产品。1个均价低于3万元/平方米的刚需项目。8个均价在3-6万元/平方米的首次改善产品。其余为中高端改善项目。其中,供应量最大的楼盘就是当期成交最活跃的露香园项目,共推出5.70万平方米(150套),网上报价17.60万元/平方米。

月末翘尾效应兑现,这和充足的供应密不可分。最近市场氛围良好,尤其是认筹方面出现高企现象。比如外滩一项目认筹率超过700%,成为今年认筹最高的项目。可见近期买家入市的积极性在持续攀升,较少的推盘量会限制住成交放大。此外,远郊区域的放量也显示出首次改善项目还能保持一定温度。临近岁末,是房企做业绩冲刺的时期。预计投放上会不遗余力,因此在供应的推动下,预计最后一个月交易会保持在相对高位运行。

0 阅读:16
评论列表
  • 2024-12-04 08:54

    形势早已巨变!房子那么多,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是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房价高对大家都不好(炒房客除外),最终买单的都是老百姓。很多人只看到价格到哪了,而很少考虑它到时能不能卖出去,好不好卖。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所谓的房价都是虚数,要有人买你的房才行。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都不知道你转手要卖给谁,卖给有钱人?他们都很多房等着卖呢。就算他们有改善需求,一般也会优先考虑买一手新房,而不是二手房。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有人说土地贵,房价都跌了土地不跌吗?不肯卖?你爱卖不卖,不卖拉倒,别以为大家不知道,卖地是来钱最快的,也是最好赚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现在急的是卖房的人,想把房变回钱的人才急。对于买房的人不用急,有钱还怕买不到房子吗?有钱随时可以买到房,有钱想买哪里都行,手里有钱才是真正的踏实。钱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投资展业,但是没钱你想做也做不了,就会限制。不管你拥有什么,只要你没钱,你就寸步难行。有钱才能真正享受世界。不要让房子早早束缚了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