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多彩贵州网 2025-04-24 13:26:04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洪英杰 胡宏涛)4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4年贵州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

截至2024年末,全省有效专利113726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5103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6.5件;高价值发明专利8361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2.17件。有效注册商标567853件,每万人有效注册商标147.11件;驰名商标累计认定64件。全省新增地理标志7个,累计435个;新增农业植物新品种授权31个,累计授权307个;林业植物新品种累计授权13个。完成版权作品登记49万件,累计完成版权作品登记160万件。累计“贵州老字号”企业209家,累计“中华老字号”企业17家。新增知识产权师61人,累计159人。新增助理知识产权师11人,累计30人。新增专利代理师42人,累计429人。累计评选贵州省专利奖159个。

2024年,贵州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强化

司法保护力度持续增强。全省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知识产权案件178件349人,批准逮捕87件169人。受理审查起诉知识产权案件207件516人,提起公诉161件374人。全省法院在21起知识产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平均判赔金额18.54万元,最高判赔金额326.32万元。知识产权案件民事一审服判息诉率85.42%。全省公安机关推进“昆仑”“夏季行动”“净风”等行动,侦破国家五部门督办案件1起、公安部督办案件4起、省公安厅督办案件13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1次、省内集群打击5次。行政保护持续深化。全省版权部门开展版权正版化工作检查,办理版权行政案件110件。“贵州省推进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查办案件1044件。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共销毁967吨侵权假冒商品,总货值约3595万元。海关查扣侵权货物4323件。多元化保护机制持续完善。建立多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打击整治制售侵权白酒违法犯罪专班运行机制,强化协同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设立贵州首家知识产权法庭——贵阳知识产权法庭。建立中国酱香白酒主产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站、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司法保护工作站等20余个司法保护联系点。建立全国首个“抹茶资源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机构全年共办理维权援助申请238件。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与运用效益双提升

知识产权创造提质增速。2024年与2023年相比,全省有效发明专利增长13.8%、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增长4.0%、高价值发明专利增长12.1%,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增长12.4%、有效注册商标增长12.7%,每万人有效注册商标增长12.9%。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成效显著。2024年,全省专利转让、许可共6007件,同比增长32.9%。高校和科研机构全面完成1.65万件存量专利盘点。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54.41亿元,当年发放贷款金额39.69亿元,贷款余额42.89亿元。商标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发布第一批72个“贵系列”品牌精品。贵州茅台酒、习酒、石阡苔茶、普安红茶、思州柚、修文猕猴桃等6个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一带一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试点项目。贵州茅台酒、贵州绿茶等15个产品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协定》中方产品清单。注册“村BA”系列商标371件、“村超”系列商标134件、“贵”系列商标45件。贵州商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积极推进。建设贵州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登记数据知识产权202件,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280万元。数据知识产权省级试点地区11个。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迈上新台阶

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加强。全省现有1家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1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2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另获批筹建3家)、2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0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15家维权援助工作机构,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便民利企服务效能进一步增强。建成贵州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线上办公、办事一站式服务。公安机关在企业设立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省知识产权局帮助企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贵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向251家企业征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需求,为48家涉外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及时发布知识产权信息及统计数据,上线算力保障、林下经济、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3个专利专题数据库。建成“贵州省民间文艺作品版权资源数据库”。上线“贵州老字号示范创建动态管理平台”。建立157家“老字号”文化信息线上电子档案。“塑造‘村超’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入选全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

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和跨省合作不断深化

知识产权人才培育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开展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办案培训40期7652人次。省法院持续建设知识产权审判专业人才库。贵阳学院新增贵州省首个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贵州商学院增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贵州大学法学院与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共建“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全省612人报名参加2024年知识产权职称考试,新增知识产权师及助理知识产权师72名、专利代理师42名。目前全省共有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人才队伍130支,共787人。知识产权跨省合作不断深化。与上海、重庆、四川、广东等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开展酒类产品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白酒知识产权保护警务合作、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协作。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