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本切断向美国出口关键稀土,印度可抓住这机会大做文章?

包明 2025-04-25 09:44:31

中国基本切断向美国提供7种稀有元素供应之后,在国际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看到,原来中国也是有资本打科技战贸易战的,而且可以把美国打得招架不住。美国方面虽然一再鼓励国内企业囤积稀土原料、开发稀土加工技术,但人人都承认,短期内要想取代中国在稀土以及衍生产品上的供应能力,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在稀土永磁体这种关键材料上,中国占了全球90%的产能。这绝不是特朗普说说狠话就能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些印度人又开始了传统技艺表演。他们不切实际地梦想,印度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大做文章。4月21日,印度空军前任副参谋长科斯拉在亚洲时报上撰文,说既然中国稀土有这么大的优势,又让出了美国市场,那么印度是不是可以接盘呢?按照他的说法,印度也是稀土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目前探明储量已经达到了690万吨,虽然只有中国的六分之一,但仍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印度的稀土行业高度集中,基本上是由印度原子能部下属的印度稀土有限公司垄断,每年的稀土制品产量只有5000吨而已。

所谓稀土,就是要从大量的原矿当中,提炼出数量很少的可用产品。这位空军将领也被迫承认,印度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稀土储量,而是缺乏提炼加工的技术。所以他鼓励印度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升本土的稀土提炼加工水平,建立产业链,这样就可以抢中国的生意了。

具体怎么做呢?他的设想是搞公私合营,利用私有企业的灵活机制,来突破关键技术。但如果回顾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没有强大的国家意志和国企作为骨干力量,像稀土这种高投入、长周期,几十年都看不到回报的产业,指望靠私有企业是没有用的。必须在国有企业突破了一些核心关键技术之后,民营企业才能够随之发挥作用,开展增值衍生创新技术服务。

这位印度将军还提出,印度应该和其他的西方国家开展合作,比如说和澳大利亚矿业集团展开合作,共同开发稀土提炼技术。澳大利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员,虽然自己没有稀土科研能力,但是可以引进美国、欧洲、日本的研究成果。

与西方国家合作就能解决稀土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了吗?要替代中国稀土供应链,对西方来说朝思暮想很多年了。早在2010年,由于日本非法争夺钓鱼岛主权,中国曾经控制了对日稀土资源出口,给日本高技术产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从那以后日本就想方设法要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其中包括超量采购稀土进行储备,以及自行开发稀土提炼技术等等。美国也把稀土自主的口号挂在嘴边讲了十几年。实际结果是什么呢?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还是要依靠中国,才能满足工业生产和科研对于稀土产品的需求。

我们并不是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能解决稀土从矿石到产品的产业化问题,但至少这是一个难度极大的课题。是西方国家用了十几年,也没有能够攻克的。根据新闻报道,自从中国宣布对美国实施稀土禁运到现在,国内出现了大量走私案例。一些不法分子内外勾结,试图把稀土提炼加工设备,以及稀土成品夹带出境,运到国外去。这也说明,国外至今不能解决稀土提炼生产的很多关键环节。他们打算偷运的那些设备或者物资,都是自己造不出来的。否则就可以伸手向特朗普要补贴了,又何必要从中国偷偷进口呢?

从其他高技术领域的科研情况看,印度是一个严重缺乏攻关能力的国家。无论是航空航天,原子能还是信息产业,真正意义上的关键技术,几乎都解决不了。不是靠俄罗斯,就是靠法国。如今印度在军用航空发动机问题上又要依靠美国了。

至于稀土产业,西方国家和俄罗斯都没有这个关键技术。印度如果不能从中国偷到或者买到有关技术,无论他有没有矿产资源、有多少矿产资源,都只能出口矿石而已。

当然这警示我们,在稀土产业上的优势,已经成了被诸多国家盯上的巨大财富。他们或者偷窃、或者自行研发,目的都是把我们的优势打掉。所以中国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和投资者还是要全力推动关键技术进步,继续向前努力奔跑,保持并且扩大我们的领先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高技术产业的这个重要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1 阅读:70

包明

简介:资深军事评论员,军事后勤学硕士,作战指挥学博士